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6

入世禪師的狂氣與風範--一休和尚《漫畫》


漫畫名:一休和尚( あっかんべェ一休)
漫畫家:坂口尚
集 數:四集完
譯 者:林靜誼、鳥山亂
※1993~1995年‧1995年5月~1997年6月由講談社授權東立中文化※


這和印象中成天摸頭整治惡人的小一休是完全不一樣的一休啊--囧rz,可是,不諱言的,坂口尚的作品比起他師父手塚治虫還要更合我的氣口,而且比起創作密度之高的師父,坂口尚作品數量其實並不算多,大部份又都是單行本,就不知有那個不怕死的出版社願意繼續出版他的其它作品(略帶悲情的敲碗中)。

一休小名原是後小松千菊丸,生長於戰亂連年、災患叢生的南北朝世代,母親為南朝官吏之女,後成為北朝天皇之妾,因正妻之妒而被趕出宮外,並遭到擁有實權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監控,母親扶養至六歲,擔憂千菊丸的身世會為他惹來殺身之禍,而將他送至佛門安國寺研習詩書,改名周建、預備當起一名小沙彌。

一休一生曾歷經三任師父的指導,第一任師父安份守己,善待並禮遇周建,不過因安國寺承自幕府規矩行事,在周建為身世與佛法不在人間所迷惘的十七歲之時,四金寺的謙翁和尚此時出現於周建面前,周建眼見此和尚到處化緣並走入人群,如獲啟示的周建,轉而追隨謙翁和尚習法,並被師父賜予宗純之名。只是原期望師父能於佛道之路上、指點迷津,但每日每夜僅僅在照顧謙翁和尚的起居生活與四處化緣,宗純只好背著師父開始坐禪修法卻備受責罵,四年過去了,雖然心灰意冷、宗純仍儘心儘力照顧謙翁,直到謙翁病故之前才感念到師父的指導,「若不迷惘、煩惱也不會領悟,悟了道之後,還會再迷惘,如此反覆……我打了你幾次,那是在打你的歧視之心,為何要掃除心塵?為何要達到清淨之心?你想到塵埃、心中自然生出清淨,想到清淨、心中自然生污穢,你想到好時、心中自然浮現出惡。」師父這一番話雖點醒了宗純卻也令他感到絕望。

在與母親短暫會面後,宗純繼續前往大德寺拜華叟禪師為師,華叟禪師破例收了宗純,但卻不被師兄們所認同接納,此時的宗純年約廿二。與前兩任師父作風完全不同,華叟禪師主張坐禪與研讀公案,大德寺裡一切自給自足、食物卻少得可憐,宗純於是來往堅田與京都兩地,賺取微薄的手工零活費用,一方面思考禪師所言的「僧人要像農夫耕田種地一樣的,耕作自己內心的荒野之地才行」,另一方面則接觸市井小民,並從他們的生活智慧中悟道。廿五歲便獲得法號「一休」。華叟更欲指定一休為他的繼承衣鉢人。但如同謙翁和尚所言,悟了道之後還會再迷惘,一休拒絕了,此時的他遇見了心儀的走唱藝人春夜叉,而再度輪入欲望的折磨中。

之後週而復始的迷惘又一再悟道的一休,中年後開始展現他的狂氣與大師風範,儘管又是喝酒又是吃肉又和女人牽涉不清,不過一休卻是備受日本庶民的愛載。除了走入人群弘揚佛法、與眾生結緣外,還陸陸續續收了幾位門生,最後得年八十八歲。

事實上,一休確實真有其人,並且是日本德高望重的三大禪師之一,《一休和尚》就是為日本室町時代出生的一休禪師做了最完整的生平介紹。它的劇情重點並不在於一休如何的機智過人--這部份仍有,但也只是輕輕的帶過罷了--,反而是說明著在那樣戰亂的年代中,佛法如何與生活融合為一,另外並帶出當代史實,這部份時常會出現像是說書旁白然後有人跑龍套即興演出的畫面。接著再以日本能劇融匯出芸芸眾生受到喜怒哀樂之人性束縛的表現(←這是我的猜側啦,也有可能是因為這項日本文化技能是鎌倉時代後期到室町時代初期之間所創作完成,然後被坂口尚拿來採用也說不一定),算是三管齊下,劇情表達相當特殊。

坂口尚的漫畫真是好看!到底有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他的其它作品?我想看我想看啊!(再度悲情的敲碗中)

療傷系作品--被遺忘的故事《小說》


小說名:被遺忘的故事(失はれる物語)
小說家:乙一
譯 者:陳蕙莉
※原文版2003年‧日本角川於2004年授權台灣角川中文化、於2008年5月改版※


最近對短篇集結成冊的小說之閱讀興緻大過於長篇著作,放著家裡書架上沾灰的書不管,直接相中此部作品,我的如意算盤是,藉由此書看能否對乙一蹦出愛的火花,然後大逆轉式地憑著愛的力量回頭去啃那堆躺了好久不動的小說!!XD

第一部短篇【Calling You】描寫女高中生小涼幻想中的手機被撥通了,而女孩試著在腦海裡效法進也隨意撥號,三方的不間斷通話讓感情逐漸滋長茁壯……。這一則短篇有稍微動搖到回頭挖書的決心,兩小無猜的純愛感覺固然很好,結局也淒美動人,又、白乙一或許真不是蓋的,但故事中的第三主角原田小姐為何沒有對女孩事先提出警告,老實說,我很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感到很悶,只能不斷揣測乙一何以如此收場,是無意或者認為生命就該如此?過去的就過去了,逝水年華只待追憶即可?

第二部短篇【被遺忘的故事】,一場車禍造成主角全身癱瘓,儘管外表看來形同一具長眠不語的人偶,但處於無限寂靜黑暗中的意識仍能藉由右手臂的觸覺反應與外界溝通……。主角以第一人稱並略帶壓抑的口白,描述自身處境與妻子的矛盾痛苦。這是一場過於冷靜卻也喧囂的孤獨探索之旅,最後的救贖理當是瘋狂失常,但沒有也沒關係,有扳回一些信心了。

第三部短篇【傷】,「還記得一人一半、半斤八兩嗎?把你身上的傷分一半給我吧!這麼一來,傷勢就會只剩一半,痛苦也只剩一半。」有時候創傷在年幼心靈所烙下的刻度是遠超大人所能想像的。兩個各自有其不幸人生的孩子,任意使用轉移傷口的能力,直到其中帶頭的孩子察覺情況失控,也領悟到只要抓取到最末的一點微光,再不堪的記憶與痛苦也終究會過去。

第四部短篇【握手小偷的故事】,因為一起偷竊事件,導致兩段沒有交集且陷入自我低潮的人生尋求到再出發的可能性。比起前幾篇盛滿濃烈悲傷情懷的作品,這一篇就顯得可愛多了,主角其實還挺白目的說,不過這樣的人好像……滿街都是。(歪頭一想)

第五部短篇【形似小貓的幸福】,前任女房客雖然離奇死亡,但她的魂魄卻仍舊留滯在租屋處所裡,毫無惡意的時而捉弄、時而照顧新任房客,同在一個屋簷下的一人一鬼一貓生活的如此愜意而幸福,直到她所飼養的貓咪走失了……。我喜歡這一篇,看來乙一很擅長描述人格違常但又不會令人厭惡的主角。

第六部短篇【瑪莉亞的手指】,一椿自殺事件所殘留的斷指,在迷幻眾人心思之餘,也引導主角看清事件真相。這篇寫法很迂迴,完畢。

這部作品很有趣的一點是,故事調性是從白乙一漸進式地化為黑乙一,並且逐漸的將抒情劇情導回到推理路線上;另外,六則故事都有個共通點,串場於其中的皆是突如其來的車禍悲劇(包括了汽車、腳踏車、火車),頗有控訴的味道,而乙一其實要告訴我的是,平凡幸福比想像中的還要易碎與難掌握嗎?

嗯……,或許會回頭去啃那堆書吧(搔搔頭ing)。

2008-09-18

讓邊緣連結起來,關心彼此、全球一家!──看不見的力量《書刊》


書刊名: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Blessed Unrest ~How the Largest Movement in the World Came into Being, and Why No One Saw It Coming~)
作 者:保羅霍肯(Paul Hawken)
譯 者:黃維明
※原文版2007年5月‧於2008年9月授權野人出版社中文化※


先來看第三章的截錄片段,你將會更瞭解這是什麼樣的書(十二頁,喔耶~真要命,好,來活動活動雙手筋骨啦XD)!

