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8

頂尖交涉人--「勇午」大阪篇《漫畫》


漫畫名:勇午【大阪篇】
原 作:真刈信二
漫畫家:赤名修
譯 者:張益豐
集 數:兩集完
※原文版2007年‧2008年3月由講談社授權東立中文化※


感覺上,勇午這幾個在地日本篇的故事,皆建構於人性私慾糾纏住歷史宿命的環節之上,每一段劇情都是由一或數個走偏的悲劇人生交錯而成,作品調性往往帶有悼念的悲憫氛圍,不管是活著的或已逝的、知情的或不知情的當事者,全被命運枷鎖的桎梏給監禁了,釐不清的恩怨始末往往讓他們所愛的人陷入危機中,僅能藉由勇午的協助交涉,為種種恩怨劃下休止符。


種子島有火箭、對馬有歷史血咒、下北半島有地理場域,大阪則有商城色彩。企業經營知識的運用,真刈信二在這回的【大阪篇】裡處理顯得駕輕就熟,而此次除了企業併購,更刁鑽的進入基金領域,也帶出日本四十年前最大一場左派赤軍社會改革運動。

繼妹妹之後,總算再度放出勇午的個人情報,這回委託人為勇午的大學同學,並且也透露了勇午主修過文學部心理學系科目。身為永成基金操作代表人的永成與志彥,因近日感到來自陌生人的殺意,特地向學生時代友人勇午諮詢請益,勇午在看過永成操作的股票後,認為股份少、股價極高的井墨纖維最可能有麻煩,而恰巧這段時間也有基金投資公司向他收購手上所有持股,勇午瞭解後當機立斷地要求永成拒絕對方,這麼一來,對方有所行動便能確定是否與井墨纖維有關,當下卻引來職業殺手的狙擊,勇午因此正式成為永成對外代理人,開始一連串的深入調查。

【大阪篇】的劇情展開超快速,雖然過程曲折離奇,而且好幾個部份其關連性像是偶發狀態,整個融會貫通需要花點時間,不過,這故事我喜歡!而這回勇午的際遇也有夠淒慘的,嗚,創作者絕對有S的傾向!拜託,下回動手輕一點啊!囧rz←慘到連我都想幫勇午求饒

亂的好處,以及怎麼亂才好!──亂好《書刊》


小說名:亂好 (A Perfect Mess ~ The Hidden Benefits of Disorder)
作者一:亞伯拉罕森 (Eric Abrahamson‧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管理學教授)
作者二:傑瑞曼 (David H. Freedman‧商業科普記者)
譯 者:李明
※原文版2006年·2007年11月由大塊中文化※


先來看這一段截錄文章--

失序
  路易斯·史崔米許畢業於哈佛,一九五七年決定辭職改行時是麻州一家皮革製造商的化學人員。他買下親朋好友口中全世界最爛的生意。當時有位替波士頓各報寫書評的女士,經常把書商送來的免費書一箱租運到市集或圖書館,以很高的折扣出售,多少賺點外快。後來她懶得把書搬來搬去,乾脆把塞滿整個車庫的書和往來客戶名單以一千美元賣給史崔米許,而有五百塊史崔米許還是向朋友借的。不過他日後常說:「我買的是商譽和存貨。至少我有了一些存貨。」他宣稱,這項業是邁向開書店的第一步。

  開書店是史崔米許長久的夢想,童年時為失讀症所苦的他極端內向,當時這種病症尚未為人所知,所以有些老師懷疑他智力有問題。後來主要靠堅強的意志力,他學會如何應付一頁頁撲面而來混亂的文字,終能培養自己成為博覽群書的愛書人,與書本結下一生不解之緣。在哈佛攻讀化學時,大部份學費要靠在波士頓火車南站附近的垃圾堆撿拾報紙,閒暇之餘他就花腦筋填《紐約時報》的字謎。大學畢業後他在新英格蘭沒落的皮革廠擔任技師,但不論精神或金錢上的收穫都不能令他滿意。他轉向出版業發展,為雜誌推廣訂戶,也就在此時碰上這個進入賣書行業的機會──當然與正規的書店大異其趣。他身兼新英格蘭流動圖書市集老闆與職員,向逛地攤的人與圖書館員推銷書評家看過的書、有耗損或存貨過多的書,還有其他廉價書。一年後,他又跟同一位朋友借了一小筆錢,在波士頓開了家小書店。


沒有秩序的書店
  史崔米許開的書店有別於一般書店,為充分利用既有存貨的優勢,他以小型批發倉庫的形態來經營,專攻折扣書市場,希望吸引圖書館人員與其它書店業主。這些批發的買主和一般書店顧客不同,通常不是為尋找某幾本特定主題的書而來,也不講究氣氛宜人,能悠閒地隨意瀏覽。為省時省錢,史崔米許直接把書籍擺在出版社原來裝書的紙箱裡,陳列在薄木板的書架上,就這麼把同一出版社的書集中一塊,不另做任何分類。對圖書館人員與書店老闆來說,如果需要任何特定書名、作者或主題的書籍,會自行檢索店裡的圖書出版目錄,找出是那家出版社,更何況史崔米許對自己的存貨也瞭若指掌。這樣做省下書籍分類陳列的成本,自然可以提供顧客更大的折扣。

  不打廣告,門前也只有塊不起眼的小招牌,當然不會有人誤認這是家傳統書店。即使偶爾有好奇的客人從街上逛進來,也很快就打退堂鼓。店裡裝璜俗氣簡陋,堆滿半開的紙箱和成堆未排好的書籍,整個看來一團亂。對一般逛書店的人來說,這列書架乍看之下毫無頭緒。如果詢問歷史類、汽車類或古典文學書籍該往那裡找,史崔米許會漫不經心唸出幾家出版社的名字,或是往圖書出版目錄一指,讓一頭霧水的顧客自行查閱。這家書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當時波士頓地區開業不久的哈維五金行成為對比,雖然兩家店和競爭對手比起來好像都缺乏秩序,不過哈維的做法是讓店裡的顧客不得不倚賴店員的指引,而米崔米許卻要顧客自己搞定。

  當然,不少人奪門而出,留下史崔米許在背後聳聳肩。不過低廉的價格還是足以吸引不少顧客留下來慢慢瀏覽。結果好玩的事發生了:一旦掌握如何按出版社選書的訣竅,顧客會滿喜歡這種方式。雖然一般人對於那家出版社出那類書籍大都沒什麼概念,但只要稍稍用心,就會發現特定出版社的書籍比較對自己的味口。而且當你瀏覽某家出版社的書籍時,或許能意外撞見某些原本不會注意到的遺珠。於是大學林立的大波士頓地區,愛書人之間開始口耳相傳,有家小批發書店雖然外觀有點矬,但很有意思,保證讓你收穫不少,因為你可以由一大堆擺得很亂卻包羅萬象的書籍中任意挑選。

  今天新英格蘭流動圖書市集,或當地人口中「史崔米許的店」,五英里之內有兩家波諾書店和兩家博德書店,賣場面積共約十二萬平方英尺。這間低矮而毫無特色的店面──原本是網球拍工廠──周圍環繞著以波士頓西郊富裕人士為客源的服飾店和餐廳,雖然外面只有不起眼的招牌,但附近四家大型連鎖書店沒有一家的營業額超過這家獨立書店。

  你或許馬上有個疑問,這麼一家貌不驚人的批發店,幹嘛要開到這個房價偏高的零售商業區?答案是史崔米許一九六五年開店時,周圍可不是這樣的景像;在第一家店給繞毀之後的幾年,他選擇在此落腳,當時附近盡是銲接廠與鋸木場,並沒有什麼高雅的行業,他的店還算是鶴立雞群呢。之後其它商店陸續在附近一帶設立,反而凸顯史崔米許在郊區商業開發上不可多得的遠見。(現在的店面實際上比原始店面來得大,不過同樣講求實用)

