2009-06-12

137種日常生活經濟法則--經濟自然學《書刊》


書 名:經濟自然學(The Economic Naturalist ~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veryday Enigmas~)
作 者:羅伯‧法蘭克(Robert H. Frank)
譯 者:李明
※原文版2008年‧於2008年7月授權大塊中文化※


接觸那麼多本經濟書,這好像還是我第一本看過最接近正統經濟學原理的書籍。

本書作者羅伯法蘭克為康乃爾大學管理研究所之經濟學教授,他以137項實際生活案例,說明經濟學不如我們想像的複雜,它不只是課堂上難解的數學方程式題目而已,事實上,機會成本、桌上無現金、成本-效益原則、軍備競賽、邊際效益,上列五項基礎經濟學原理,無一不在商業行為與現實生活的每一層面被落實與應用,並且我們會在不去意識經濟學之下、不斷調整改良,直到符合經濟效益為止。

本書靈感來自於學生指定作業,作者再將具體案例分門別類地歸納整理成十個章程:產品設計、供給與需求、人市力場經濟、折扣定價、誰才是主人、「看不見的手」效應、不完整資訊的因應之道、日常生活經濟、行為經濟、愛情經濟。

儘管是看過最接近正統經濟學原理的書籍,然而案例全來自於日常生活場景中,內容倒也相當地靈活有彈性,只是坊間近來出版了不少類似寫法的相關作品,即使強調了「經濟學回復到它立足於觀察和經驗,根植於消費者、勞工、投資人、企業家的日常生活之社會科學」的主張源自於羅伯法蘭克,但感覺上此書並不突出,除非對經濟學有興趣又想由基礎入門者,其他則可看可不看。


以下五道學生作業截錄自博客來網站(補充:解答有被濃縮)--

三、為何二十四小時便利超商的門上還是裝鎖?
許多便利超商二十四小時營業,全年無休。既然店門從不關閉,為什麼門上還要裝鎖?
首先,某些緊急狀況可能迫使這類商店也必須暫時關門。像卡崔娜颶風侵襲時,紐奧良居民必須緊急撤離,如果商店無人留守又未上鎖,勢必成為趁火打劫者的目標。
就算這種必須暫時關門的情況不存在,購買沒鎖的門是否划得來,也不無疑問。因為大多數的門並非裝設於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建築物上,自然需要門鎖,因此所有的門都製作為附鎖的統一規格,成本可以降低。這就像所有提款機的按鍵都有盲人點字,連免下車的提款機也不例外。


四、為什麼牛奶多以長方形容器出售,而一般飲料容器則為圓柱形?
各類飲料的容器不論為鋁質或玻璃,幾乎都是圓柱形,不過牛奶的容器卻幾乎都是方形。方形的容器占用的貨架空間較為經濟,為什麼一般飲料廠商不採用呢?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飲料通常直接就著容器飲用,圓柱形握在手裡比較舒服,因此廠商願意承擔額外的存放成本。但鮮奶通常是倒入杯中飲用,因此沒有這樣的顧慮。
不過就算大多數人直接由容器喝鮮奶,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廠商還是不太可能使用圓柱形容器。雖然不管裡面裝的飲料是什麼,方形容器都能節省貨架空間,但牛奶能節省的貨架空間更值錢。因為超市通常把大部分飲料陳列於開放型貨架,這項設備成本低廉,也沒有額外營運成本;而鮮奶必須存放於冷藏櫃,不但設備成本高,還有電費開銷,所以冷藏櫃內的貨架空間成本偏高,從而使鮮奶方形包裝的效益隨之提高。


六、為什麼報紙自動販賣機讓顧客有機會拿走多份報紙,而飲料販賣機則否?
如果你把四個兩毛五美金的銅板放入飲料販賣機的投幣孔,然後按下「可口可樂」鍵,一罐冰涼的十二盎斯可口可樂會落到槽內。如果想買第二罐,你得再投四個銅板。但是如果你投四個硬幣到報紙自動販賣機,整片遮板會開啟,你可以一舉拿走裡頭所有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當然,你理應只拿一份,而絕大多數人也的確遵守這項規矩。可是為什麼報紙自動販賣機的安全標準設計這麼低?
這種設計的明顯優點在於成本節省得多,不須裝置只容一份報紙落下的孔道。硬幣投下之後,就會鬆開一個簡單的槓桿,開啟機器前方的遮板。如果飲料販賣機採用相同的設計,製造成本也會比較便宜。因此兩種販賣機的設計不同,關鍵應該在於效益面。
兩項產品的主要差別,在於多拿幾罐飲料的顧客可以得到好處,但多拿幾份一樣的報紙,你也看不到更多的內容。


七、為何某些汽車的加油孔位於駕駛側,而有些卻在另一側?
開著租來的車去加油時,最掃興的事莫過於拿起油槍時,才發覺加油孔和你自己開慣的車位在不同邊。為什麼車廠不把所有汽車的加油孔放在同一邊,以免發生這種狀況呢?
在美國和其他靠右行駛的國家,左轉必須橫過對向車流,相較之下,右轉比較容易,因此大多數駕駛都會選擇可右轉進入的加油站去加油。假使加油孔都位於駕駛側,那麼車輛進到加油站,都得開到幫浦右側去加油,如此一來,尖鋒時段加右側會塞滿車子,而左側卻空蕩蕩。
因此如果部分車輛的加油孔位於另一側,就可在幫浦左側加油,減少大排長龍的狀況。因此獲得的好處,應該遠超過租車時偶爾加油停錯邊的成本吧?
在某些狀況下,產品設計並非只考量產品如何使用,也兼顧產品打算傳達給使用者的訊息。由以下兩個例子顯示,以某些形式呈現的資訊,消費者吸收較容易或生產成本較低。


十一、為何女裝的釦子在左側,而男裝在右側?
服裝廠商為特定群體製作制服時,得遵循特定的標準,這點並不足為奇。但奇怪的是,為何女裝鈕釦採用的標準與男裝恰好相反。如果說這種標準沒什麼道理可說也就算了,但偏偏男裝的標準看來比較合理。畢竟,全球約九成人口——不分男女——慣用右手,釦子在右側扣起來比較順手。因此,為什麼女裝的釦子偏偏要放在左側?
這個問題的歷史因素真的很重要。十七世紀鈕釦剛發明時,只用在有錢人的衣服上。當時的男性習慣自行穿衣,而女性則由傭人侍候更衣,因此釦子釘在左邊是方便慣用右手的傭人。至於男裝釦子位於右側,除了因為大多數男性是自己穿衣,也是因為右手拔出掛於臀部左側的佩劍時,比較不容易讓衣服絆住。
今天,幾乎沒有什麼女性由別人伺候穿衣,那麼女裝的釦子為何還是在左邊?要知道,規範一旦建立就不易更動。當所有女裝的釦子都在左邊,哪家廠商有膽量把釦子釘在右邊?畢竟,女性已習慣釦子在左邊的衣服,更動之後反而得學習去適應。除了這些實質面的困難,有些女人也會覺得,外出時穿釦子在右邊的衣服很不自在,因為別人看到時,或許以為她穿的是男人的衣服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