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30

最後的吸血鬼--BLOOD THE LAST VAMPIRE《劇場版動畫》


劇場版動畫名稱:最後的吸血鬼 (BLOOD THE LAST VAMPIRE)
企画・原作:Production I.G
原案協力:押井守(押井塾)
キャラクター原案:寺田克也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作画監督:中村悟
演出者:工藤夕貴、中村佐恵美等
制作:Production I.G
製作・著作: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Production I.G
播映電視台:ANIMAX


總算察覺一直搞不清楚BLOOD的原因,主要在於這部作品並非單一人獨立進行,原作為Production I.G,劇場版2000年發行,同年押井守文字化、書名為《獣たちの夜Blood The Last Vampire》,隔年藤咲淳一完成小說《闇を誘う血―Blood the Last Vampire》,同年玉置勉強以劇場版版本改編為漫畫,2000年ドラゴンマガジン編集部、2002年寺田克也分別推出設定資料集,2005年藤咲淳一繼續進行續集小說《上海哀儚Blood The Last Vampire》。TV版動畫《BLOOD+》同樣由Production I.G著手進行,於2005年放映,同年由桂明日香依據此一版本改編成漫畫《BLOOD+》,2006年再由池端亮寫成小說《BLOOD+》。另一支線《BLOOD+A》,スエカネクミコ著手漫畫、漲月かりの著手小說,於2006年發行上市。


前不久曾看過一集TV版動畫《BLOOD+》,每個角色看來不是要搶奪小夜子、就是要小夜子的命,再加上是組織型的混亂戰,老實講,不是普通的悶,看沒半小時我就昏死在沙發上了……漫畫上市後也曾嚐試性的翻閱,和動畫差不了多少,現在這種題材對我多少都有些麻木,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結果,昨晚首次接觸劇場版,才真正驚艷到它的魅力!

多虧了先前曾瞄過一集的《BLOOD+》,我才曉得,劇場版與TV版的基礎設定雖然差不多,不過接下來的劇情就各自發展了,人物設定不僅不儘相同、連背景年代相差也甚鉅。劇場版的年代預估為五○或六○年代,舞台則設定於日本的美僑學校與美軍基地內,小夜 (SAYA)受僱於美國某個官方地下組織,以最後的原形姿態,獵捕並斬殺混入人群中定居的翼手,這群高智慧的翼手會殺戮並將人類予以同化,一般的武器對翼手起不了作用,唯有以武士刀在近距離下斬殺,並大量失血,才能令翼手死亡。劇場中的小夜,不多話、性子冷、易暴怒,鄙視並痛恨相信神存在的人類,對同種的翼手大開殺戒,卻無法對人類動手。

押井守的作品似乎很意識形態,故事看似說得不多,一切卻都盡在不言中。其實這樣反而更好,有很多東西即使不用多說也能理解,且以人類自身的思維來看是無法多加苛責與摒棄;說教太多,反倒引不起自我憎惡的心態,還會有厭煩的感受。所以,像這種還不到一小時就結束的片子,它所產生的漣漪要來得更廣。

非常讚的一部動畫片,不論從畫質、聲效、劇情、分鏡、配音各方面看來,《最後的吸血鬼》絕對是一部上乘之作!


2007-09-29

平淡中透露著美妙的閱讀體驗之作--土星公寓《漫畫》


漫畫名:土星公寓
漫畫家:岩岡壽枝
出版社:東販
集 數:兩集未完


劇情平淡的不得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對於人生體悟的戲碼,全都表現的很芭樂,但關於工作與居住環境的設定、上下層社會的階級觀念、和素雅有緻的插畫線條,讓原本應當前衛的SF之流的印象,被《土星公寓》給徹底打破了,閱讀體驗變得即懷舊又美妙。


雖然是SF之作,也儘管只有第一集,不過故事主軸已經整個清晰可見。基本上,SF一般表現大多帶有異常冷酷且後作力強烈的印象,《土星公寓》則否,即使如此,它還是不脫離SF一個以人為本和關懷大自然的基本概念性作品,步調不僅十分平緩且童趣味甚重,但它不是一個世界是如此美好的童話漫畫,岩岡壽枝從一開始就設定一個很清楚的社會差距,不強烈卻讓人相當舒適的去重視這項議題。