  新英格蘭流動圖書市集迄今仍是圖書館與其它批發業者的最愛,不過從幾十年前到現在,零售業務還是占了大半。但是許多顧客並不這麼想,因為廣達三萬五千平方英尺的壅塞、陰暗空間內,約兩百萬種書籍把劣質書架壓得吱吱作響,穿梭其間,你會覺得自己進了大批發的暢貨中心。有那家零售書店會讓顧客這麼難找到一本書?當然,想找一本特定的書,到這裡算來錯了地方。因為流動圖書市集的優勢在於提供你一個機會,發現你並沒想找的書。即使如此,想找特定書名或特定作者的書,這裡也未必比連鎖書店來得慢,至少史崔米許的兒子瓊恩是這麼認為。因為幾乎所有書店都把書籍按主題分類,但這種方式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麼有用。瓊恩指出:「假想找一本茱莉亞契爾德的書,你當然會去找食譜類。可是不少書經常很難猜該屬於那一類。」就以讀者你現在正在看的這本書來說,你能猜到書店會把它歸到那一類嗎?一位巴諾書店的店經理就說,她也沒概念這本書會放到那裡,不過又說這也是意料中的事。她表示,出版商通常會建議一個類別,還補充說:「有時我們就盡可能地猜,反正最後就是這樣。」華登書店一位經理表示,一本書到底怎麼分類,有時取決於拆封那箱書的店員是誰。

  顧客上傳統書店尋找特定的書籍或作者時,往往自認知道主題是什麼,所以往往會先到相關的區域,把架上的書掃瞄一番,結果通常無功而返,然後他們會再試個一兩次,才求助於店員。不過看到流動圖書市集古怪的陳列方式,想找特定書籍或作者的顧客很快就會打消此念頭,直接去查店裡的圖書出版目錄──或用終端機查閱已電腦化的目錄──找出是那家出版社。(每家出版社的書籍按字母順序排列)瓊恩說:「這就像杜威十進位分類法──你或許很難馬上猜中一本書的編號,卻很容易進一步查閱找到你的目標物。」或許有人會辯稱,書籍按主題排列也有好處,可以讓讀者有機會瀏覽自己特別感興趣的相關書籍。不過這種說法的前提是一般人只想買恰好給歸為某類標準主題的書籍,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

  史崔米許於一九八三年過世,現在書店的老闆是他兒子瓊恩和大衛。四十三歲的瓊恩個性略帶善感與純樸,卻是個背有點駝的大塊頭──就是古早年代書店店員的模樣。他以笨重的腳步在悶熱狹窄的通道間快速前進,不時把一些放亂的書歸位,輕鬆地在一堆堆顧客間清出一條路;有個母親似乎感應到他的到來,一把拉開小孩讓出路來。雖然店方會提供顧客有限度的協助,但一如過去他父親的時代,強調的是一切靠自己。瓊恩偶爾停下腳步,傾聽一位站在電腦旁、不知如何是好的新顧客喚來匆匆趕至的店員,要求協助找一本某位作者的書。「我弄錯了什麼?」顧客忍不住問道,因為店員很輕鬆秀出這位作者的著作清單。「不是你的錯,是電腦的問題。」店員親切地回答,然後說明操作程序。接下來,她迅速帶領顧客來到那家出版社的書架前──出版社的名稱是手寫的方形紙片,貼在或釘在書架上──協助找到那位作者。瓊恩咕噥一聲,顯然感到滿意。雖然這得花上好幾分鐘的時間,不過又多了一位購書者知道該如何使用流動圖書市集的系統,此後可能都不必再尋求店員的協助。

  即使不考慮踏出電腦分類這一大步,今天的流動圖書市集也絕不僅是死守史崔米許當年原始構想,只知僵化地擴大規模。事實上,它已經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企業,雖然並不是管理顧問公司會讚許的那種複雜。就就像五花八門的拼貼物,糅合好幾位經營者不拘一格、別出心裁的風格。公司並非全然一團亂,而是某些層面的某些部份會亂到某個程度,而且亂的方式還隨時間改變。稱之為可塑的半混亂或許較恰當。

  其中一位經營者是史提夫甘斯──公司的營運長兼總顧問,一九五○年代兩度借錢給史崔米許創業的友人就是他父親。甘斯是瓊恩和大衛一起長大的玩伴,曾在波士頓大型法律事務所擔任律師,但一九九三年,他還是忍不住加入了流動圖書市集。他是個好脾氣、個性熱情的人,一身牛仔褲和球鞋打扮,就在通往屋頂的樓梯間辦公。其實他簽約加入時也想爭取一個房間當辦公室,但瓊恩卻回答,上帝希望把真正的空間用來堆放書籍,要是有辦法在書堆中找到足夠的空間塞下辦公室,儘管自便。由於甘斯的法務工作需要一定的隱祕性,因此他只得屈就整個龐大建築物中這個唯一閒置、靜僻的八平方呎空間。他指出,樓梯間之所以沒堆放書籍,純粹是要符合消防法規。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數不清的紙箱盤踞他辦公桌以外的狹窄空間。

  和公司每個人一樣,甘斯的職務內容有許多可自行發揮的地方,只要這些作為對企業有利,或至少無太大害處。甘斯在流動圖書市集旗下設立一家食譜出版社,名叫餅乾圖書。他說,「我們沒時間做這件事,可是又覺得會很有趣。」他的構想來自大衛史崔米許與別人合創、名為傑西卡餅乾的食譜書銷售事業,而這個事業的緣起,又是因為一家咖啡豆銷售公司偶然進口了一臺業務用烤箱。

  流動圖書市集目前所面對的競爭,遠比老史崔米許時代為激烈。首先當然是大型連鎖書店,不過甘斯對此倒相當坦然,因為一九九五年第一家波諾書店以及博德書店在街頭開張時,流動圖書市集的營業額反而增加百分之十。雖然未公開發行公司並不公布財務資訊,但根據史崔米許兄弟與甘斯所透露的訊息,書店的營業額約為一千萬美元上下,而且還不包括傑西卡餅乾好幾百萬美元的收入。相較之下,波諾以及博德的單店平均營業額大概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

  但亞馬遜網路書店又是另一回事。甘斯指出,「亞馬遜搶了我們好幾百萬的生意。」傑西卡餅乾受到的衝擊尤其厲害,因為它的業務重心就是食譜書的網上銷售。甘斯描述,有次傑西卡才把重點推薦圖書目錄發送給客戶,幾小時之後亞馬遜立刻針對目錄中總共十二本書全部降價。二○○二年底,亞馬遜開始對二十五美元以上訂單免費寄送,傑西卡餅乾業績連續兩年急速下滑,直到找出有效的對策為止。傑西卡強化客服中心以及交易的執行,迎頭趕上亞馬遜某些層面的效率,但努力避免像一個經營嚴謹的組織。就以公司的庫存室來說,情景和亞馬遜享有盛名、秩序井然、電動車來回穿梭的倉庫截然不同,反而更像大垃圾箱。甘斯好像也明白外人的觀感,聳聳肩說出他的意見:「沒錯,這裡沒那麼有條理,可是如果顧客要某一本書,我們的人員也可以立刻找到。」他還加了一句,傑西卡不時會扔一袋咖啡豆答謝顧客。

  傑西卡的母公司流動圖書市集也同樣默默進行改革,幕後的推手就是瓊恩。不過他還是抽出時間,低調地建立起第二項專長,就是為音樂家拍照,還有第三項更低調的樂隊貝斯手身份。這種多元焦點的策略他同樣運用到書籍的庫存上,新書與折扣書兼顧成為該店的招牌特色。他所購入精裝與平裝書的種類,甚至超過大多數大型連鎖書店,但當初賴以起家的高折扣風漬書以及出版社滯銷的庫存書,也一直維持最龐大的數量。為了逼出最大的折扣,瓊恩常會與出版社談判,收購所有剩書與風漬書,像是一舉買下五百本艾德華戈里的《無頭胸像》──其它任何一家書店的訂單充其量只有十幾本。

  冒險收購沒有明顯讀者群的書籍──賣不掉也不能退回出版社──在書店這行幾乎前所未聞。瓊恩說:「新書的業務有時候讓我很洩氣。這就像一種時尚行業,能大賣的只有這個星期電視上大力促銷的東西,其它的只能等著被退貨。收購折扣書等於作出承諾,相信總有一天它會遇到買家。」不過折扣書變數雖多,回報也很可觀。這些價格超便宜的五花八門書籍,不但是流動圖書市集的一大優勢,也是賺錢的金雞母。雖然新書占該店銷售金額七成,但獲利的七成卻來自折扣書。這是因為瓊恩拿到的價錢真的很低,所以即使提高三倍出售,每本也不超過五塊美金。另一方面,新書的利潤空間微薄,反倒像店裡的「特價犧牲品」。