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紐約客》雜誌刊載了《寂靜的春天》連續三篇文章中的第一篇,由生物學家瑞秋卡森執筆,最後出版成書。該雜誌著名的編輯蕭恩對這些文章很著迷,告訴卡森這是「輝煌的成就⋯⋯充滿美麗與愛,以及深深的情感。」卡森的作品已經廣受閱讀,她的前一本書《大藍海洋》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三十九週,迻譯為三十種語言。前一本書雖然廣受好評,但《寂靜的春天》引起的騷動卻從未平息。

早期環境運動的轉捩點

卡森的論點緊緊立基於對社會和環境正義的傳統需求,回頭關切工業革命期造成的環境健康問題,也意外地成為改變環境運動中菁英論和種族論的轉捩點。她揭露工業毒害環境,第一次將廣大且殊異的群眾帶入環境的對話中。現在環境包括了人們的身體、母乳、非裔美國人、農場工人和貧民,他們之中許多人也像俄亥俄州東北部的庫亞合加河一樣被污染了,這條河因為於一九六九年著火而知名。但隨著環境運動成員逐漸多樣化,規模日益龐大,也漸漸失去商業和政治人物的支持,甚至被當作敵人,只好自謀生路。


卡森主要的論題是氯化殺蟲劑,爭議之處是美國農業部在長島和新英格蘭上空用飛機噴灑DDT,來消滅火蟻、舞毒蛾、毛蟲和蚊子。卡森閱讀憤怒居民的來信,描述鳴鳥、蜜蜂、蚱蜢的死亡,接著她很快便同意寫下雜誌上的連載文章。那時候,人們可以用五十分買到一磅散裝的DD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救星,這是第一次因病而死的戰士比因殺戳而死的戰士還少的戰爭。幾乎得拜噴灑DDT之賜,它殺死了攜帶斑疹傷寒的跳蚤。沒有人否認這個事實,卡森分析DDT和其他新殺蟲劑的利益和成本,因此抵觸了殺蟲劑工業所宣稱的勝利。根據科學證據,她相信許多戰後使用的新化學合成物會殺害鳥類、魚類和動物,也會在人類身上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

《寂靜的春天》開頭第一章<明日寓言>,是篇虛構的論文,描寫一座童話小城墮入殺蟲劑的毒害所造成的深淵:

美國中部有個小鎮,所有的生物都和環境和諧共處,小鎮位於棋盤狀的農田之中⋯⋯後來,一場奇怪的瘟疫襲襲擊了這個地區,一切開始改變。莫名的詛咒降臨在這個社區──神祕的雞瘟與雞群一掃而亡,牛群和羊群病死,到處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農人和家人談論疾病;鎮裡的醫生愈來愈疑惑,病人到底罹患了什麼樣的新病。很多人莫名猝死,不只是大人,連小孩也會在遊戲中發作,在數小時內死亡。
一種奇異的寧靜。例如,鳥兒都到哪裡去了?許多人問起,感到迷惑不安。後院的餵鳥槽已被棄置,看得見的鳥都奄奄一息,牠們激烈顫抖,無力飛翔。那是個無聲的春天。過去,在清晨時候,充滿了知更鳥、反舌鳥、鴿子、松鴉、鷦鷯和其他數十種鳥共鳴的大合唱,現在卻安靜無聲,農田、森林和沼澤之上,只有寂靜。

卡森想不出更好的開頭,來點燃她的批評之火。科學寫作本來應該是客觀且嚴謹的,不能有感情。將寓言和科學混為一談也激怒了許多科學家,但是這本書讓科學家厭惡之處,卻廣受一般公眾歡迎。沒錯,讓孩子在數小時之內死亡的「死亡陰影」是太誇張了,但這本書不是傷心的故事。卡森預言無限制使用這些化學物所造成的最終後果也很具說服力:「誰會相信,灑這麼多毒物在地球表面,不會對所有的生命造成傷害?⋯⋯人類是自然的一部份,而人類對抗自然的戰爭,無疑就是對抗自己的戰爭。」

在《寂靜的春天》之前,改革者和社會批評者主要在攻擊企業的貪婪和殘忍的工作條件。在卡森筆下,企業要面對溫和的批評者,他們宣稱企業的產品根本不該被生產。她的目的不是消除、而是減少這類用於農業的殺蟲劑,即便如此,她仍然支持適量使用安全的殺蟲劑和生物控制劑。這是第一次,現代工業被一位環境主義者猛烈攻擊並暫贏一籌。企業在震驚及大怒之餘,回以譴責、抨擊和嘲弄。食品業巨人像是通用磨坊和嘉寶、害蟲控制產業、農業綜合企業、化學公司和政府機關,分別一起摧毀卡森的聲譽和可信度。在持續發展的對抗中,產業和公共關係業學到經驗,準備好面對未來的戰鬥。他們的攻擊從不手軟。長期以來,他們擁有絕佳的技術,讓與其財務利益相衝突的科學證據邊緣化。要反擊這種麻煩的證據,基本的做法是藉由強調即將發生的問題比長期的關切重要,用以縮短時間。例如,卡森假設若要看到殺蟲劑所造成的完全效果,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殺蟲劑製造商則會警告說下一季可能就會穀物欠收。一九九七年「京都協議書」協商之時,雖然美國批准的可能性極低,石化燃料和汽車業者照樣做廣告,告訴人們他們將被迫進入危險的小車裡,或者要他們應付完全沒有燃料的情況。

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

產業沒有反抗《寂靜的春天》裡的事實命題,因為做不到,卻因為該書大受好評,被迫在情感層次上暗中破壞它。一開始,他們沒有準備好戰鬥,但很快就找到一個適合的口徑:憤怒,注入戰爭的隱喻。農業化學品的使用變成安全議題,對防止飢餓和饑荒很重要。一如強國儲備軍、炸藥和飛機,來對抗敵軍可能的攻擊,農業工業也有自己的武器儲備,飛機運送的化學品和英雄般的男人藉由攻擊敵人昆蟲來保衛國家食物供給的安全。這策略可笑,然而用以阻止《寂靜的春天》的戰術,後來也被產業用來攻擊其批評者──不管出問題的產品是雪夫蘭的Corvair汽車,還是一包萬寶路香菸。對產業而言,卡森不只是個討厭的程咬金,她太天真,讓國家易受攻擊。那時最大的DDT製造商,孟卓斯化學公司的董事長射出第一發子彈,控訴卡森不是科學家,而是「自然平衡教派的狂熱守衛者」。在產業的聖戰中,戰勝卡森是關鍵目標。

那種爭議在環境主義者和產業間建立了基本的動力,兩者都利用恐懼來嚇唬公眾,而且雙方所警告的威脅都有事實基礎。環境主義者衷心擔憂有毒的未來,產業則擔心其未來的銷售。也許雙方規模懸殊,但它是感情層次的心理戰。美國氨基氰公司那位有些瘋狂的發言人懷特史蒂芬斯,就是產業官方說法的典範:「然而,人類生存真正的威脅,不是化學,而是生物學,成群的昆蟲會讓我們的森林光禿禿,橫掃我們的農田,蹂躪我們的食物供給,留下一串匱乏和飢餓。將重大疾病傳播給廣大營養不良的人口,這是人類苦難的根源。」斥責的聲音像聖經一樣厚,語調宛如啟示錄。孟山都加入反擊行列,以一本名為《荒蕪的春天》的小冊子挖苦卡森的作品,描述的小鎮和卡森塑造的形象很類似,上頭所有的植物和生物被飢不擇食的昆蟲所摧毀。「到處都是蟲子。看不到。聽不到。到處都是,難以置信。在每一平方呎的土地之上或之下,每一平方碼,每一畝,每一郡,和美國所有州及地區。在每戶家庭和車庫裡,公寓和雞舍裡,在梁柱,在地基,在家具裡。在地下,在水下,在樹枝、細枝、葉柄中,在岩石下,在樹木、動物和其他昆蟲中,還有,是的,在人的體內。」

另一種戰術是提出挑釁的問題:是誰讓女人進房間的?這種厭惡女人的態態,是許多評論、批評和產業攻擊的弦外之音。前農業局長班森想要知道,「為什麼一個沒有小孩的老處女這麼關心遺傳學?」畢恩博士也拿起指揮棒,在《肉科醫學文獻》中反駁卡森的命題:「我逐字逐句閱讀《寂靜的春天》,有些感傷,不時得提醒自己,想在辯論時贏過女人,是辦不到的。」《時代》雜誌稱之為「情緒化而不正確的發洩」。