看到書名時,原本以為這是個在土星的某座公寓發生某事件的漫畫,翻開後才令人絕倒的發現,故事發生的場景不過是漂浮於地表35,000公尺上空的建築物之中。這是一個環繞著地球,呈現出環管狀的巨大公寓,並區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是上流社會人士與有錢人的居住地,中層為公共設施,下層則為一般居民的住所,外圍是一整圈的強化玻璃帷幕,地球變成了自然保護區,任何人都不能前往地球表面。

《土星公寓》以探討探窗戶少年的成長為主,並另外帶出居住於巨大公寓中人們的渴望。上流社會人士與有錢人因居住於上層公寓,不只付得起錢,再加上窗戶清洗的危險性最小,自然光源也最充足;中層公寓因透光性強,做為公共施設之用;下層公寓僅依靠人工光源,風勢強勁的原因、必需以吊鋼索的方式清洗窗戶,危險性極高,費用相對昂貴,阿滿的父親就是在接受下層公寓的清洗窗戶委託下,因公死亡,之後擦窗戶的工人便不再承接下層公寓的委託。但就因人類渴求著陽光、空氣、水三大生命元素,上層公寓若永遠無緣,也希望霧茫茫的窗戶能夠變得清亮明淨,即使只能遠遠的眺望母星地球,起碼也要將它懷抱在眼裡與心底!第一單元便是在訴說著這樣的夢想。

是個思想獨特,又很柔軟、很柔軟的好故事,嘿~,光是它採取單元劇作法、沒有劇情連貫性的問題,就夠讓我喜歡的了!XD

冷硬派偵探與超自然驚悚風格的完美結合--幽冥行者《小說》


小說名:幽冥行者 (GREY WLAKER)
小說家:凱特理查森 (KAT RICHARDSON)
出版社:春天
譯 者:戚建邦


不知從何時起,下意識的便會去迴避碰觸奇幻型態小說(尼爾蓋曼的著作較為特殊,不在此限),務實的心態應該是此類小說最具殺傷力的閱讀阻礙。說起來,務實就像是兩面刃,一方面雖然穩健踏實,另一方面卻會拒絕浪漫的幻想力,小說看著看著,難免會突兀地生出一股想要對著窗戶外大喊著「荒唐、荒唐」的衝動,也因為如此,我倒是不曾逼著自己嚐試閱讀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老實講,這書封面設計實在不怎麼出色,看到書名時也以為是外星人探訪地球的科幻小說,《幽冥行者》會勾起我興趣的原因,主要還是封面上的那句介紹文--「冷硬派偵探與超自然驚悚風格的完美結合」,再加上凱特將起頭寫得夠兇狠也十分流暢,一不小心,它就跟著我回家了。囧rz

……對方一手抓著我的馬尾,另外一手卻緊緊握住電梯外門。我自褲子口袋中拔出一把老式瑞士軍刀,他則用力甩門撞擊我的脖子,似乎想要利用電梯的摺疊門夾斷我的腦袋。我努力扭動身軀,試圖脫離他的掌握。摺疊門撞上我的太陽穴,鮮血自我耳中流出,在這一側的頭顱上劃出一股強烈的灼熱感。我眼中的景像越來越小,漸漸只剩下一條黑暗鮮紅的通道。

摺疊門再度襲來。砰!整座電梯晃動不已,電梯內門也開始關閉,毫不留情地對著我的腦袋夾來。我拔出摺疊刀中的刀片,反手對著對方的手臂狠狠插下。對方大叫一聲,終於放開我的馬尾。……

故事描述,一個名不經傳的女偵探在幫委託人向她騙徒繼父攤牌時,被對方重度毆打,送醫途中有長達兩分鐘的時間是處於休克致死狀態,甦醒後的海波,眼前開始出現迷霧,並伴隨著異常冰冷、嘔吐、顫抖的生理反應,原以為是腦傷所導致的幻覺,直到被幻覺攻擊,無助的海波透過醫生、尋求丹席格家的協助後才瞭解,兩分鐘的死亡過程早已改變她的體質,海波成為一名「幽冥行者」,終其一生將擁有在正常世界與死後世界重疊的陰陽魔界中自由遊走的詛咒天賦。

開頭滿OK的,只是,逐漸看下去才發現大不妙,又是吸血鬼、又是女巫、又是惡靈、又是守護獸、又是魔法、又是死靈法師的,雖然黑暗風格為主的《幽冥行者》在娛樂性質很高的前提下,屬於偵探故事的類型架構仍舊安排得妥妥當當,問題是,我就是欠缺了奇幻讀者所該具備的那麼一點點素質啊(噴淚~)!!