  流動圖書市集原本按出版社陳列的方式,也在即興與實驗的作法下逐漸改變。瓊恩容許員工自行擺設主題導向的專區,只要覺得適合的書籍都可放進去。這些類別未必符合傳統:例如店裡有傳統的旅遊專區,但也有紋身/身體藝術專區。有時員工會把分類玩得不亦樂,有人設置十個不同的宗教專區,弄得瓊恩有時也找不到書,所以他後來縮減為兩個專區。還有些員工創意十足地融合出版社專區與主題專區,像是與平裝科幻小說專區比鄰的,就是專門出版科幻與奇幻類書籍的Wizard of the Coast。有些書籍根本無法歸入任何一種類別,員工就會把它們放到靠近入口處的箱子裡或未標示的架子上,方便顧客自然瞄到,而不必費事尋找。瓊恩認為:「這是一種混合的組織方式,似乎就這麼自然而然發生,而且運作得好像還不錯。我的目標是確保改變不要太快,免得行不通時也回不了頭。不過不管做什麼,總會有人不高興。」事實上,店裡頭很難看到顧客露出任何不高興的模樣。但是首次光臨者不在此限,即使到今天,他們進來之後還是會一頭霧水,只好很快轉身離去。

  組織的性質某種程度上是由其組織的方式所界定。一般人的觀念都認定,成功與組織化的程度有關──愈高當然愈好,也與秩序的類型有關。這種偏見涵蓋的範圍從最基本層次的組織功能,如文書傳遞,到高階經理人的關鍵決策無所不包,也影響到組織結構的課題上。不過就像我們前面提過,很多時候秩序是為個人或家庭製造問題而非解決問題,而亂也能在不少方面發揮作用。這樣的看法也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組織,以下就是一些例子。【截錄自P.167~P.178】



什麼樣的書能讓人覺得有趣的不得了、即有啟發性又偶而有助眠功效?就是它--管理應用書之一、《亂好》!《亂好》最吊詭的在於作者之一、亞伯拉罕森身為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卻提出混亂脫序未必有害、整齊條理需付出高成本的見解,帶領讀者以更開放的心胸正視人生中必然有的亂與亂中有序其優點。小說裡有許多超有意思的管理案例,而基於讀書站台性質,選出「新英格蘭流動圖書市集」最貼近例子來讓大夥兒瞧一瞧,是的!沒錯!這幾頁打完時,我的手指已經很想跳起來跟我翻臉!囧rz

全書共分為【整齊的成本】、【亂的採樣】、【亂的歷史】、【亂的好處】、【亂之個人篇】、【亂之家庭篇】、【亂與組織】、【亂式領導】、【亂的政治學】、【最適度的亂】、【亂式思考】、【病態之亂】、【亂與美】十三章節。作者首先以曼哈頓百老匯大道上兩家雜誌店──一家凌亂、另一家井然有序──做為對比案例,告訴讀者,當整齊成本高於對應利益,維持秩序未必划得來時,那麼,亂一點又如何呢?

作者在【亂的採樣】章節中,說到一項所有懶人們會很高興聽到的重點--人類自有一套複雜、與看似毫無秩序可言卻便於存取的整理策略,而即然無組織是人類常態,為何人類要迫不及待去壓制它?後面章節中當然有提出解答,癥結就在人類有任何事都要理出頭緒的缺陷,因為一旦默認了,我們就不得不面對這世界有著無處不在的必然混亂與隨機無秩序化,因此,會去找種種理由來加以為這世界的無情開脫罪狀。看到這裡,我不禁有種:啊啊~太好了,原來「世道公正假說」是每個正常人都會有的思維啊。囧rz

書中所舉的案例多如過江之鯽,因亂得福的重大科學發現浪費水資源的整齊草坪嚴謹正式卻可能到最後才搞砸的大規模長期投資計劃消除電話雜訊卻反而不令通話者喜愛的手機設計有人在旁監督才會賣力工作的「霍桑作用」沒有標準藍圖卻間接引爆發明創意的營建公司不按牌理出牌而達到目的的蓋達組織「計劃太早&計劃兩次」之只在前一晚才有出任務規劃會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理念有求必應而起死回生的產房大樓拓寬馬路只會讓交通本來就紊亂的街道更加癱瘓重點路口的任意穿越馬路雖會助長不守法風氣但另一方面卻有疏散擁擠人潮的功用自由搏擊看似殘忍卻遠比拳擊要來得安全曾經改良為警告燈但後來回復至晃動控制桿的飛機安全設計……案例有趣到越看越覺得這書沒有白買!

其實若單照書名字義來看、反而會誤解作者的觀點,與其說作者提倡「亂」與「無秩序」,不如說是鼓勵「彈性」,畢竟人類心智本來就建立在好幾個層次的無秩序上,由原始感官處理作業,再到繁雜理念的推敲琢磨,人腦因應外在紛亂世界而演化,如果堅信絕對秩序、以至於僵化作為,反而無法讓自己的心智充分發揮,一旦理解這一點,反倒能獲得潛在的優勢。

嗯,是本很靈活、很有意思也很容易閱讀的管理著作書籍,有機會不妨找來增加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吧!

凱爾特之虎!--驚歎愛爾蘭《書刊》


小說名:驚歎愛爾蘭
小說家:吳祥輝
※2007年5月由遠流出版社發行※


「在別的國家一切可能嚴重,但不絕望;在愛爾蘭一切都絕望,但不嚴重。」
「愛爾蘭人的心一無所有,除了想像。」

與坊間印象中的旅遊工具書差距甚大,它不走馬看花、它不具時尚品味、它有高度人文氣息、它深度剖析愛爾蘭的精神與哀怨、它的價值遠遠超越一般旅遊資訊手冊,即是隨筆遊記,也是國家整體觀察報告。而我老爸若知道對搞政治向來沒好氣的我找了黨外運動參與者所撰寫的書籍來看,他老人家一定深感欣慰(扮鬼臉)。

歷史已遠,革命從來不會帶來和平,和平從來不來自革命。……「透過戰爭,讓我們重拾和平。」這是克倫威爾的名言。戰爭就是戰爭,和平就是「非戰爭」,兩者是水和火般地無法相容。至少,愛爾蘭的歷史證明:克倫威爾的這句話,只是胡言。第一次世界大戰或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都沒有給世界帶來和平。只是打贏的國家,變成新的霸權。克倫威爾的句型,比較適合改成「透過戰爭,讓我們取得霸權。」【截錄自P.303】

《驚歎愛爾蘭》接續在《芬蘭驚艷》之後,至於第三部主題暫定為台灣,沒看過第一部也無所謂,反正很快就進入狀況。在《驚歎愛爾蘭》中,嚴肅的吳祥輝與柔韌的catherine關係已成夫妻,兩人繼續結伴而行來到愛爾蘭,並為台灣讀者從頭到尾、詳細介紹起這頭凱爾特之虎的過去與現在,至於未來,就像吳祥輝一再點到,未來會如何,端看自身造化。

吳祥輝首先端正視聽,「英國」這稱呼簡單明白卻非事實,英國正式稱呼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UK),領地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咦?北愛爾蘭?這麼說,還有個南愛爾蘭嗎?啊,糟糕,自曝其短了,馬上顯示自己的無知囧rz……簡短來說,在長期受到統治欺壓與宗教獨尊中自困的愛蘭爾被UK統治將近七百年,一方是羅馬天主教信徒,另一方是英國國教新教徒,兩方水火不容,鬥久了終究會累,一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尚未恢復的英格蘭立刻面臨為時兩年的「英愛內戰」,最後決定新教徒為數眾多的歐斯特地區仍屬英格蘭領地、並稱為北愛爾蘭,其它廿六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但北愛爾蘭天主教徒仍舊遭到不公平待遇,以暴制暴的北愛爾蘭共和軍持續與英格蘭對抗,直到一九九七年,英格蘭決定完全放手,讓愛爾蘭與北愛爾蘭自行決定統一或分裂。