就是在人在回應這本書時既訴諸情感,又歇斯底理。諾貝爾獎得主伯勞格發展出不倒伏種小麥,他在聯合國糧食會議上說出重話:「今天激起恐懼、不負責任的環境主義者所提倡反對殺蟲劑的那種惡毒、歇斯底里的宣傳,來自於半科學、半虛構的暢銷小說《寂靜的春天》⋯⋯如果美國使用的殺蟲劑完全被禁止,穀物損失大概會劇升到百分之五十,食物價格會飆漲四到五倍。」在對卡森可信度的持續攻擊中,交錯提及她的自然崇拜:認為她不是一個夠格的科學家,而是一位被誤導的業餘者,而且她的作品只供大眾消費,其命題並未通過嚴格的同儕審查;另外,作為一位女性暢銷書作者,她「逾越」了界線。來自密西西比的國會議員惠頓是那時眾議院預算及決算委員會農業支會的主席,紆尊降貴地建議「衡諸事實,該書應從圖書館非科學小說類移到科學小說類,這樣我們才能夠繼續享受豐盛的生活。」國家農業化學協會出版的小冊名為《如何回答瑞秋卡森》,在其中向讀者保證,DDT會在九十天內從人體消失,並且責怪她的書「比她所譴責的殺蟲劑還要毒。」

《寂靜的春天》出版多年後,沒有人進行同儕審查的研究,來驗證針對該書排山倒海的批評的正確性。沒有人挑戰DDT能夠有效殺死昆蟲的事實,但也沒有人針對產出與成本效益進行嚴格的測量。後來所做的長期研究的確指出,從一九五○年代早基到一九七○年代,穀物產量大幅增加。這些資料的問題是將產量增加完全歸因於殺蟲劑,而忽略了肥料、機械、種子混種、灌溉和其他因毒的改善。一項研究比較了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五七年的穀物損失,結果指出因為昆蟲帶來的損失量沒有變化。但一九五○年代真正開始的事,是對農夫進行大規模的支付計劃,用來減少穀物剩餘的田地裡密集耕作,減少穀物輪作和多樣性。結果鼓勵了昆蟲的散布。新的合成殺蟲劑造成了這種情況,農夫曾經視之為有害且愚蠢。因為持續噴灑殺蟲劑,在殺死害蟲時,也殺死益蟲,殺蟲劑有提倡者預期外的反作用力:它增加了昆蟲的數量,而且這些昆蟲對殺蟲劑有抵抗力。對農夫而言,這是一個弄巧成拙的循環,除了噴灑以外,別無選擇,他們必須持續找出新的殺蟲劑,來攻擊對現存殺蟲劑具抵抗力的昆蟲。

將生命獻給自然

卡森與批評者戰鬥外,又開始第二回合的戰鬥;正常舉世爭辯殺蟲劑的優劣,以及是否會導致癌症時,卡森自己的癌症卻開始蔓延。完成《寂靜的春天》之後,她苦於一連串疾病和極度的不適。正當她一再檢視殺蟲劑與癌症之間的連結時,她的胸部被診斷出有個致命的腫瘤。切除乳房和淋巴結後,她花了幾個月休養,才能回來繼續寫書。肺炎、潰瘍及放射線造成的副作用讓她相當虛弱,出版計劃再度延宕。接著是膀胱出問題、葡萄球菌感染,雙眼嚴重的靜脈瘤讓她不良於行。很快的,她的膝蓋和腳踝腫脹發炎,得接受類固醇治療。截稿期過了,她有時在床上、有時在輪椅上奮力工作。她知道該書會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和檢驗,要她最新近的朋友發誓保密,別讓世界知道她的狀況:她的經驗人或編輯從來不曾聽說她罹患癌症。《寂靜的春天》出版後五個月,她如旋風般旅行、演說、訪問和露臉,又開始做大量的輻射治療,伴隨著疼痛、作嘔、極度疲倦和沮喪。那時,癌症已經擴散到卡森的骨骼裡;她的心臟也開始惡化,她甚至希望自己的心臟能夠在癌症之前殺死她。

接下來的數個月的生命裡,她受邀進行重要的跨國演說,雖然她只能接受極少部份的邀請。她困在輪椅上,客氣地對主持人說,那只是關節炎。不管坐著或站著,她從來不曾憤怒或充滿攻擊性地說話;她的聲音平和有度,有尊嚴,一九六三年十月十八日,她在舊金山費爾蒙飯店對凱薩基金會進行最後一次演說,這也是她第一次自稱為生態學家。時候到了,她說,人類「要承認與其他形式的生命之間有親屬關係⋯⋯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那種關係的完整性。我們不能只考慮活著的有機體,也不能將物理環境當作分離的實體。」

演說隔天,大衛布勞爾和太太安妮帶著卡森和她的輪椅到繆爾森林,她第一次看到紅杉。他們從那裡開到康爾特保的羅狄歐潟湖,在那裡看到將近兩百隻的褐鵜鵠,展開七呎長的翅膀盤旋在午後陽光裡。卡森回到家後那週,疼痛不斷,不再能照顧自己。她無法拿起鉛筆,永遠不能走路。五個月後,她過世了,將三分之一的遺產留給山嶺俱樂部,部份被用來資助布勞爾一系列美觀的對開本環境書籍。

驗證

卡森在舊金山演說後一個月,密西西比河下河浮現五百萬條死魚。雖然幾年前因為殺蟲劑從某蔗園流出,發生過小規模的死魚事件,不過此次範圍之大,是前所未見的。路易斯安納州要求美國公共衛生服務部進行調查。幹員發現原因是殺蟲劑異狄氏劑,而其來源是異狄氏劑製造商維斯科化學公司,它違法將這些東西倒入孟菲斯的汙水處理廠中。就這麼巧,在《寂靜的春天》出版前一個月,維斯科的法律事務所曾經寄了一封信給卡森的出版社,宣稱該書會傷害其產品的名譽,特別是氯丹和七氯,言下之意是他們將提起訴訟。維斯科也威脅《紐約時報》和奧多本學會,揚言要長期進行訴訟。該公司的律師麥克連指出,卡森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所有企業都貪林和敗德的假象,在這個國家和西歐減少農業化學的使用,這樣我們的食物共給就會降低到和東邊鐵幕一樣的水平。」一九八○年,美國環保署終於禁止異狄氏劑、七氯和氯丹。但接下來十年,維斯科持續製造這些殺蟲劑以供出口,甚至運送到禁用這些農藥的國家。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四日,卡森的願望總算實現了,她死於心臟衰竭。那些攻擊是否加速她的死亡,我們無從得知,但《寂靜的春天》卻帶給每一位美國人異常重大的影響。DDT屬於一個稱為氯化碳氫化合物的化學家族,不溶於水,卻溶於脂質。因為這種特性,它們無法輕易從人類和動物身體中消除,卻被儲存在脂肪組織中,從而在食物鏈中擴散。一九四二年,在DDT還沒被引進美國做商業用途時,人體組織中找不到其代謝物DDE。到了一九五○年,美國居民的平均毒物量達到百萬分之五點三。《寂靜的春天》出版時,DDT產量高達每年一億八千萬磅,在人體組織中的含量達百萬分之十二點六。十六年後,身體中的含量降至百萬分之四點八。今天,不到百萬分之一。

商業和科學並未對自然持有任何權利

《寂靜的春天》改變了上百個極為保守的團體,他們原本主要關切鳥類、國家公園和健行,該書使他們形成更大且更勇於發表意見的運動。史學家通常將環境運動視為戰後的現象,但是卡森以保守者從未做過的方式,提出一個數百年來涉及人類的議題:公共衛生。她的天才之處,是連結人類健康的喪失與生物統治的心態,以及商業科學有權去征服和剝奪自然這樣一個概念。

阿爾多李奧帕德早在一九四九年出版論文集《沙郡年紀》時,就曾向讀者展現生態科學,但是公眾仍未了解生態學一○一的第一項原則:也就是,萬物相互連結。透過人類健康的鏡頭,終於揭示了農業實務、食物鏈、鳥類和人類癌症之間的連結,而且就在社會腳下,要求負起責任。產業對《寂靜的春天》的反應,將公共衛生的議題提高到顯著的位置,不同的兩造爭辯防衛它的權利(如果你將政府貧血的回應算進去的話,是三造):一方面,是一個安靜果決的科學作家,另一方面是採取守勢的企業執行階層。雙方都控訴對方從錯誤的主張中獲益。