劇中海波接下的兩起委託案,一個是協尋失蹤大學生、另一個則是尋找傳家之寶管風琴,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案件,沒意外的,找到大學生之後再衍生的委託案中,兩者便兜在一起了。其實以系列第一部來說,凱特理查森寫得還算不錯,這一部很明顯的是要一直在抗拒幽冥幻境的海波接受她的新能力,能看完《幽冥行者》還是拜主角海波布蘭的設定不會過於矯情,劇情結構十分豐富也多樣化,但缺點會和電影《凡赫辛》、《決戰異世界》一樣,落入「娛樂有餘、知性不足」的地步,看的時候很享受,淡忘的速度卻異常得快。

接下來,有繼續出就考慮看,沒繼續出也沒關係,反正說到底,我不是個會對奇幻小說著迷不已的閱讀者啦!Q口Q

2007-09-23

總務部總務課、山口六平太--小職員週記《漫畫》


漫畫名:小職員週記
原 作:林律雄
漫畫家:高井研一郎
集 數:51集未完
出版社:尖端


集數固然多到有些嚇人,卻是妙極了的好物!畫風不只可愛討喜,書裡更有許多的學問,適切的期待、與現實的情況,創作者平衡的恰到好處,很難想像一開始面對那麼一大套漫畫,心裡一直「哇!哇!哇哩咧~」的吶喊,看到後來當沒得繼續追看時反而覺得很失落。是的,《小職員週記》就是這麼妙哇!XD

《小職員週記》看來備感親切,主要也是因為高中工讀的一年半期間,是在某大冷氣公司的總務部渡過,山口六平太部門遇到過的問題,我們也曾面臨過,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自己還挺適合總務工作,雖然這麼說來非常地不好意思(**羞**),畢竟我做不到六平太的那股行動力與衝勁--「與其勉強適應環境、不如挺身而出改變環境!」但不管怎麼說,那段時間在我上班族日子中是最得心應手、悠然自得的好時光。

漫畫家本身工作情況太過特殊封閉,或許很難想像一般上班族職場領域裡的渾沌情景,所以,比起俯拾皆是的日劇,「辦公室」題材在漫畫裡反而不多見,即使方向決定了,也很難想像日復一日的上班族工作究竟有何樂趣,最後畫得不上不下,看到後來大概都是嘴巴歪到一邊的苦惱神情,但一想到漫畫家的職業,也就勉強接受。其實「辦公室」題材並不難,《小職員週記》就有點到真正精髓--「想要發揮所長,是每一位在工作崗位上努力的上班族最盼望的事!」

上班族時常會說,職場文化總是深沉的令人難以想像,其實不過是人際關係與自我意識在作崇,手頭上的工作也因此變得加倍困難與艱辛,《小職員週記》在這部份就很技巧性的做了簡化,而將重點放在一般日常性的工作麻煩上。例如,有些部門工作並不能數據化,但新上任且個性一板一眼的金田總務部長卻提出要求,當投機取巧的有馬係長,工作件數遠遠高過他人,山口六平太自始至終卻都在處理一項員工仲裁工作,金田部長當然不高興,甚至對六平太評價也不高,像這種情況,若金田部長個性再糟一點,有馬係長特別會做表面功夫,六平太又沒有發揮的機會,整個故事應該導向一個很差的局面。不過創作者本身已經很明確地要建立出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即使看來公司與員工之間雖是相互利用的關係,但也有彼此互相加分的作用,所有問題在《小職員週記》裡都能迎刃而解。所以說,它討喜的原因就在這裡。

另外,也因日本的上班族文化相當特殊且恐怖(人生獻給公司),創作者便提出這樣的看法--「工作即使微小、瑣碎,但卻可能為公司帶來正面效應。」焦點理所當然的放在看似不最起眼的總務部門,當工作任務從不可能變成可能時,它所帶來的效應也遠遠大過公司最具實質利益的部門了。當然,若是在位者沒有遠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雖然有些部份的詮釋在台灣上班族的眼中看來相當無奈,但不可否認的,《小職員週記》絕對有激勵、鼓舞自我的作用。讚,真的很讚(笑),是上班族與即將當起上班族的,請務必一看《小職員週記》!