這段血淚史寫滿三分之二本書頁,吳祥輝中間並帶出多位愛爾蘭重要人物,包括起義人士、政治家、獨裁者、女總統、詩人、歌手與樂團,另外則插入對於現代愛爾蘭的印象與旅遊心得,後半部則說明愛爾蘭如何借由歐盟之力,短短廿年內,由原先「歐洲的乞丐」搖身一變,得到「凱爾特之虎」美譽封號。

對於社運者,難免存在著刻板印象;撇去意識形態的說教,《驚歎愛爾蘭》仍具有它的閱讀價值性。書中,吳祥輝力求突破情結僵局,在針砭時政中,讓人探索異國心靈的同時也打破心靈疆界,提升自我對國家的感受力。回歸到政治面上的對與錯,老實說,當溫飽不成問題、而政黨能夠良性競爭,就如同新生代的愛爾蘭人,開始創造以經濟為導向的社會、期望和平持續降臨,社會自然會逐漸導向好的一面並朝向有益國家的路子前進。

最後,來首愛爾蘭重量級樂團「U2」關懷社會人文的名曲--【With or Without You】,祝福所有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願眾人平安喜樂。

2008-03-21

曲折離奇的昭和靈異奇譚──幻月樓奇譚《漫畫》


漫畫名:幻月樓奇譚
漫畫家:今市子
集 數:兩集未完
※原文版2004年~‧2005年起由德間授權尖端中文化※


對我來說,BL漫只有兩種,一種是滾得好,另一種是滾不好。滾得好的,會開心到讓人也想捲起棉被跟著滾來滾去;滾不好的,只想要它那邊涼快那邊滾。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妄下評斷的模糊地帶,僅僅保留給極少數人進入的地區,例如今市子,即使畫起BL漫,也如同她的青漫作品,一樣的含蓄內斂,但終究卻因太過怪咖、捉摸不定,而決定不了她究竟是滾得好的這一方、或者滾不好的那一頭。重點是,《幻月樓奇譚》放到標籤鮮明的藍月書系中、被受限住於某一讀者客層未免過於可惜,雖然兩個男子感情這檔子事有直接搬上檯面討論研究,但其實《幻月樓奇譚》走出有別於《百鬼夜行抄》路子的漫畫,後者為幽玄美學妖怪誌,前者則透過講述鬼故事一一破解揉合於其中的現實事件之謎。


這書有趣在於人物的設定,高級老店「鶴龜味噌」傳人、鶴來升一郎,看似是個少根筋的糊塗紈袴子弟,實際上是個懶散卻精明狡猾的小當家,老當家父親的死亡疑點重重,加上守靈當晚撞見與三郎在家中出沒,在差點被與三郎設局卻又被他所救,加上與三郎很合他的脾胃,升一郎從此之後便開始糾纏起與三郎;一般的幫間皆是多才多藝,吟唱、舞蹈、相聲、模仿、變戲法等等,專門負責炒熱宴客酒席上的氣氛,偏偏「幻月樓」的與三郎反其道而行,自從由鬼門關前撿回一命後,具有靈視能力的他專門在會場上耍冷,儘說些駭人聽聞的民間靈異傳說故事,受不了升一郎的關愛,隨時隨地都想陷他於不義,比升一郎他娘親更希望小當家儘早成親去。

儘管《幻月樓奇譚》一開始走的是BL漫路線,不過感覺上第二集有在修正路線,與其說升一郎和與三郎的感情是故事的主線劇情,不如說感情只是圍繞在鬼故事之外、進展溫吞的副線劇情而已,大多時候算是個引子,但若抽掉這部份的劇情,又覺得《幻月樓奇譚》在構成上會少了具有趣味性的古怪張力。話又說回來,升一郎和與三郎會不會更進一步進展超友誼,或者維持著現階段若即若離的關係,其實都沒差,比起BL漫,我反而更偏愛今市子熱鬧滾滾的靈異怪談屬性作品,只要繼續端出怪談橋段,我是真的都無所謂。

劇情沒話說,只是,拜託一下,尖端翻譯素質要加強啊,第二集【其之七】與【其之八】翻譯糟到要前後看兩三遍才瞭解劇情在講什麼,今市子的劇情邏輯已經夠磨人的了,實在不需要彆腳譯者再來湊一腳吧……(哀嚎ing←最糟的是有一堆錯字都沒校正出來,害我這個買新書的讀者自暴自棄到很想用紅筆直接校正orz)

青春幽默推理作!──尋狗事務所《小說》


小說名:尋狗事務所
小說家:米澤穗信
譯 者:緋華璃
※原文版2005年‧2008年3月由創元社授權皇冠中文化※


是我的錯覺嗎?這本著作劇情確實有其強度,文筆卻軟得好似蜻蜓點水,轉折雖然帶到了,但整本書給人一種很不協調的感覺(設局的關係),那股違和感一直干擾著我、以至於無法加深對此書的好感度,甚至連對謎底的興緻都在頁數增加中、每下愈況的減緩著,這回因為招架不住試讀活動釋出大量書薦的誘惑攻勢而有感到些微沮喪,還是直到故事終結前一頁,疑心拉鋸著雙方、未來誰都不會好過的結局寫法出現後,才開始期待起米澤穗信的下一本中譯版小說。

還沒看書前已經透過幾個讀書站台,事先知曉《尋狗事務所》有兩項特色:一、業務項目只有找回走失小狗的「紺屋S&R」事務所,開業第一天,不僅沒有協尋小狗的委託任務上門,反而來了兩個老爺爺,一位委請紺屋尋找在東京失蹤的孫女、另一位委託半田解讀古文書是否具有其觀光價值性;二、讀者比兩位偵探更早一步知道這兩起互不相干的案件將會糾結成一團。

劇中的關連性設定其實還挺微妙的,算起來,《尋狗事務所》有五位主要人物,紺屋老闆、半田屬下、佐久良失蹤孫女、GEN網友、最後一位姓名略過,五個人、五種個性、五款與人相處的不同模式,明明走著自己的人生道路,但這人一點、那人一點、每個人都施了一點力,然後命盤全扯在一塊兒,對照到結尾章的紺屋宿命論,有令人感到莞薾,就像明明沒有人委託紺屋尋找失蹤的小狗,但紺屋仍舊藉由捕獲流浪狗得知案件線索。

米澤本人是不是宿命論者,這我不清楚,但我只知道,米澤穗信挺狠的一點,他不在書中玩交心那套社交禮儀運動,反而表現出現實生活中必然會有的心理隔閡大於空間距離的人際疏離關係,因為如此,劇中總是會有一人對另一人產生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而一旦心意相通,又是另一段宿命的開始。所以說,故事完結了嗎?依著宿命論的這一點看法,起碼我是認為米澤穗信已經將此書做了完結,之後的便是留給讀者持續發酵的空間。

題外話,看完《尋狗事務所》,我有認真審視自己的個人情報保護是否足夠,或許在現今部落格大方公開傳閱個人資料與相片簿的普遍做法上,實在小題大作了點,但虛擬網路本是一把雙刃劍,要杜絕日後衍生出的無謂麻煩、文章下筆的斟酌與評估不可避免,為了這事,死黨如花似玉的妹妹曾反駁過我,「那這樣部落格還能經營的下去嗎?」,我也只能露出個似笑非笑的表情,晃著二郎腿,搖頭又點頭的不再多談。只能說,對傳閱隱私情報的拿捏,各人作法不同,呃,至少,我還不想無端介入他人奇怪的命盤裡。

啊啊,好好一個漂亮封面卻被我搞得好像不高明的小偷四處在房屋裡留下犯罪指紋一樣,書封不僅油膩還慘不忍睹,皇冠不考慮將局部上光改成上霧P就好嗎?(摸摸鼻子嘆氣中)


【書背文案】
日本超人氣推理新星開拓新境界的青春幽默推理傑作!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2005年度10大推理小說!
‧本格推理作家協會2005年度最佳推理小說TOP 20!