《寂靜的春天》總結了世紀以來產業和環境間的適應問題,擴大了環境運動的概念架構,從保守到包括人權及所有生物的權利。《寂靜的春天》藉由揭示我們身體裡的汙染,不只是自然中的汙染,讓環境議題刻不容緩;也清楚地指出,毒物並不偏愛任何人,雖然產業有其偏好,但通常是窮人付出最高的代價。《寂靜的春天》首先批評了後人所謂的「企業垃圾科學」,例如菸草產業在數十年中,用來欺騙美國公眾的「科學」。甘迺迪二世斥之為「生物賣春」的一種手法。卡森無意間也挑戰了企業霸權和權威的想法。環境運動發現,要保護環境就得對抗商業世界的權力、腐敗和虛偽,這種鬥爭要回溯歷史、橫跨世界。一開始,環境運動必須是一個環境正義運動,而環境正義運動事實上是一個社會正義運動。兩個似乎不相干的歷史元素,因為卡森的作品在公眾心中再度接合。今天,持續迴響的問題是,人的權利會戰勝商業的權利嗎?或者反過來?這種衝突已經持續超過三百年。

商業與人權的拉鋸

如果我們檢驗工業主義的歷史,就能看到人類和商業權利間的長期鬥爭,它有時會出現在公眾的眼簾裡,但大多時候隱而不顯或被忽略。十九世紀初,英格蘭中部的雪菲爾德,十幾歲的女孩受偏擔任工作台上的研磨工,磨利刀片、剪刀和餐具。吸入金屬粉末,讓她們面色如土,呼吸困難,咳出濃稠的痰液。在成年前,她們就無法站立或睡眠,接著很快就死亡。兩到六歲還在學步的小孩,就受僱製做作蕾絲。孩子被囚禁在通風不良的房間、地窖、煤礦坑裡,製造經紗、大頭針、燭花剪和釘子,周遭全是危險的滑輪和皮帶。他們一週工作七十二小時,從早上五點做到晚上六點;年輕男孩受僱為修補工、清潔工、吹製工、打磨工、拾荒工、紡紗工、鑽模工和機器操作員。十歲大的男孩,如果做了「壞的」釘子,耳朵會被釘在鐵桌上一整天,而且沒有工錢,甚至也會對小女孩拳腳相向。

意外頻傳:手指、腳趾、手臂會被碾碎或切斷。工作環境骯髒汙穢,每個人都罹病。男孩女孩都暴露在鉛、汞、染料、煤灰、氯酸鉀和硫磺之中。因氣喘、腫瘤、肺癆、肺炎而早死,司空見慣。經常見諸報導,卻未載於正式文獻的是,有人告訴威廉皮特,他的製造商因為工資過高,無法繳納更高額的稅來支付他的戰爭,他說:「那麼就叫孩子去做工吧!」不管皮特是不是這麼說,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確讓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在遠遜於其後代所擁有的環境裡工作。所有人都被英國浪漫派詩人華茲華斯說的商業「對自然的暴行」剝削,工人沒有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和生命。

企業與人權間常被誤解的對抗,發生在英國「盧德族」的興衰之際。一八○○年初,機械紡紗機座開始取代英格蘭中部地區的技工,主要在諾丁罕郡、德比郡、列斯特郡和蘭開郡。雖然機械織布機生產次級品,卻可由生手和非技術勞工操作,因此降低工資,也縮小了勞動力的規模。隨著新科技擴散,它對整個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就業和收入發生了漣漪和毀滅作用。在一八一一年春天,諾丁罕一群挫敗、憤怒的織布工和編織工,由神祕的尼德盧將軍和他的改革軍帶領,衝進紡織工廠,搗毀剪切機和針織機座。同年,攝政王下令禁止與拿破崙及其同盟進行紡織品貿易,與美國間山雨欲來的戰爭,更進一步減少產量。雪上加霜的是,數年久收及壞天氣,讓小麥價格翻漲兩到三倍。許多失業織布工只好去行乞。仍在工作的則被減薪。飢餓的家庭絕望地瞄準大型工廠。

不管歷史如何貼標籤,說法是否幼稚天真,這些盧德族的目的是藉由破壞科技,要求承認工人的權利,包括自由集會與結社的權利。今天新盧德族這個詞帶有負面的意涵,用來恥笑畏懼科技和創新的人,暗指原來的盧德族是無知的暴民,想要阻止進步。這樣的描述是不公平的。盧德族是技工,擁有高度技術的工人,沉浸在工藝傳統中,以他們生產的紡織品為傲。這些紡織工和裁切工提出來的基本問題是「若無法充分就業,那進步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仍期待令人滿意的解答。那些因為機械織布機、失業、暴漲的食物價格而使生活迅速惡化的工人,無法過渡到其他工作或再訓練,沒有抱怨的程序、沒有安全網。他們只想要參與集體協商的權利,就那時的標準而言,他們的不滿似乎不過分:首先,不可以用次級布做短襪,這些布是寬針織座生產出來的,應該用無縫一體式編織;第二,「生手」,那些尚未完成七年法定訓練要求的見習生,不能受僱做技術紡織工的工作。他們的要求未被認真考慮。一項國會的法案否決他們集體發言的權利,於是他們只好毀損物品,逼迫雇主回到談判桌。最嚴重的要屬波爾頓附近「瑞和康克洛夫」工廠的縱火案。十二人被捕,四人被處以死刑,包括查斯頓,報導說他只有十二歲,在斷頭臺上哭著叫媽媽。後來調查指出,盧德族其實拒絕參與縱火計劃,這椿悲劇才被突顯出來。他們的成員被工業間諜滲透,從鄰近城鎮僱了一群暴民,以盧德族之名火燒工廠。

運動擴散到法國時,出現一個字「破壞」,源自將「木鞋」丟向運作中機器的作法。英國史學家霍布斯班稱這種行動為「藉由暴動來進行集體協商」,公平地描述了工廠主人不讓步及盧德族騷動的作法。

思考下列事實,有助於我們理解,雖然破壞機器在工廠城鎮裡有悠久的歷史,可回溯至一世紀之前,但工業時代初期的生產革命仍無歷史脈絡可循。盧德族運動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工廠主人感覺受到威脅,而他們的恐懼構成正當理由。盧德將軍的手諭會在夜裡來到,上頭說「他們德摧毀機器惡魔,誓死捍衛他們的妻子和家庭。」一八一一年底,一千座機組被破壞。一八一二年,國會通過破壞機座法案,摧毀生產設備者要處死。但在法律下,工廠主人不需為工人的死負責,管它是工作過度、中毒、疏忽、不安全的工作環境、意外或疾病。

卡森對商業本身沒有提出特別的討論,但是她看出在一個特定領域,也就是農業殺蟲劑中,企業持續獨大所造成的結果。當老布希總統在一九九二年的地球高峰會上拒絕簽署「生物多權性協定」時,說明了保護「商業權利」是他的職責,他重複企業常有的抱怨,也就是自由主義者和行善者無理批評商業,阻礙經濟發展。這個邏輯已經像鐵律一樣無止境重複,然而當人們理智地回頭看過去幾個世紀,就可以發現商業在世界上擁有不成比例的權利。

商業正當化這些權利,宣稱它能產生價值,這種立場巧妙躲避了議題的另一個面向:在施行其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又摧毀了多少價值?這些價值是以資源或掠奪的形式從環境中得來的,或是以薪資、條件或勞工健康諸種形式從人們那裡得來的,在價值的計算中,以上這些大多未被列入。卡森勉強做出的結論是,曾經受尊敬的企業,在製造產品時摧毀了價值。他們超出運動的權限,帶來公共衛生的危險,威脅生命之網,如果商業權利剝奪了其他人的權利,如果他們和公民的權利沒有形成互惠的關係,如果他們滅絕其他生命形式,那麼它就是不合法的。從經濟觀點來看,兩百年來公民一直在做的,是迫使商業付出全部的代價,將他們造成的社會成本內化,而不是外化至一條河流、一個城鎮、一位病人或一整個世代。
【截錄自P.69~P.80】


如果說要賦予這本書一項種類性質的標籤,我想,應該是偏向於鼓勵每位地球公民為保衛社會正義、善待世界起而行的「行動號召」著作。霍肯談到的不僅僅是關乎環境保護議題而已,它所涵蓋的層面非常廣闊,包括了公民自由、社會正義、重視多元化社會、保存在地文化、減少貧窮與歧視、避免種族對立衝突、降低能源過度消耗⋯⋯。