2007-09-22

侵襲人心的不可逆疾病--明日的記憶《小說》


小說名:明日的記憶
小說家:萩原浩
出版社:商周文化


當年輕時,總是認為時間會為我們停留住,錯誤發生後,我們可以重新再來、彌補憾事,而身強體壯時,不論疾病罕不罕見,它的距離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直到年歲漸長,此時,工作責任與上下一代的教養義務落在肩頭上,身體所發出的警訊卻不斷襲來,小病灶就像果實般的開始在體內各處落下、肆無忌憚的發芽,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痛風、關節炎、脊椎側彎……,漸漸地,這些病症,再也無法漠然以對、無法雲淡風輕的看待它,但最終還是能調適出與它們最佳的相處之道,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垂垂老矣而仍保有尊嚴並非難事,除非罹患的是阿茲海默氏症。


萩原浩以第一人稱撰寫阿茲海默氏症患者從得知患病到對抗病痛的心路歷程與處境,筆風溫潤和煦、調性十分內斂,劇情寫來雖四平八穩,卻像醒世文般,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阿茲海默氏症首先由精神科兼神經病理學家Alois Alzheimer在1907年於德國發表,隨後依據他的名字來命名此一疾病。在國內,阿茲海默氏症原本被稱為老年痴呆症,但研究發現,阿茲海默氏症雖好發於六十歲以上之老人,但如同書中主角佐伯雅行在壯年中發病者、大有人在。它是一種大腦皮質慢性但全面退化的疾病,分為早發性與晚發型兩種患者,並且可藉由檢查得知是否罹患此病,具有遺傳病特性,症狀個別差異極大,記憶力缺損為主要症狀,不僅不會康復、且會持續惡化,早發型患者惡化速度比晚發型患者來得即快又猛(書中主角便是早發型阿茲海默氏症病患),患者存活年齡約五到七年,因看護者多為家人,耗費成本與影響極大,已被認定為一種主要的社會大眾健康問題。

日本寫作近來似乎有偏書寫一般疾病或罕見疾病的趨勢,儘管如此,劇情走的都是溫情路線、狗血有限,《明日的記憶》也是如此,不過,感覺上,萩原浩有特別謹慎以對的處理劇情、僅忠實描寫發病狀況與心情狀態,畢竟主角是位五十歲的男子,又一路升任到部長階級,差不多都摸透了做人處事的道理,生病難免顧影自憐的這點可是在書中完全看不見,但偏偏一抽離掉那種自怨自尤的情緒後,有點年紀、有又責任在身的讀者,反而會很容易明瞭當身處於佐伯處境卻非得如此堅持不可的道理時,一頁一頁的翻看中,再加上身處於同樣煩絮且傷神的工作環境,很難不讓人感到難過。

《明日的記憶》非常容易閱讀,一開始較為緩和,看完的後勁較強,到了現在,我腦海裡,仍是浮現著「滿天飛舞的小紙條,再也彌補不了任何記憶的空缺」淒涼的畫面。


書背文案: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佐伯雅行,今年50歲。原本幾個月後,他將主持獨生女的結婚典禮,完成人生中最大的心願。可是某天,他因為持續目眩與失眠而前往醫院,診斷的結果竟是得到「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他對天咆哮,卻得不到任何答案。

為了挽留住片刻都在流失的記憶,他拚死命地在所有事物上留下小紙條提醒自己,開始了無奈的搶救記憶大作戰。然而,隨著病情的加重,每天都在見面、相處了許多年的同事臉孔,每天都在拜訪的客戶公司所在,每天都會走過好幾次的熟悉街道,卻漸漸從他的腦海裡消失……….明明再熟悉也不過的馬路,卻變成了看都沒看過的異地陌生風景。