本來我想要開的是一家賣什錦煎餅的店,可是搞到最後,卻變成開了一間『紺屋S&R』事務所,本事務所的業務項目只有一種──就是幫飼主找回走失的小狗!然而,開業第一天找上門來的客戶,卻是要我去找失蹤的孫女和解讀古文書!而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兩件事情竟然有著微妙的重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推理小說創作者】寵物先生◎專文導讀

2008-03-14

人不獻祭、神就殺人!──美國眾神《小說》


小說名:美國眾神 (American Gods)
小說家:尼爾蓋曼 (Neil Gaiman)
譯 者:陳瀅如、陳敬旻
※原文版2001年·於2008年2月授權謬思中文化※


距離接觸尼爾蓋曼上一本中譯著作《星塵》已是三年前的事,我幾乎都快忘記往日接觸尼爾蓋曼小說時必有的這份如被電到會讓人背脊戰慄的奇妙閱讀感(笑)!《美國眾神》是本對內對外同時深度探索、非常紮實的公路小說,不論是書本的頁數、劇情的內容、知識的遼闊、又或者是幻想力的無彊界,它有《星塵》的淺顯易讀特性,也有《無有鄉》深沉隱喻的哲理意涵;而如同以往般,尼爾蓋曼的文字活像是有自己的思想,隨性發展軌跡,不被任何人操控,即使閱讀完畢後也不明白它會於何處靠岸、或者是繼續在心海裡閒晃航行到它高興為止。

我們大門敞開,毫無防備,擁進無數膚色各異的人。
他們來自窩瓦河與韃靼大草原,來自黃河的平凡人,
馬來人、塞西亞人、條頓人、克爾特人、斯拉夫人。
他們飛越了窮苦的舊世界,帶來陌生的神祇與儀式,個個虎視眈眈、張牙舞爪。
街巷裡傳來完全陌生的語言,聽在耳裡宛若威脅的口吻。
都是巴別塔曾了解的聲音。【截錄自P.114】


尼爾蓋曼寫的眾神身份,說來有趣,它們全都是各時期前進美洲的人類所帶來的信仰化身,最有趣的莫過於一七二一年來自英格蘭西南部康瓦耳郡某村莊的女孩、伊絲崔高恩(P.85~P.91),她將康瓦耳地方傳說中的精靈皮司奇帶入美國,不過隨著她的與世長辭,皮司奇的力量也逐漸削減並消失。當然還有最終結局的「人不獻祭、神就殺人!」的神,在與影子對質後,烏托邦一夕之間崩解變質,在對照到現今的世道,頗為吊詭卻又似乎理所當然的契合。

「好,這是跟奧丁有關的故事。奧丁是北歐的神,你知道嗎?從前,在某艘維京船上載著某位維京王--很顯然這是維京時代的故事。因為沒有風,船只好停駛。國王就說,只要奧丁送來一陣風,讓他們上岸,他願意獻祭一個。好啦,風就來了,船也靠岸了,上岸後,他們就抽籤夬定要犠牲那個人。結果,抽到籤的竟然是國王。國王當然很不高興。大家就想,只要做做樣子就好,不用真的害死國王吧。於是,人們就拿了小牛的腸子,鬆垮垮繞在國王的脖子上,然後把腸子的另一端綁在細細的樹枝上,又拿了一枝蘆葦,假裝是斧頭,戳了戳國王。『好啦,你已經死掉嘍。』好像是把他吊死?唉,不管,『你已經獻祭給奧丁嘍。』結果,他們一唸出奧丁的名字,蘆葦就變成一把斧頭,正好刺進國王的身體。小牛的腸子則變成粗繩,細樹枝也變粗了。樹枝往上一彈,人離地,國王就這麼被吊死了。身上一個大洞,臉也黑了。故事結束,白人的神祇有些很難搞定啊,影子先生。」【截錄自P.148】

基本上,本書的一半精華有濃縮在這一小段話裡。重點還是在--心中有信仰。

賭場所隱藏的祕密就是:人賭博為的是輸錢。人來到賭場,是為了在輪盤中下注,翻看一張張撲克牌,在吃角子老虎不斷吐出的錢幣中迷失自我,感受自己是真真切切活在世上。人們可能會吹噓自己贏了幾百次,或從賭場搬走多少錢,但他們緊捏在手中的珍寶,其實是那些失落的時間--這正是某種獻祭。【截錄自P.235】

我太魯鈍了,直到這裡,才開始對所謂的獻祭稍有其正確概念。

「這些都是遭人遺忘的神祇,如今或許已經消逝,被遺留在乾涸的歷史長流。祂們已逝去、消失,可是祂們的名字和面容仍與我們同在。」
「這些神祇不僅消失在世人的記憶中,連名號都已不可考。崇敬祂們的人民也同樣被遺忘了。這些神祇的圖騰凋壞,久遭遺棄,祂們的祭司還來不及傳揚奧義便已死去。」
「神祇也會死。祂們死了之後,沒有人為祂們哀悼,沒有人記得。意念比人還難消除,可是終究會泯滅。」【截錄自P.57~P.58】


「即使是我們,還是會痛。你如果在有形的物質世界活動,這個有形的世界就會對你產生作用。受苦會痛,正如貪婪會迷醉、慾念會渴求。我們可能不會容易死,而且保證不會死得壽終正寢,但我們也可能死。如果仍有人懷念愛戴我們,那麼就會出現類似我們的東西,取代我們的位置,這整個該死的事情就重新開始。但如果我們被人遺忘,我們就完蛋了。」【截錄自P.318】

概略而言,《美國眾神》所要呈現的是舊文明與新價值的激烈衝突,我們可以設想,在如此驟變的時代洪流中,信仰這件事其實是很容易被輕易遺棄與湮沒直到消失於落魄的人生裡,你能相信什麼?你該相信什麼?說實話,活得越來越迷惑的我還真搞不懂這檔子事。

《美國眾神》是本氣勢萬鈞、卓越傑出的奇幻大作,不過,我還是偏愛《無有鄉》、《星塵》這樣看似歡樂無比、實際上帶了微酸微苦的後勁與人生矛盾感的小人物狂想曲小說多一些(雖然《星塵》的翻譯很天兵⋯⋯orz),話又說回來,就因為《美國眾神》寫來浩瀚經典,即使是非奇幻愛好者的書迷,仍舊要強力推薦此書!

PS. 我還記得就學時期有收藏過一套希臘神話,也記得那時年紀小不懂事、對自己欲望太過於忠實的眾神有感到小小反感,但還沒想到當時的神話知識有在這本書裡派上用場,是的,就是書中那位星期三,更記得當初把祂罵得很難聽--色鬼老混帳囧rz。又,聽說尼爾蓋曼有打算進行《美國眾神》姊妹作,這回似乎要以東方神明為主,喔耶耶耶∼另外,如果瞭解「諸神的黃昏」來龍去脈,將能更容易理解故事裡的包括天氣、道具、人物、劇情何以如此設定。



【書背文案】 影子即將出獄。
窗外的天空、可愛的妻子、給他工作的好友,已經等了他三年。
另一個等著他的好消息是,他可以提前兩天出獄──
因為他的愛妻和好友同時車禍身亡。
出獄後,他失去了一切,除了自由。
然後,一個自稱「星期三」的灰髮男人出現,
以詭異的方式成了影子的新雇主。
影子隨著星期三上路漫遊全美,
開啟了一趟光怪陸離的眾神歷史之旅--
從此捲入新神和舊神的交戰風暴。

數千年來,眾神便從世界各地隨著信徒移民美國。
這塊新大陸上,不僅有小埃及、底比斯、祕魯等異國地名,
還住著埃及太陽神、非洲蜘蛛神、阿拉伯火靈、愛爾蘭精靈、印度的命運女神、斯拉夫的光明與黑暗之神……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民漸漸移忘他們的神。
於是,祂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力量消退,
落到靠殯葬業、算命、開計程車營生,甚至淪為妓女。
一群新興神祇卻隨之堀起:電視神、公路神、科技神……
祂們奪取了人們的崇拜,支配著今日美國面貌的主宰。
舊神衰亡,新神風光,這塊新大陸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風暴將至,影子,一個凡人,卻成為眾神爭奪的關鍵……
引起最熱討論的當代小說經典──《美國眾神》,
揭露了一場命運巨變,而全世界人們都已置身其中。

來自死者的訊息--驚異死亡線&驚異死亡線之由加利篇《漫畫》


漫畫名:驚異死亡線(第一部)、驚異死亡線之由加利篇(第二部)
漫畫家:川口魔瞳香
集 數:10集完(第一部)、7集未完(第二部)
※原文版第一部1991~1999年、第二部2000年~‧1997年起由講談社授權東立中文化※


《驚異死亡線》這書名乍看下實在是--超像是畫來嚇人的讀者靈異體驗談,偏偏本人對恐怖類型的忍受力又早早被八○到九○年代的香港恐怖片風潮給消磨怠盡,對相關作品自然抱持著能閃即閃的態度,若不是因為事先先接觸《溫柔的惡魔》和《溫柔惡魔物語》,對川口魔瞳香好感度頗高,否則是不會自找苦吃的挖這類漫畫來看的,而事實上,它完全不是想像中的B級恐怖漫畫啊(狂汗ing)!