呃,話說我以前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分別耶(搔搔頭ing),「國際化」是好的,指與世界接軌、拓展視野;而「全球化」,請容我引用書中一段話來說明它的爭議性,「不同的文化呈現了自己生命的獨特視野,富有道德啟示和固有的權利。這些不同的聲音成為人類集體技能的一部份,用以對付我們末來所遭遇的挑戰。當我們趨向一個漸漸無形、一般化的世界,當文化消失、生命變得更一致,我們作為人和一個物種,以及地球本身,將深陷赤貧之中。」

藉由保羅霍肯侃侃而談、無所不談的陳述,我們看見所謂「全球化」背後的殘忍真相--

恐怖主義的滋長來自於一廂情願的排它作為,被剝奪了宗教、權力、希望與未來的人民,只能絕望地以殉教式的自殺攻擊來控訴西方世界的過度干預行為。

歐盟市場佔有率達百分之五十的金吉達美國香蕉企業集團,因不滿歐盟保留百分之七的配額給加勒比海國家的小農,遂捐出政治獻金,由美國政府向WTO提出對歐盟的獨厚小農控訴,歐盟被迫取消優惠配額。這場企業戰有人勝利嗎?在宏都拉斯的金吉達農場因農藥施用過度導致地表流失、孩子生來便有缺陷;金吉達後來的市價開始虧損;加勒比海小農原本可以以此維生,但失去工作權的他們轉而為毒品集團耕作,他們的政府則退出毒品強制合作計劃;而加勒比海原是少數美國享有貿易盈餘的地方,因出口利潤下降,受苦的反而是美國公司。

「貫徹天命」這個惡名昭彰的說法源於美墨戰爭。為了贏得加州加入聯邦體制,一八四五年在任的波克總統必須控制通往加州的墨西哥德州領土,為完成他的擴張夢想,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促使墨西哥向美國發動攻擊,他下令近距離的紮營行動,巡邏軍隊因此誤闖墨西哥士兵營地而被殺身亡,此時波克說出這句惡名昭彰的名言:「美國人的血,灑在美國人的土地上。」即使林肯後來問道,鮮血到底灑在美國那一片土地上?但終究還是開戰並侵吞他國領土。

經過幾年高壓脅迫後,世界銀行強迫南美洲最窮的國家、玻利維亞,在一九九九年和跨國公司簽下一份四十年水計劃的私營租約,而原本或許是善意出發的交易,最後卻淪為該公司在合約期間將確定拿到百分之十六的投資報酬,人民為水所付出的錢佔了平均月收入的百分之二點五。

如此血淋淋的實例在《看不見的力量》書中多到不勝枚舉,而保羅霍肯則說明在許多公共議題的領域中,一小部份的人們即使恐懼、並且得不到任何奧援,卻依然投入了全部心力,猶如小蝦米對抗大鯨魚般,為各種運動奮鬥不懈與犠牲性命,因為如此可貴的人民力量,才換來今日的尊嚴。

這書寫得真好,但我們其實可以用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看待《看不見的力量》,畢竟保羅霍肯涉入社會運動的領域非常深入,他不像《沒有我們的世界》作者魏斯曼是站在一個較為超然的科學家立場去說明環境如何遭到人為破壤,然而現在的我們可能花費再多的時間與努力也修補不了所有的崩壞行為,所以他將人類整個抽離開來,寫出一個沒有我們人類的世界,希望地球可以導向一個更健康的道路、繼續存活下去;而感覺上,在《看不見的力量》裡保羅霍肯的立場多少會有些偏頗、隱惡揚善的說話技巧也無所不在,不過他的立基點真的很好、很好,至少他舉出很多很值得省思的想法與論點。

或許,我們也該來想想,人與人、人與環境未來究竟如何才能和諧共處下去。不論如何,倒是一本值得一讀的著作!


【書背文案】
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

◎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網民寫成,客觀而迅速的資訊,連大英百科全書都難以匹敵,它在中國被封鎖,中國公民卻從台灣連結過去⋯⋯

◎Google基金會致力於處理貧窮、疾病和氣候變遷,卻放棄非營利的免稅身分,好將錢投入任何它想放的地方⋯⋯

◎在羅馬,麥當勞於西班牙廣場浩浩蕩蕩開幕,沒想到義大利人不買帳,意外引發了「慢食」風潮,正慢慢喚醒世人的味蕾與文化認同⋯⋯

◎在美國,一組風景照片的無心流傳,讓林肯和美國國會保留了優勝美地的原始風貌,意外促成「國家公園」這類的土地保存運動⋯⋯

◎在印度,一名寡婦抵制可口可樂公司盜用灌溉用水,汙染了她的家園,挺身而出,竟催生了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組織⋯⋯

◎在非洲,當地最大的通訊公司竟然開設基金會,給施政優良並準時下台的民選代表五百萬美元,外加每年二十萬的生活津貼……

這些人或許永遠不會見面,認識彼此,卻是百萬個組織構成的運動的一部份。
這個運動沒有名字,沒有領袖,也沒有固定成員,各自從小處開始,卻源自同一股「看不見的力量」。
這場無名運動在每個城市和國家擴散,幾乎囊括了所有部落、文化、語言和宗教。
包括印度的家庭、澳洲的學生、法國的農夫、宏都拉斯的蕉農、南非的貧民、印尼的村民、玻利維亞的原住民部落、日本的家庭主婦,還有世上千千萬萬的你和我。
我們已經開始以集體智慧面對環境的崩壞、本土文化的式微、自由經濟和社會正義的濫用。
信念和愛其實深藏在我們的基因裡,讓我們透過行動去發現,人類關心彼此,全球一家。
總有一天,這場運動將會改變人類治理世界的方式,因為我們終於知道我們是誰、置身何處。

似遠又近的戀人情懷--陣平《漫畫》


漫畫名:陣平(じんべえ)
漫畫家:安達充(あだち充)
譯 者:葉風
※原文版1997年‧小學館於1999年授權大然中文化※


沒有血緣,而一旦母親身故,父親與女兒的「愛」會演變成何等模樣?老實講,於我,這是個非常芭樂的鳥問題,但也是很引人遐想的禁忌話題。我們大可把佛洛依德的「戀父情節謬論--女兒匱乏的童年與父親缺席的衝擊--」給踢到一旁去,回頭思考,到底那樣的感情是何時產生,或許它正是探討這段父女關係何以朝向戀人發展的核心關鍵所在。


依照劇情的發展、主角的互動,其實,答案早已不言而喻。這個真的厲害,篇幅明明有限,安達充卻有辦法在七篇單元裡拐彎抹角的,便把細節交待得一清二楚。

39歲的陣平與18歲的美久,怎麼想都覺得他們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而這條鴻溝倒是被安達充個人獨特劇情風格、與強氣型的女主角性格給輕鬆跨過,唯一的問題只有--「陣平,你到底沒有沒自覺性啊?!」感情看似渾沌未明,實則清澈見底,每一回瞧見安達充這種水到渠成、渾然天成的劇情呈現,總是會讚嘆上一回!XD

單行本而已,劇情略過。反正是本很平淡、但個人覺得挺好看的短篇漫畫!

2008-09-14

小說短評(一)

記錄自己看過感覺很普通、但應該還是會有讀者群的小說之綜合短評。

《狄更斯鬼魅小說集》
查爾斯狄更斯/余毓淳.楊瑞賓譯/好讀出版
十二篇短篇故事才讀四篇就已經挫折到很想將後面斷頭算了。(艸)
狄更斯在形容畫面感的傳染力很強,但寫起故事來居然有辦法像老太婆的裹腳步又臭又長的⋯⋯看到我快忍不住想要翻桌了啦!或者是翻譯出錯?但一篇故事裡一個人性格變來變去,怎麼看就覺得是原作的問題。
例如先形容一個人做事莽撞,下一頁卻能翻案將他描述為是個冷靜自持的男子,再下一頁又變成優柔寡斷,靠北喔,你就不能寫出個統一性的人格來嗎?劇情的鬼魅程度不夠重也是個大問題,整個叨叨絮絮拉拉雜雜到,只覺得講故事的人你可不可以簡扼明要點啊?!=口=
快快,誰來說服我繼續把這本書給看完,我真的很想把它丟到回收箱裡了說⋯⋯。然後,問題是,狄更斯是十九世紀英國大文豪耶,不知幾兩斤重的我這樣批他,真的好嗎? (艸)