滿天飛舞的小紙條,再也提醒不了任何記憶的空缺,佐伯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

而妻子枝實子決定陪他一起和病痛奮鬥下去。


【明日的記憶】電影官網



2007-09-15

海軍陸戰隊員之波灣戰爭回憶錄──鍋蓋頭《電影》


電影名:鍋蓋頭 (Jarhead)
導 演:山姆曼德斯 (Sam Mendes)
編 劇:小威廉布洛勒斯 (William Broyles, Jr.)
演 員:傑克賈倫何 (Jake Gyllenhaal)、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
    彼得塞斯嘉 (Peter Sarsgaard)、克里斯古柏 (Chris Cooper)、
    盧卡斯布萊克 (Lucas Black)、布萊恩傑瑞提 (Brian Geraghty)
發 行:環球


如果看過早期第一二集的台灣軍教片《報告班長》(每下愈況的本片已累積至第六集),應該不陌生當年片中感動人心的長官情與同袍義,讓許多觀眾對於當兵的想法大多抱持著「不去經歷當兵,男兒人生將就有一段空白」的遺憾感。相較於日後遙想起來多半會覺得數饅頭日子是值得津津樂道、正面卻不會有太多餘裕想法的《報告班長》,《鍋蓋頭》反而更有份不枉輕狂年少的叫囂衝勁,而瘋狂來襲的強力POWER感之下,漾著一份沒有邊際、沒有慰籍、有些異樣又令人難過的灰色調情緒。

《鍋蓋頭》是根據美國暢銷小說《鍋蓋頭:一位海軍陸戰隊員的波灣戰爭回憶錄》所改編的電影,不論導演、編劇家、製作,攝影、剪接等等幕後工作人員,乃至於不是一線巨星卻表現得十分出色的演員們,他們通力合作的結果,是將《鍋蓋頭》拍得詼諧有趣又好看,劇情雖簡單卻寓意深遠且直搗人心。內容描述廿歲的第三代軍人史沃福在懷著美好憧憬下,簽下了波灣戰爭志願役,原本僅是海軍陸戰隊一員,卻被挑選進入訓練嚴格的狙擊手偵查隊,開戰前的懵懵興奮、等待備戰中的不安與挫折、開戰後對生靈塗炭的戰爭感受的恐懼,加上軍隊的條約禁令、國家的強勢思維,當家庭沒有溫暖、女友來信有移情別戀跡象、前線日子又如此地空虛寂寞,再再讓史沃福對從軍日子越來越茫然,而這群即瘋狂又粗魯、原本彼此看不順眼的鍋蓋頭伙伴們,卻在後來發展出相互打氣、彼此給予對方最真摯情感的珍貴友誼,才讓史沃福終能感覺到加入軍隊對他至少有其正面意義。

若是對於波灣戰爭印象還算深刻,應該還記得美國那場代號名為援救科威特的「沙漠風暴」波灣戰爭,它的開始非常緊繃,倒是結束的場面,和平的讓人驚愕到想要怪笑個好幾聲做為結尾。其實《鍋蓋頭》就有拍出那樣的戲謔氣氛,至於軍隊文化、媒體現象、國家利益、主戰反戰,電影劇情不帶過多的批判色彩,反而是在講述時代價值觀的快速變遷製造出如影隨形的不安和焦慮,讓不同世代的人們陷入各個無所適從的局面。就像那句簡直深烙腦海裡的「歡迎來到爛地方! (Welcome to the suck!)」,它不只是指軍隊、國家,也不單是這場可笑的波灣戰爭,而是通指著這一整個世代,對著陷入世代洪流中而無法脫身的我們,輕快也略帶著嘲諷意味的喊出:「Welcome to the suck!」。

它不是娛樂片,它不會燃起你「不去經歷當兵,男兒人生將就有一段空白」的熊熊鬥志熱血心,它也不會引發你民族使命感與雄心壯志,你只會看著看著突然同主角一起恣意狂笑,一起粗魯地以笑罵代替問侯,一起陷入靜默空間,一起為同袍情誼感動,一起探討看似狗屁倒灶卻務實的不得了的人生問題,沒錯,卡司無須非大不可,更不用重金打造大量的電腦特效畫面,好看的電影,理當如此!