起先的一兩個單元確實還頗有幾分神似於讀者恐怖體驗談漫畫之架構,《驚異死亡線》一開場,女主角由加利即使知道在路人看來,自己對著空氣怒吼的行為無比詭異,依舊在十字路口試圖制止死者隨機殺害路人,但終究阻攔不了慘劇的發生,沉默堅毅的由加利再也忍不住絕望孤獨的心情、崩潰地狂奔回家,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對向人行道上有位陌生男孩全看在眼裡,並為她心疼擔憂。

是的,本部作品的兩位主角皆具有與死者溝通的能力,一出生便遺傳自母系體質的松實優作,與七歲時體質遭逢驟變的時野由加利。優作可以聽見各種聲音、並和死靈與動物交談,由加利則恰好相反,她能見著清楚的死靈形體、卻無法與絕大多數的死靈溝通,而兩人皆受苦於這份不想要的能力,並曾各自嚐試自戕。

優作七歲時首次感應到生人的微弱心聲,儘管不知對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何等模樣,但在察覺到有另一人與自身擁有相同能力,優作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自己並不孤獨,生命也從此不再荒蕪,這股力量更支撐住優作渡過漫漫歲月,雖曾嚐試著找尋對方卻因週遭聲音過於囂雜、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當即將升上國中的由加利搬離與優作居住的同一城市,距離太過遙遠、再也聽不見心聲的優作只能痛苦地猜測對方或許已不在人世,直到成為高中生的由加利再度搬回到原城市,優作的精神狀況才又逐漸穩定下來,並在兩人相遇後,轉而成為由加利的精神支柱。

本作品劇情手法十分特別,川口魔瞳香採取了獨立、交錯與相互融合的三條述事線前進著,一方面以兩人相遇後一同解決事件的劇情為主線,另一方面也一再回顧兩人各自奮鬥的孤獨歲月。一開始糾纏他們的多半是惡質的死靈,之後才逐漸出現各種死靈們,有的是希望他們幫忙緝兇,有的則是突然死亡、不知今後何去何從而前來諮詢,也有的是執念太深而與活人糾纏不清,或受制於陰間瘴氣、無法逃開並前來請求協助,更有的是見不得他人活著、惡劣的騷擾他們的死靈。

川口魔瞳香並無特意營造出陰森冷冽氣氛之企圖,反而在窺探兩位主角和死靈們的悲慘遭遇後,讓人感到生命存在著無盡的狐獨與暗淡,除了為兩位主角企求溫暖春天快快到來之餘,並會對劇中人類執著於生命的力道與韌性,感到無比驚奇。我之所以非常喜歡這套漫畫的原因,在於川口魔瞳香雖然畫出了現代人價值觀的扭曲和畸零的思想,但故事並沒有八股的對人性黑暗面逐一探討之,反倒是讓出場主角反覆地追尋真相並努力去克服「恐懼的根源」。

以第二部第四集的「天堂之前」為例,背景設定在優作國中時期,出場的人物有優作同班班長、往生的校長、猥瑣的蟲男、和尖牙利嘴的老鼠女。事件以班長為主,她有個老是被男人騙卻毫無責任心的母親,再加上必須照顧兩位年幼的弟弟,脆弱不堪的心因此被蟲男趁虛而入;酒駕身亡的蟲男則從頭到尾都不認為自己有錯,並將責任怪罪到他人身上,以致他的死靈形體逐步消散縮小;校長雖將優作視為麻煩的存在個體,但他卻非常光明磊落,檢討自己的作法是否對那些真正需要幫忙的人並不公平;老鼠女生前生後儘管都是個騙子,即厚臉皮又尖酸刻薄,卻在幫忙優作的過程裡,能夠逐步反省自我、並在原諒她的人們背後哭出永遠傳達不出去的歉意。

儘管生人對於死後世界毫無所悉,許多的不安撩撥著縈繞人們心底的孤獨感,川口魔瞳香卻能輕柔地傳達者,再勇敢一點、再寬容一點、再慈悲一點,即使旁人逼迫了我們,我們也沒有必要把自己逼上絕路,整個餘韻在每個單元終了之前逐漸暈染開來,劇情舖陳平實卻耐人尋味。

《驚異死亡線》最棒的是,它的真相埋得很深,劇情往往有出人意表、峰迴路轉的發展,讀者唯有跟隨川口魔瞳香的腳步,才能在劇末之前推敲出事件原貌,作品成績十分不俗,有機會,請看倌們務必一試!

劍客生涯系列(三)──煙靄之男《小說》


小說名:劍客生涯(三)煙靄之男
小說家:池波正太郎
譯 者:高詹燦
導 讀:李長聲
※1973年·2008年由新朝社授權木馬文化中文版※


劍客商売系列第三集果然速度飛快的出現在書架上,當場高興的來了一小段舞姿談不上曼妙動人的太空滑步來取書XD!只是,在前兩集信手捻來皆是絕妙樸質的人生智慧箴言,在《煙靄之男》裡削淡到幾乎不見蹤影,儘管池波正太郎轉而讓故事自己會說話來表現出同等的劇情勁道,但心頭仍舊莫名地襲上一份失落感,這樣的失落感來自於「啊啊--大治郎,你這麼快就轉大人要幹嘛啦」的哀怨成份居多。


除了重心太早由小兵衛(秋山父)移至大治郎(秋山子)身上,還有的便是田沼意次老中(三冬之父)的權勢在這一部小說中太過強化,以至於尋常老百姓也是可以解決民間紛爭的無形力量被分散掉,或多或少,減弱了「火裡來、刀裡去」的緊張感,總覺得很可惜。

「東海道見付驛站」大治郎的舊識淺田忠藏由遠方捎來一封緊急書信,大治郎在向父親秉報後、連夜趕赴見付驛站,抵達後的大治郎發覺這一帶全被淺田叔父玉屋伊兵衛的勢力所掌控,而週遭眾人認定早已病故的淺田卻悄悄向外界求救,察覺事有蹊蹺的大治郎隨即展開營救舊識的任務。

「紅色富士」新屋尚未落成,小兵衛與阿春繼續著暫宿不二樓的愜意日子,不二樓老闆獻寶的出示一幅富士山水畫,央求割愛不成的小兵衛悶悶不樂好一陣子,此時一名陌生武士上門向不二樓老闆勒索,見狀的小兵衛出手幫了不二樓老闆一把,順勢的勒索,也讓劍客商売這書的名號更加名副其實,令人不覺莞薾。

「煙靄之男」喔喔喔──,從頭到尾我是一直喔喔喔個老半天的笑看這篇單元的劇情,雖然有點搞不清楚三冬的愛慕之意是如何由小兵衛這頭移轉至大治郎那頭,但一個過、一個不及的落差感仍舊挺逗人的。入浴的三冬在遭到浪人襲擊、仍一派沉穩地加以還擊,事後原期待小兵衛到場協助,沒想到來的卻是大治郎,雖心有不滿,但三冬還是與大治郎共同查明被襲擊的原由。

「謊言的外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小兵衛,再度與久違的弟子重逢,並將松村之子伊織在外所惹下的禍端告知弟子,也承諾出面代為善後,但旗本繼承人與角頭老大獨生女的露水姻緣一事,若處理不當,將導致弟子的官仕與人頭不保。

「兔與熊」小川宗哲大夫向棋友小兵衛尋求協助,原因是弟子村岡肇的女兒被擄走,要求村岡大夫在七日內必需調製毒藥以換回女兒性命,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村岡全權交由小兵衛處理,但完全不知對象是誰也不知從何下手的小兵衛卻認為事態並不樂觀,此時前來探望小兵衛的弟子內田久太郎帶來了一線生機。