《北歐設計紋樣1003》
三采文化出版
工具書之一,裡頭共收錄700個圖檔,最讚的在於它是可以直接使用編輯的向量圖檔格式,裡頭有三大類:紋案、邊框、底紋,非常有北歐的素雅美感。另外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比較具體化的如人物、動物、建築,這些圖案並不實用,但花葉的紋案卻是重點,工作時常上演著每次要花葉就每次找不到需要素材的窘境,所以雖然這部份紋案少得可憐,但還是看在它的份上,將它買回來以供日後工作所需而備用。
博客來有內頁商品圖片可供參考,原則上最好還是上書店整個翻一回再決定值不值得購買。


《創意工廠MIT》
懷特著(Pepper White)/吳程遠譯/遠流出版
我好像一開始就被誤導了,原以為這本書是要大爆麻省理工的黑幕,結果整個看完後,也不見懷特對麻省理工有惡言相向的情況,雖然有不少的微詞,不過那些都比較像是一種個人的省思與積極正面的態度。懷特本來打算要考取碩士資格,臨時改變主意,轉而希望求得博士資格,但麻省理工那能事事如你所願,然後,有得也必有捨,研究生的生活非常踏實又勞心勞力,相對的,你得讓自己心腸夠冷夠硬才能渡過漫漫長日,對於同學的痛苦感受度也就沒那麼高,同學的自殺與機械式的冷血思考、和一不注意就傷了他人自尊等等之類,雖然最後懷特還是沒考取到博士資格而沮喪不已,即使有所遺憾,即使說了曾經努力爭取過也就夠了的灰心話,但麻省理工終究不是絕對而唯一。像這樣過來人的真實心聲,或許對於現今的學子們,這是本有助於開拓心靈疆域的自傳小說。


《怪》
宮部美幸著/李霙綺譯/木馬出版
第一次看宮部小說看得好辛苦,直接坦白的講,我就是不喜歡這本的寫文角度、內容、走向、翻譯口吻!!本書集結九則短篇故事,人物主角為人力仲介商與傭工,除了描述他們的悲歡離合,最重要的在描寫人界鬼界僅在一線之隔,整本書帶著悲傷又迷離詭異之幽魅氣氛。全書最大敗筆在第二則《影牢》的寫法與前後不一的說詞,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被這則給拖累了,後面的或多或少都覺得寫得很不理想。


《最後的演講》
蘭迪鮑許/傑弗利札斯洛‧代筆/方智出版社
大學教授蘭迪飽許在人生即將因胰臟癌劃下句點,希望能留下楷模給自己六歲、四歲與一歲半的孩子的一場演講小說,內容關於:我的夢想,從童年描述到成為終身職教授的成長過程,以至於發病後的心路歷程與對孩子們的未來期許。因為是他人代筆,整部小說很四平八穩,沒有值得一書之處,但也可能是我本來就對這類勵誌類型書籍不太感興趣的緣故,總之,是本會給作者祝福卻沒辦法讓作者感動到我的傳說小說。


《超級幸運星》
瀬尾麻衣子著/麥田出版社
主角是個占卜師,現任男友的前女友曾是她的顧客,因察覺這男人是個超級幸運星而施計硬搶過來,不過就算成為情侶了,男友仍舊是個平平凡凡的公務員,然後在這樣的架構下展開了劇情。首先是個小弟弟拜託她占卜是要爸爸還是要媽媽;第二個客人是個女高中生,想吸引某位男性注意而求助於她;接著一位時常會出現終結第六感的大學生上門央求見習;最後是她與新任助理的互動過程。因為瞄到封面上的「日本文壇最受注目的作家」這句文案然後看了,雖然職業很有趣,再加上剛看完讓人很累的《看不見的力量》,這本暖意十足的小說對於心情的轉換相當地有幫助,但老實說,它真的是再本普通不過的了的小說,真的是「日本文壇最受注目的作家」嗎?或者翻譯突槌了呢?一整個疑惑中。


《下流志向》
内田樹著/麥田出版社
首次閱讀人類學書籍,慘敗!是因為日本學者撰寫的關係嗎?整個嚴肅到感覺很狹隘,看起來經濟行為研究學的書籍比較合我胃口。事實上,內田樹所探討的內容很值得研究,裡頭談到關於孩子為何不上學、尼特族的特性、成年人不工作等等重要社會議題,內田樹認為社會環境的變遷造成孩子將教育義務當成消費權利去思考,以致於產生「學習它們對我有用嗎?」這種很功利主義的現象,然後接著不願在工作崗位上負擔更多責任卻響往著一步登天、或者尋找真我的尼特族便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再然後,不工作也無所謂的意識便產生了。呃,怎麼說呢?裡頭有些想法還不錯,但有以偏概全的某種程度在,所以,可以將它當成一種參考聲音吧。另外,這本書的編輯方式有問題(一臉悲苦的用力舉手),到底是誰想出來用小圓點顯示出重點文字段落的啊??見鬼了,看到後來我暈頭轉向,那堆小圓點不斷在腦海裡繞啊繞的、飛啊飛的,重點段落反而隱身在小圓點之後了。囧rz

2008-09-13

和平的代價、血腥的報酬--石之花《漫畫》


漫畫名:石之花(石の花)
漫畫家:坂口尚
集 數:六集完
譯 者:Blade
※原文版1984~1986年‧於2003年9~11月授權東販中文化※


這是套非常、非常棒的漫畫!!日文中的「石の花」為大自然界的鐘乳石花,依據文獻資料記載,鐘乳石花形成不易且過於脆弱,目前發現的鐘乳石洞僅有極稀少數量能見到鐘乳石花,在書裡,它有其人生隱喻之意(甚至有一小段莊子夢蝶之說的哲理味道)--「它是石之花、也不是石之花,是我們自己在眼裡把它看成花。」故事其實所要表達的,如果你認同了現實就是這樣,人永遠將只會和另一人產生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又,如果「和平的代價」非得要與「血腥的報酬」劃上等號,那麼,它們是否能有脫勾的一天?這似乎成了從古至今注定無解的最大難題。


不同的種族與各自的宗教信仰造成巴爾幹半島反覆地統一與解體,因衝突從不曾停息,此地素來便有「歐洲火藥庫」之稱。1945年,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建立,讓巴爾幹半島人民曾有過一段和平共處時期,直到1990年的非共產化浪潮席捲全東歐之際,以及接任狄托之位的塞爾維亞裔總統的強勢作風,令各個聯邦共和國無法避免的再度走上戰爭與分裂之路,並且於1999年時爆發由塞爾維亞人對境內的阿爾巴尼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進行「種族清洗」的慘烈屠殺內戰。(稍加注意《石之花》劇情,你會發現,凡是反抗者都被認為是塞爾維亞人,主要是因為這地方的政府高層長久以來都由塞爾維亞血統者所把持,所以其他四個民族對塞爾維亞人相當感冒)

《石之花》的劇情其實是著眼於二戰期間,尚未共產化的南斯拉夫王國人民的天真與牆頭草心理、參戰士兵的反思與自省、以及身陷集中營人民的悲慘心境,但看著再後來歷史的惡性遷演,不免還是會感概啊。「一旦發動戰爭,世上沒有所謂的悲劇英雄,唯有大時代下任人宰制的無數受害百姓」,坂口尚除了有其博大達觀的反戰胸懷,之外,他也非常瞭解戰爭是人的天性,所以,《石之花》的文學哲理性雖高,卻不會有理想派不切實際的空談思想。

人類,發明了思想,以及宗教。
不過,真正的和平卻沒有來臨。
還不如說是成了爭端的種子。
思想之間的彼此衝突,一個宗教分割為二,
產生派系而相爭,
同樣是追求和平卻落得這種結局。
這是由於人類無法做出公平正確的判斷;
因為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
人類傳統上會不自覺的披上習慣的外衣,
在某個家庭出生,在某個城鎮成長,在某個國家工作,
和某個人相遇,談論著某本書……
總是活在某種條件之下。
說來,這世界裡,就是一片由無數偏見相互攻訐的大海。
漩渦與洶湧的波濤越來越激烈,沒有片刻寧靜。

