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名:冰屋 (The Ice House)‧女雕刻家 (The Sculptress)
小說家:米涅‧渥特絲 (Minette Walters)
出版社:臉譜
目前僅閱畢《冰屋》、《女雕刻家》,對她的認知與瞭解也僅限於這兩本小說,確實、渥特絲文筆與架構相當精湛,而現在寫這篇隨性的推薦文,可能不是明智之舉,不過講真的,我看的頭皮發麻,朋友熱情借閱的書籍一定會閱畢,但未來再出版的小說,我有可能碰、也有可能不碰,事關偏頭痛發作與否、及能否適應一事而已。
想當初,鐵伊小說也曾經歷過陣痛期才適應她的文筆,現在這篇算數……嗎?我也不知道,不會說特別喜歡鐵伊筆風,但一定會想看完鐵伊小說,呃,說來說去、鐵伊不過七本著作而已,講得好像是很篤定又堅持的事,但、為什麼又提到鐵伊?沒辦法,導讀唐諾所提到的、讓我將渥特絲與鐵伊放在一起觀察了。
基本上,於我的認知,《女雕刻家》具有推理小說一切特質,但《冰屋》,老實講,我把它當成懸疑羅曼史來看了。我的推理資歷雖淺,但西洋羅曼史卻佔據了廿個年頭,也是因為長年接觸這部份書籍,很容易歸納出作家的毛病,風格、寫法都是一份專屬特色,不可或缺,但這種標籤也容易造成致命傷,渥特絲的文筆就屬這類型(另一位女性推理好手、康薇爾也是同樣情況),衝突、憶測、曖昧不清、人性天真與善變、左派思想濃厚,不斷打轉反而容易因此而疲乏,太多羅曼史作家就是這般情況,無法轉型以致於原地踏步,所謂轉型其實只是一種自身須跳脫出固有格局,一點點改變、進步就會很長足,但人類向來很難挑出自己的特色/缺點,所以,嗯,很好,我講這幹嘛?!隨性、隨性,請記住這是一篇隨性推薦文。
其實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目前設定為現代背景的外曼小說,大多導入了縣疑與犯罪元素,很美式的詭計安排,輕微、簡易、不太困難,卻活絡了萎靡不振的市場,而《冰屋》的基礎架構,活脫脫就是承襲自外曼,這話有點矛盾,畢竟渥特絲本來就是以外曼起家,不過若說為何會將《冰屋》當成外曼來看,這應該可以做為解釋吧,但若真認為能在《冰屋》裡看到神話般的愛情、以及人性的優雅一面,呃、那是不可能的,否則我為什麼會看到頭痛、心悸?渥特絲雖有女性浪漫的因子,卻也有點出扭曲的社會現象、說明犯罪背後的動機與心理、也刻劃出人性的複雜與予盾,《冰屋》裡那位探長的所作所為、行政體系的缺失、鎮民的幸災樂禍與手段、報章雜誌的噬血,再再提醒我們活在一個不快樂的社會裡,相對的,在現狀失橫下,隨著命案的水落石出,男女主角感情的發展也逐漸明朗化,算是驚嚇外的回饋?是吧,也因為渥特絲在尖銳的描寫錯綜複雜的人間景象之外、還刻入另一種危機中衍生出的情感,她的推理、也顯得獨樹一格。
《冰屋》還算愉快,來到《女雕刻家》才開始頭痛,雖然說它宛如是電影版的《沉默的羔羊》,小說確實精彩,但整個劇情卻建立在很薄弱的立場下完成--何以犯案?何以認罪?何以翻案?我無法能理解,理性說有問題、感性說好看、兩方面在互相叫囂,無法見到渥特絲妥善處理前後劇情的細節連貫,劇情又如同美式足球般毫不留情的衝撞,再加上需要一再理解人性可以多麼卑劣與懦弱,也難怪看到頭痛,其實還是很高興看到這位女作家推理小說,卻因分岐與角度的轉變--該以外曼或者推理的心情來看待--,而有些手足無措,當然,還是要再講一次,這篇推薦文很隨性,結尾當然也很隨性~
作家簡介:
從小嗜讀社會新聞版的渥特絲,十一歲就被送到Godophin寄宿學校讀書。達拉謨大學外語系畢業之後,她擔任倫敦一家雜誌Woman Weekly Library羅曼史專欄的助理編輯,短時間內晉升為主編,大量閱讀羅曼史及日積月累的編輯經驗醞釀了她洗煉的文筆,使她踏上文字工作者的無台。處女作《冰屋》於1992年出版,出書後一鳴驚人,《紐約時報》書評寫到:『渥特絲小姐扭轉了英國傳統推理小說的既定格式,創作出更具特色、非傳統、層次感豐富的小說藝術。』靠寫羅曼史貼補家計的家庭主婦,四十七開始執筆寫偵探小說。至今,渥特絲被譽為最精采可期的偵探小說暢銷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譯成廿二國文字,陸續被英國廣播公司改編成一系列電視影集。米涅渥特絲和丈夫及兩個孩子住在英國漢普夏郡,現為全職作家。
《冰屋》內容簡介:
一具腐爛的屍體在一個廢棄不用的老冰屋被發現,冰屋產權所屬的宅邸是多年前男主人失蹤、甚至懷疑已被謀殺的家庭,如今住著飽受懷疑的女主人和她兩名女性友人 --這個佈局乍看之下可以是傳統的古典推理,但走下去就完全不同了。首先,警察不同了,尋跡上門的警察不再是透明無偏見的破案機器,他們全挾帶著各自不同的私慾、目的、困境和對此案的奇奇怪怪想像而來,他們甚至不是合作無間、相互配合的團體,他們本身就持續發生著傾軋和衝突。然後,這三名奇怪綑在一起的女性和其子女,她們也不只是凶手候選人而已,她們似乎承受著某種宿命性的難言之隱,是同性戀?亂倫?對社會人群的虛無?……
《女雕刻家》內容簡介:
奧莉芙‧瑪汀,22歲,住在道林頓區列凡路22號,因弒母殺妹被判無期徒刑,法官將瑪汀形容成「喪心病狂的怪物」,說她對兩個毫無能力的婦女做出此種殘暴行為,罪無可逭--「逆女弒母是最喪盡天良的犯行,姊妹相殘是天理難容的惡行;瑪汀對被害者屍體的殘害是無法原諒又野蠻的褻瀆,也將成為犯罪史上最邪惡的罪行……」奧莉芙‧瑪汀面無表情的聆聽判決--保持沉默,表示她真的是喪心病狂的殺人兇手,還是另有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