「洞房花燭夜」與小兵衛交誼匪淺的御用聞彌七的密探德次郎,無意間在街坊上偷聽到關於小師傅大治郎道場的耳語,而其中內容正是大治郎摯友淺岡鐵之助的行蹤路程,德次郎告知了大小師傅,眼見鐵之助即將成親,大治郎為避免節外生枝,將此事一肩攬下。

「深川十萬坪」街坊市井中,小兵衛見著力大無窮的奇婦對抗道德敗壞的武士,嘖嘖稱奇之外,小兵衛也深知對方必定回頭濫殺無辜,過沒兩天,隨口編了理由的小兵衛順利進駐奇婦家中,並在深川十萬坪展開一場格殺肅清行動。

系列第三集的整體性仍如同以往的一致與端正,但硬是少了前兩集會讓人感到突出亮眼的傑作單元,不過劍客生涯這一系列隱隱透露出一股朦朧、暈染的水氣之美,讀來就像感受溫柔的月光般,還是非常期待續集的推出。


【很讚的導讀】

波正太郎卒於一九九○年。

他生前常說:「時代小說早晚要滅亡。」這並非預言,而是一種喟嘆。時代小說獨具日本特色,因傳統式生活急劇衰變,其賴以存在的條件有朝不保夕之虞。但畢竟是喟然一嘆,時代小說似未見式微,尤其他池波的作品仍然在書店的架子上像防風林一樣為文學出版抵禦著蕭條的秋風,又像是一池碧波照人眼,供疲於工作的讀者怡然小憩。

池波正太郎出生在淺草,當年發生關東大震災,即一九二三年。七代居東京,祖父製作金屬裝飾品,看戲看畫展總帶著他,也薰陶給他匠人氣質。自幼好吃,也喜好畫,日後經常給自己創作的人物設計形象。小學畢業,從業於股票經紀公司,手頭有了錢,讀書、看戲、練劍術、遊花街,還學過江戶音曲,但自知難聽,不敢在人前唱。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十九歲池波學車工,很快就可以當師傅。此時投稿應徵,得到第一筆獎金。一九四五年入伍,做電話接線員,戰敗之際為二等兵曹。戰後荒蕪,仍熱衷於觀賞歌舞伎。家屋被空襲燒毀,當上東京都職員後住在職場,白天到處噴灑滴滴涕,晚上伏案寫劇本。應徵入選,被搬上舞台。二度入選,長谷川伸是評選者之一,從此師事。寫劇本難以維生,改行寫小說。小說家、劇作家長谷川是文壇領袖,門徒甚夥,多人獲得直木獎,如戶川幸夫、新田次郎、平岩弓枝,但正太郎命途多舛,六次被列為候選才終於折桂,作品是《錯亂》,時年三十七歲。得知消息,馬上整裝謝師恩。他說過,對他寫作影響最大的是長谷川的歷史小說和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的小說及隨筆。池波重禮儀,女作家澤田藤子回憶:「寫書暢銷,其忙可知,但每年元旦都按時收到池波先生的親筆賀年片。」池波在隨筆中也曾說,每年寄出千餘張,入夏就抽空寫,一張張寫到年底。獲獎後辭掉工作,專事寫作。

池波正太郎的剋星是海音寺潮五郎,此公充任直木獎評選委員二十餘屆,幾乎把司馬遼太郎捧上天,卻偏要按池波入地。與五味康祐、柴田煉三郎的異想天開相比,池波當初風格很質樸,不看好他的人批評其手法是吉川英治等人早已用過的。海音寺更甚,說這樣的作品也拿來候選真教他意外。唯有第一屆直木獎得主川口松太郎力挺,說直木獎的目的不在於給一個獎,重點是培養後進作家。雖然《錯亂》的結構有點亂,但沿著大眾小說的正道走下去的執著態度很令人放心。藤澤周平比池波晚十二年獲直木獎,寫的世界、寫的方法都不同,竟然說:「大概用我這樣的方法寫我這樣的世界的作家以後還會有,但能用同樣方法寫池波所描寫的世界的作家不會再出現。」

時代小說細分為劍豪、捕物帳、忍者、股旅(遊俠)等類型,短篇小說《錯亂》是忍者小說。池波據史料一句話「明曆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放逐家臣堀正種」,浮想聯翩,將堀家父子寫成幕府打入松代藩的奸細,最終被真田信之鋤掉。池波有很多作品取材於松代藩藩主真田家,巨篇《真田太平記》是這一題材集大成之作。真田家活躍的地方主要在信濃國(別稱信州),即今群馬縣,那裡建有池波正太郎真田太平紀念館。

池波自一九六八年開始寫「鬼平犯科帳」,計一百三十五篇(一百三十個短篇,五部長篇);一九七二年開始寫「劍客生涯」,計八十三個短篇,四部長篇;同年又開始寫「殺手⋯藤枝梅安」。這三大系列寫到死,先後獲得吉川英治獎、菊池寬獎。「鬼平犯科帳」是戰後捕物帳小說的代表作,此類時代小說可稱作「時代推理小說」,以岡本綺堂《半七捕物帳》為嚆矢,而淵源更遠在中國公案小說之中。「犯科帳」是江戶時代長崎官府的判決記錄,名編輯花田紀凱自道,他初當編輯,乍聞此詞甚新奇,推薦給池波。雖類似中國武俠小說,但日本時代小說的世界裡沒有游離於正常社會之外的所謂江湖,小說家憑藉素養與常識把鮮活的現代伏流在作品的底層。池波筆無遮攔,上自戰國、下至幕末,描繪各色人等,多采多姿,更寫出生活的日常、庶民的悲歡。

「殺手⋯藤枝梅安」(原文書名為「仕掛人⋯藤枝梅安」)可歸為股旅小說。日文「仕掛人」一詞是池波自造,藉以造成另一個時代的閱感(閱讀感覺),是殺手之意。他還設計了殺人的社會結構,把出錢殺人的人叫「起」,生起事端,找來一手牽兩端的中間人「蔓」,由他去僱用「下手人」下手殺人;這樣,「起」與「下手人」兩者不存在主從關係,從而避開了近乎時代小說的永恆主題「忠」。梅安明裡是治病救人的鍼醫,暗裡是用鍼殺人的殺手,但池波的濃墨重彩不是寫他如何殺人,而是寫這個殺人的人如何過日子。

時代小說最大的魅力在於俠,在於活得非同尋常的人物,例如機龍之助、鞍馬天狗、錢形次平、眠狂四郎、木枯紋次郎,而池波成功塑造了長谷川平藏、梅安、秋山父子等,這些人物更具有現代性、現實感。「鬼平犯科帳」的長谷川平藏被盜賊呼為鬼平,史有其人,是官府人物;梅安則受雇殺人;而秋山小兵衛卻是為好奇心驅使,快快樂樂投身於各種事件。

五短身材的小兵衛是無外派高手,五十七歲時關了武館,隱居大川之濱,和小他四十歲的女僕阿春成奸而婚。本想放下劍遠離世事,耽樂酒色,但總是對人家的日子感興趣,扯出事件,雖幾經周折,終歸是一殺了之。以劍解決問題是時代小說的宿命,其根底似在於人皆有殺人之心。小兵衛訓徒:「抱女人時出手收手也是練劍。」兒子大治郎七歲喪母,從父學劍,十五歲入師門,修練有成。遊歷諸國後返回江戶,在田沼意次宅邸比武,脫穎而出。娶男裝麗人佐佐木三冬,生小太郎。三冬乃田沼與侍女所生,因正妻嫉恨,交家臣佐佐木撫養,自幼習武,是單刀派武館四天王之一,揚言娶她須先打敗她。這田沼史上有名,受第九代和第十代將軍重用,升任有閣老之稱的老中,改革幕政,史稱田沼時代。整個江戶時代已過去三分之二,生活方式及文化已定型,也就是說,今天所謂的日本習慣那時候大都形成了,但武家社會也趨於崩壞,市人尤其是商人得勢。田沼推行商業政策,改善了財政,卻也弄得農村凋敝,一切向錢看,賄賂橫行,治安惡化。正如原文書題「劍客商賣」(「商賣」意即中文的「生意」)所象徵的,劍術也用於賺錢。池波把秋山父子與田沼掛上鉤,給小說以真實的社會背景,問題迭出,事件頻仍。秋山父子倆老的世故而灑脫,小的卻為人古板,聯手出招,在在展現了江戶城下的利劍與人情。

「鬼平犯科帳」與「殺手⋯藤枝梅安」寫的是惡濁世界,但誠如大眾評論家尾崎秀樹所言,讀來很乾淨,體現了池波正太郎的庶民性資質,這正是池波文學的特質。時代小說家南原幹雄說過:「三個系列裡恐怕『劍客生涯』最難寫。」池波去世後創作筆記被公開,上面貼了一張日本畫現代畫家前田身穿和服的照片,是塑造小兵衛形象的參考;大治郎的形象貼的是美國演員詹姆士⋯史都華和賈利⋯古柏的照片。一篇接一篇的懲惡故事,究竟要寫什麼呢?池波在筆記中明確寫道:「人心叵測」,也就是他的人物常說的:「人是不合乎邏輯的活物」、「人有幾張臉,這一存在深不可測」云云。池波為老秋山設定的年齡與自己相仿,慨嘆人生,說出的不就是自家心底話嗎?