以溝通來創造和平的世界國家是無法實現的!
民眾對抽象的和平論沒興趣,
他們更想追求彌補現實中不足的力量。
女人也喜歡跟隨強者,勝於被弱者所支配。
與其得到自由,民眾更願意接受統治者的意志。
與生俱來的自由之心,存在於這個充滿不安與混亂世上,是一種不幸。
在不斷的提出疑問之中,發現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必須以自由之心讓自己做出選擇,這實在是種負擔。
而且自出世以來,從未受到污染的自由之心,
必須陸續披上某種名為條件的外衣。
隨著世界變得愈趨複雜,
產生了許多思想之道,和綻放出許多宗教之花,還有許多神祇在招手,
要在自由之心去一個個的選擇,需要相當大的能量。
這樣的自由,不如由別人來賦予還比較容易些。
在某個國家、某個宗教、某種傳統、某種風俗下,
經過捫心自問與煩惱後,所選擇出的自由,
倒不如遵從某種權威要來得輕鬆。
到頭來,就連哪邊算別人的錯,哪邊是自己的錯都分不清楚了。
這麼一來也毋需自責,可以安心的活下去。
人是只要有麵包就可以活下去的生物。
若是不把給他們麵包的人當作正義,就活不下去了。
就算嘗試反抗,在這個複雜的迷宮當中,
面對這個世界,充其量也只能證明自己的無力。
好不容易找到彷彿是同伴的群聚之處,
趕上前去,卻發現那只是一群帶著累贅疙瘩的人。
即使要批評他們,但這些人跟自己本來就沒有兩樣。
因此,也不過是等於對鏡自責而已,最後終於疲憊而宣告放棄,
我發現人類讓自己消失在群眾中,比自己遠離群眾更心安理得。
也許人類被奴役,要比去爭取自由要來得更輕鬆多了。
【by~第六集德國納粹麥斯納上校之對白】

故事分為三條線進行,首先是略帶叛逆的少年克瑞羅對社會改革懷抱著熱情的伊凡大哥以及個性單純的同學菲
當南斯拉夫被德國軍所佔領,伊凡藉由半個德國人的血統、開始從事起雙重間諜的危險工作,一方面為德國探查假情資,另一方面將得來的機密告知英國政府官員,再一方面為幫助遠在家鄉山林間反抗納粹的革命軍游擊隊籌措資金,持續追查擁有南斯拉夫前王朝大批黃金的摩特維契之下落。
大哥離家前往首都參與政治活動的隔天,參加課外教學回程途上的克瑞羅,親眼目睹德軍無情殺戳下,同村的同學兼玩伴們陸續身亡、無一倖免,而村子更遭到德軍的壓制,克瑞羅逃亡中被逃難的農民所救,後來透過敏特的協助,聯繫上大哥的女友與改革夥伴們,並加入革命軍游擊隊的行列,曾經認為保衛和平起而奮戰是正確做法,卻在對敵人扣下扳機後產生思想的反動,而陷入苦思戰爭意義的掙扎中。
被送入勞改集中營的菲,因長相酷似德國納粹麥斯納上校已身亡的妹妹,一度曾被上校監禁保護,卻堅持守住師長芬貝伯汀的諄諄教誨--只要心靈自由依然存在、將可以無所畏懼。

至於芬貝伯汀、摩特維契,是《石之花》裡唯二帶有科幻元素的人物,主角不知他們來自何方、去向何處,而前者是光、後者是闇。伊凡大哥因執著於追查闇的下落、令自身一步步陷入泥沼,反觀克瑞羅與菲,他們由純真立刻掉入闇的境界裡,卻因光的指引、與闇擦身而過。

巴爾幹半島目前共有十一個國家、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坂口尚除了帶出這地區的複雜性之外,也深入談及納粹主義思想,若是屬於純看熱鬧的讀者,倒也可以將它當做一個很靈活的歷史教材來閱讀,至於更深入、關於人的精神意志本質,《石之花》所帶到的是一門很值得探究的學問,喜歡鑽研這部份的,有機會真的可以找這套漫畫來好好研讀一番。

坂口尚的作品,台灣代理進來的只有兩部,呃呃,好少啊……Orz

探討江戶人文風物詩之出色小品--糊塗蟲《小說》


小說名:糊塗蟲(ぼんくら)
小說家:宮部美幸(宮部みゆき)
譯 者:林熊美
※原文版2004年4月‧講談社於2008年8月授權獨步中文化※


好看好看,真是好看!拜翻譯卓越的妙筆之賜,劇情的脈動感染力十分強烈。原以為和茂七一樣,是部探討江戶人文風物詩之短篇集結成冊的小說,嘿,被拐了,而且還被拐得挺愉快的。雖然說心情很愉悅,實際上劇情有其深沉的人性思辯,卻又不是那麼出人意表,會那麼愉快,主要還是宮部表現出來的氣度,那是一種閒適又淡泊的心境,就像刮了一陣風一樣,泥沙遽揚、塵土泛起,但終究只是人間紅塵一隅,那泥那沙到底還是會落地,沒有什麼事是必須攬著不放。


這部小說寫得好看在於所有出場人物皆有連動性的作為,事實上,每件事必然有它多面相的選擇機會,要讓自己更好過、可以對他人涼薄到何種程度?讀者於每個人物身上都能見著這樣的選擇題,愛、恨、貪、嗔之間,一旦是非觀念出了差錯,產生的便是愚癡,即便是精明幹練或者富貴貌美之人也不例外。

挖地基蓋雜院意外挖出兩只鐵瓶因而得名的「鐵瓶雜院」,不知是流年不利或者犯了太歲,深夜中竟有殺手闖入雜院殺害住戶,逼得管理人連夜求去,不請自來的風塵女成了新住戶,好賭的父親把女兒給賣了,眾人無緣無故將壺當起神來膜拜,眼見壞事接踵而來,住戶一一搬離,雜院冷冷清清、空蕩如也,不僅新任管理人佐吉傷透腦筋,就連向來閒散的同心(低階武士、類似巡查身份)井筒平四郎也大感情況不妙,在弓四郎(井筒姻親外甥)、舊識隱密迴(類似調查員)、政五郎岡引(捕吏‧茂七之弟子)、大額頭(政五郎弟子)的協助下,逐漸拼湊出真相原貌。

《糊塗蟲》所描述的江戶生活風景、寫實逼人,故事以井筒之同心身份為主線,宮部談到日本古代階級制度的承襲,為不明瞭其制度的讀者揭開面紗,不過細看可察覺,作者對於町人命運的描寫是相當寬容,實際上這種階級制度十分嚴苛無情,再加上出場主角皆是性情中人,總的來說,是部感性大於理性的小說。

我記得沒錯的話,《本所深川詭怪傳說》的捕吏主角茂七設定為五十來歲,掐指一算,《糊塗蟲》是卅年後的江戶,這麼一來,我還滿希望宮部能再往後推個廿年、再來上一本江戶小說,弓四郎和大額頭這兩位小弟弟設定的超有意思,不把他們拿出來再使用就太浪費這兩個角色了。另外,依書中劇情看來,井筒平四郎也沒多糊塗啊,頂多是懶散罷了。

而書好看歸好看,宮部美幸的時代物語小說予人現代感的印象過於強烈,還沒進入狀況前總覺得卡卡的,多少還是會感到些微惋惜。

2008-09-05

割喉競爭的痛苦年代--超極資本主義《書刊》


書刊名:超極資本主義:透視中產階級消失的真相(SuperCapit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Business, Democracy, and Everyday Life)
作 者:羅伯瑞奇(Robert B. Reich)
譯 者:李芳齡
※原文版2007年4月‧2008年6月授權天下雜誌中文化※


個人以為這類經濟政局分析書會是枯燥乏味至極,沒想到罕見的好讀易看且容易掌握重點!先前所見到並認同的「主張自由貿易、管制鬆綁民營化、更加仰賴市場以取代政府、公平課稅機制、重經濟而輕環境」的經濟學家理論,突然間全陷入令人不安的空談模式,瑞奇以他經濟與社會公共領域的具體超脫思維,用最簡單易懂的述文方式,解釋說明美國乃至於其它國家的現代經濟政局如何由「民主資本主義/共產社會主義」步入「超極資本主義」,其代價卻是--當身為消費者與投資人身份的我們感到滿足與勝利的同時、身為公民身份的我們卻也備感艱辛與挫敗,種種吊詭的社會結構操縱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不得置身於事外。中產階級為何消失?M型社會怎麼造成?全球化這頭巨獸又如何吞噬著地球每一處?首先藉由瑞奇的分析,來一一釐清造成我們生活痛苦指數節節高昇的問題究竟出在那裡。


《超極資本主義》共分為六大章,第一章【接近完美的黃金年代】說明十九世紀末民主意識抬頭與經濟大躍進正是相輔相成的年代,即便那個年代並不平權,不過當時的人民對於民主主義與政府的信任度卻是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口數,也縱使那個年代由於企業政治家的把持與壟斷寡佔市場體,造成絕大多數的公眾並無實質受惠,但企業利益往往代表著公眾利益,在脫離經濟大蕭條的陰霾,並獲得穩定生產績效,產經界願意以更好的福利去照顧公司員工,工會於是壯大,並為勞工爭取更合理的待遇,讓員工樂意穩定消費,中產階級並因而興旺與成長。企業的巨大規模化與反托拉斯等重大法案也在此時逐一誕生;