池波正太郎在吃上很有名,寫過《食桌情景》等隨筆。不過,這些吃食還是在小說中讀來更有味。縱情描寫吃,是池波小說的一大特色,不僅藉以營造季節感,而且字裡行間的傳統吃食可能比實際吃進嘴裡更大快朵頤。把小說中的佳餚重新炒作,出版有《梅安料理曆》、《鬼平料理帳》、《劍客生涯菜刀曆》,合在一起是全本「大江戶味道」。不過,中國讀者或許要覺得那些吃食太簡單,敲不響舌鼓。

2008-03-07

盤據於內心之毒根--無名毒《小說》


小說名:無名毒
小說家:宮部美幸
譯 者:劉子倩
※原文版2006年‧2008年由幻冬社授權獨步文化中文版※


杉村三郎系列小說第二彈!藉由一起四人死亡的連續隨機毒殺案、與另一件解聘今多財團廣報室不適用雇員和土地遭到人類污染的事件,宮部引出盤據於內心裡的毒之根。


所有來到這世上的人都一樣,煩惱隨時隨地隨緣而起,終其一生,難得片刻安寧,我們苦惱卻但求無愧於人,而每個世代也總有一小撮人,因為際遇、因為情緒、因為種種原因,他的道德狀況出現了陰影,他無法調伏憤怒,只能怪罪他人。人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生命有了補也補不了的缺口,而更要命的是,這缺口苦流了進去、毒溢了出來,獨善其身者、自然有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念頭,偏偏執著與苦毒往往相依為伴,久而久之成了禍根。

《無名毒》結構十分流暢且易讀,探討層面卻廣泛到難以言傳,總而言之,我們可以檢討自身,卻未必能夠防患於未然,它說的正是普遍會出現在新聞社會版裡的莫名其妙的人類與莫名其妙的事件。

嘿,真是難為作家了,畢竟杉村三郎僅僅是公司會刊編制人員,一旦系列化,總不好天外隨便砸來一件不明不白的殺人案等他破解,只能靜觀等候作家兜起它的合理性,《無名毒》27話裡的前5話,琢磨的正是這份合理性。楔子中,古屋老先生遭到盒裝烏龍茶隨機毒殺,成為第四名受害者;接下來,劇情跳至杉村進行專欄訪談,帶出土地遭到人類污染、人類再受到土地危害的惡性循環話題,同一時間,工讀原田泉第N次將廣報室搞得不得安寧,身為上司的杉村不得不做出請她走路的決定,並透過原田泉前一任雇主的建議,杉村前來尋求北見偵探的協助,並與古屋老先生的孫女在此相遇。

比起系列第一集《誰?》,個人認為《無名毒》可看度更高,最主要,還是配角的關係,塑造個性鮮明與溫暖人心並且讓劇情構成更加豐富立體化的配角,我一向都覺得是宮部寫作的強項,就這部份,再加上主題的探討,《無名毒》表現比《誰》要來得出色許多,如果有預算上的考量,杉村系列不妨可以考慮先由《無名毒》入手閱讀。


【書背文案介紹】
宮部美幸全新「誰系列」第二彈!
關於世間之毒,你又了解多少?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毒滲入。因為,我們人類就是一種毒……」
睽違三年又一部精采絕倫社會派長篇推理小說
榮登2006年「周刊文春日本推理第1名」
榮登2007年「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第6名
榮獲第41屆日本大眾文學終生成就獎──吉川英治文學獎

杉村三郎──今多財團負責人私生女之夫,財團內部刊物採訪編輯。
古屋明俊──六十七歲的退休約聘僱員,死於氰酸鉀中毒。
古屋美知香──高中生,古屋明俊之孫女,誓言找出殺害祖父的兇手。
原田泉──今多財團廣報室工讀生,人人避之危恐不及的麻煩人物。

一起毒殺案,摧毀了一個單親家庭,瀕臨崩解的親子關係也搖搖欲墜。
一宗綁架案,破壞了一幢溫暖豪宅,他們一家三口揮得去巨大的陰影、找得回原本的幸福嗎?

「最大的權力,是殺人。」
「奪走他人的生命,那是人類所能行使的最大權力。」

一瓶烏龍茶徹底摧毀退休老人的寧靜生活,
接二連三的毒殺命案在城市間不斷地上演,
是意外?是千面人?還是模仿犯?

且看杉村三郎再度出擊,這一次要向看不見的敵人挑戰!

給個金幣、交換我心中的願望--溫柔的惡魔&溫柔惡魔物語《漫畫》


漫畫名:溫柔的惡魔(第一部)‧溫柔惡魔物語(第二部)
漫畫家:川口魔瞳香
集 數:13集完‧10集完
※第一部1989~1997年、第二部2000~2007年‧2001~2007年由秋田書店授權長鴻中文化※


單看前幾話,很難不覺得《溫柔的惡魔》是部超級芭樂的愛情漫畫,眾人追求的除了愛情、還是愛情,「給個金幣,交換我心中的願望」,這麼簡單,就像是彌補現實人生缺憾般,人們企求已久的永恆愛情、瞬間輕鬆到手,還真是芭樂到不行。咦?等等!怎麼回事?啊咧,繼續看下去後才發覺故事性和我的第一印象有出入!


記憶中,漫畫裡凡是與惡魔牽扯上關係的人物,總是沒一個好下場,川口魔瞳香似乎也記得這項不成文規定,不過如此的漫畫未免太過無情無義無道理,好在川口魔瞳香反推回去做了個但書--設定一個有道德良心的惡魔,這隻惡魔也就被冠上「溫柔惡魔」稱號。也因如此,儘管它的畫風普普,但單元故事多有份溫柔的慈悲感。

感情在此作品裡仍舊佔有相當大的比率,但也不全然是刻板的愛情故事,它甚至有出人意表的趣味性,每一單元、短短數十頁裡,人們渴求著希望的出口,所以前來尋求「溫柔惡魔」的協助,疑惑、受挫、探索,無一不是讓人生更加豐富的調劑品,然後,人們終究領悟到,即使有了捷徑,人的勇氣與愛心依然成為決定幸福與否的最大因素。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再加上視人類金幣的多寡、「溫柔惡魔」給予不同程度的達成願望助力,這份助力反而成了劇情中最大的意外變數,金幣越少則變數越多,也是這一作品裡最有意思的特色設定。

除了人界,集數越往後走,川口魔瞳香也就越是將劇情重心移往魔界來發展,逐漸揭開「溫柔惡魔」需要金幣的原因。一枚金幣、一個階梯,樓梯通往的是魔女囚禁孿生弟弟的所在處。「復仇會引來下一次的復仇,而影子則會引來另一個影子」,曾經,兄弟倆人受到梅莉魔女無條件的疼愛與照顧,但成為母親棋子的兩人卻在惡魔尼銀的控制下誤殺了梅莉,即使知道殺害高級魔女的戀人將會引來最恐怖的死亡方式,兄弟倆仍義無反顧的為梅莉復仇,傷心的高級魔女囚禁了弟弟為餌,而兄長則在人間努力打造一條救魔的通道。

我還是到了第一部第三集才開始覺得這漫畫挺好看也夠搞怪,每一集三四篇單元裡幾乎就有一篇單元的願望處理得格外出色、充滿喜感也很異色風格,創作年份雖久遠,但至今仍十分耐看,若不介意偶而有著濃濃的少女味,《溫柔的惡魔》倒是十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