第二章【通往極資本主義之路】,在進入七○年代之時,支撐美國體系的大型寡佔事業開始動搖,各種新技術的問世成了一大助力,貨櫃的進出口更促成全球化的起步,產業分界加速模糊與被侵蝕。在進入大規模的的低價時代後,消費者的選擇更多元化,任何行業都會遭到競爭者襲擊,利益的重新分配造成了社會的白熱競爭化,於是,金融業結構體開始瓦解,人們從單純的儲蓄者變成投資者,而「我們」變成了激烈競爭投資人資金的經濟體系。貪婪年代的崛起,讓一切發生的自然而然,照顧員工福利不再有其益處,績效成了第一,到處吹起裁員風,因為總有更落後的地區能提供更實惠的交易;

第三章【三心二意】,民主主義曾帶來的良好機制已不復存在,整個世界逐漸失衡並變得投機與市儈,勝出的是身為消費者和投資人的欲望,而中產階級公民力量被削減卻益發令人憂心,生計愈來愈困難、所得與貧富差距逐年擴大、工作不穩定、社區消失化、環境遭到破壞、海外人權被踐踏傷害……市場固然遠比以往更加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負面惡果也開始浮現。獲利、績效與股權,三者缺一不可,為了成功,企業必須把資金與資產移往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的地方--中國與東南亞等落後地區,僧多粥少的結果,國內勞工嚐盡減薪失業之苦;

第四章【被掩埋的民主制度】,人民對政府信心正逐年降低,如今,大多數人認為,治國者是謀求私利的少數大利益團體。為何如此?主要原因在企業遊說活動與政治獻金激增,法案通過與否決的國會場合成了企業彼此壁壘分明的的利益競爭角力場,他們的吵鬧聲大到幾乎完全淹沒所有對大眾福祉認真考量的聲音。汲汲營營的企業家與執行長們必須砸入更多資金,好尋求對自我有力的法案,並試圖扳倒對手的出擊。財富池的集中與極小化,令中產階級所分配到的餅越來越小,惡性循環下,消費市場間接疲軟,更造成公司的關廠與倒閉潮。市場恐慌氣氛蔓延,謀求人民福利的民主制度繼續嚴重失衡;

第五章【分岐的政治主張】,企業社會責任之口號,回來了!其重要性不亞於獲利、績效與股權,原因為何?搏取消費大眾的好感和認同,並尋求公司的最大利益。是的,最終仍舊回歸至獲利、績效與股權單行道之上。消費者或許關心社會責任,實際上,很少有消費者關心到足以願意為社會責任付出較高價格;遊戲規則也並沒有改變,只是誤導了你我的觀感,公民的我們在這樣一個主張分岐、是非顛倒不明的今日仍是完全輸家;

第六章【公民自救指南】,在這一章中,瑞奇大聲疾呼要讓政治與企業金錢脫鉤,首要踏出最艱難的第一步:覺醒並擁有正確思維,…………見鬼了,光這件事還算容易,難的是政客們那一關,立法的他們怎麼可能放棄收佣的機會呢?這真是讓人眼冒金星的解答做法啊,權力使人腐化、貪婪永無止盡,所謂的懷抱理想、政治清流,都是天殺的口號。

這是本很好看的經濟書,經由瑞奇的分析,問題的癥結固然抓到了,只是,看了老半天,搞屁啊,最後又回歸原點上--中產階級的消失是一股無法避免的時代洪流,而唯有不斷的進修強化再改造才有可能脫離近貧的泥沼。但說真的,那樣保持高度緊繃的人生會不會太難受了點?


【文案介紹】
挽救中產階級消失 終於有了正確的做法

在科技化、網路化的推波助瀾之下,無遠弗屆、無所不能的全球資本主義如今已變成了「超極資本主義」。但是,帶來的卻是財富不均擴大、中產階級消失、就業不穩定……,原因何在?

如何修正「超極資本主義」?許多人開出激進的藥方:轉向社會主義、採取貿易保護、限制外勞或要求企業負起更多「公民責任」等,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當代知名政經思想家羅伯.瑞奇在本書中指出,形成「超極資本主義」的原因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因為我們都是「消費者和投資者」,為了提供我們最便宜的產品價格和最高的投資報酬率,企業只好尋求最低工資和最低生產成本。結果身為消費者與投資人的我們獲得了更好的待遇,但也造成了就業不穩定和貧富不均擴大。

如何創造一個均富而公平的社會?答案在於每個人是否在「投資人、消費者、社會公民」三種角色中找到平衡,發揮公民的角色,積極以立法制定遊戲規則,避免讓超極資本主義超越分際而影響到民主制度,這是唯一有建設性的解決之道。

在本書中,瑞奇明確鋪設一條讓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共存共榮之路,他主張企業與政治這兩個領域必須區分開來。他呼籲不要再把實為「法律擬制」的企業當成公民,他認為我們應該訴諸法律來明確定義社會的需要,不要期望企業展現愛國情操與行為。瑞奇認為,只有人才是公民,只有公民才應該參與民主制度的決策流程。

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適時,慷慨激昂,極具說服力。


【作者介紹】

被譽為「美國三位在商業及經濟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之一」。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曾於柯林頓總統任內擔任美國勞工部長。瑞奇以經濟與社會思想創見聞名,在2003年獲頒哈維爾基金會獎(V?clav Havel Foundation Prize),其論述多見於《紐約客》(New Yorker)、《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等報章期刊,同時也是《美國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雜誌的共同創辦人暨編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知名節目「市場」(Marketplace)的每週評論員,也經常出現於電視評議節目。本書為他的第十一本著作,其餘包括《國家的職責》(The Work of Nations)、《美國新視野》(Next American Frontier)、《成功的未來》(The Future of Success)、《困在內閣》(Locked in the Cabinet)。

來頭不小的菜鳥老師!--極道鮮師《漫畫》


漫畫名:極道鮮師(ごくせん)
漫畫家:森本梢子
集 數:十四集未完
※原文版2000年~‧於2003年2月起由集英社授權尖端中文化※


不知是從那裡得知的錯誤訊息,印象中漫畫又比日劇晚一步出版(忘光光台版需要授權時間),再加上現實中的日本演員形象與漫畫主角們完全地如出一轍,造成我一直誤以為這是電視台所授權改編的漫畫作品,結論變成「即然情節一樣也就沒必要再看」。某天實在百般無聊,拿起來翻閱才發現--耶,不對不對,怎麼跟看到的電視劇情不太一樣?!那時才驚覺,啊咧,天殺的我完全搞錯了啊啊啊--!Q口Q


因為電視劇有基本結構與固定模式,主要是賣那套同學有難、老師拯救的老梗,本來預期整套漫畫會如同電視劇般有著東拼西湊的零碎感,不過,看來看去倒是還好,它的劇情走向確實很散也很無厘頭,但至少主劇情的發展強度一直都在,而且還歡樂到不行。XD

其實比起同學有難、老師拯救的老梗劇情,我倒覺得漫畫裡比較常帶到山久美雙重身份曝光的這一條劇情線,所以金八老師每一回都必定要熱血拯救問題學生並對週遭冷血大人發出怒吼的那種劇情,老實說,在《極道鮮師》裡還真的很少見到,最常出現的反而是山久美採取震撼教育的手法,硬是拔掉同學滿身無謂的刺,並讓他們體認到與週遭人群有良好互動勝過自身自成一座孤島的惡劣處境。

電視劇輕描淡寫帶過的地方,漫畫都有補完,比方說山口由美子為何穿運動衣的典故、萌生當上老師念頭的原由、澤田慎對山口由美子的情感、黑田組賴以為生的財源管道等等。目前劇情最有趣的在久美子、阿慎、篠原律師三人的微妙關係,於久美子,篠原是她的初戀對象,而阿慎是她定位不明卻無話不談的好伙伴;於篠原,他自認做不來黑田組第四代領導人,對久美子的態度抱持著拒絕卻總是曖曖昧昧的疼愛之情;至於阿慎,不知是不是因為他尚未成人的關係,比起前兩位「大人」,他的態度倒是相當直接,對久美子的感情明顯到連同學們都看得一清二楚。(其實此部份的劇情在第十四集裡已經明朗化了)

應該快完結了吧?嘿,是套意外有趣、看了心情會很愉快的漫畫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