PS. 鍋蓋頭由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的髮型外觀,也是海軍陸戰隊員的象微與榮譽。


2007-09-08

江戶人情推理帖中的上等甜點──娑婆氣系列三部《小說》




小說名:〈一〉娑婆氣、〈二〉致當家大人、〈三〉貓婆婆
小說家:畠中恵
插畫者:柴田尤
出版社:謬思
譯 者:葉凱翎、劉惠卿


【娑婆氣】:受俗世間名譽、利益得失等各種慾望所控制的心。
【娑 婆】:梵語,意為能忍、堪忍、雜膾,為在這個世界的眾生要忍受各種苦和煩惱;意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


娑婆,江戶,人情,推理,甜點,咦?這標題還挺適切本系列時代小說的重點精神。娑婆氣系列第一部《娑婆氣》為長篇小說,主要在交代主角與週遭人物的互動關係與性格,並描繪出人世間與妖怪們兩方流轉於『娑婆世間苦』的景況,作品討喜卻談不上印象深刻;接著才是重點,第二與第三部皆是短篇集結成冊的小說,更進一步的刻劃描寫陪襯角色的過往事跡,如擊鼓之聲般,戛然乍響、聲沉卻又靜謐,畠中恵在細節上做極緻的發揮,劇情逐漸加溫,也讓小說顯得更加細膩且動人。

身為江戶長崎屋大戶人家的少當家一太郎,十七歲的他什麼都好,就是身子骨太過虛弱,虛弱到就算上一秒還能說說笑笑、下一秒兩腳一伸,成仙去了都不足為奇的地步,因而父母與家丁寵愛一太郎的程度,就像是在「大福麻糬上盛著高高的砂糖堆,又在上頭澆淋黑糖蜜」一樣的甜膩傷喉嚨,祖父母也因為擔心一太郎,自一太郎五歲起,在他身邊安插了仁吉、佐助兩位如兄長般的家丁。而這兩位家丁的原身份卻是千年大妖怪白澤與犬神,自此開始,一太郎身邊便出現大大小小的妖怪們。在「少當家至上,其它皆不重要」的信念中,雖然這群伙伴不僅能幹也忠心耿耿,但畢竟身為妖怪,與人類的想法總是有著矛盾衝突的地帶,少當家意外被捲入是非糾紛之中的次數不算少。就在一太郎身子好的時光少、臥病在床的時光多的漫漫長日中,妖怪也成了協助他解決事件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們。

儘管喜歡看漫畫,我卻很不習慣小說流於漫畫手法表現,書封折頁上見到畠中惠簡介,本來還有些介懷,不過曾躋身漫畫家之列的畠中惠,倒是相當擅長於以景烘托人物的呈現法,具象又具有動感。先不談中與日、作家與譯者之分,對畠中惠的國學造詣,我還是頗感驚奇,尤其時代小說,最讓人困擾的莫過於作家以現代人說話口吻來撰寫時代小說了,感覺上總是不倫不類,娑婆氣系列的拿捏則恰到好處。特別是人與人的感情看似快要溢滿出來、變得濫情,畠中惠倒是堅守住微妙的分際,格調雖不華麗卻也特別出眾。

有件事要特別提一下,我被畠中惠欺騙過兩回(不甘心的含淚Ing)!第一回是在拆解少當家身世的《娑婆氣》裡頭,少當家前去尋找同父異母的松之助大哥,另一方面居然在這之上重疊著另一椿殺人事件,當下對於事態發展感到傻眼,「咦咦──少當家掛了?!接下來難不成妖怪有助人復活的本領??還是少當家要成為幽靈活在這世上?」接著又在《貓婆婆》講述佐助過去的單元中再玩一回「什麼?!少當家又掛了??」的戲碼,這下是真的翻開書封折頁恨恨地以手指用力戳了戳作家的額頭,好你個畠中惠啊~。囧rz

文化、文化,尤其是看時代小說時,特別羨慕日本的傳承文化,甜點應該也能屬於其一吧(笑),閱書完畢,總是很想一嚐甜點,無奈皆是睡前早已刷完牙的情況下,嗯,沒錯沒錯,這時間正好,等等外出去肥一下自己吧!XD

歡迎來到歡樂立花家!--我們這一家《漫畫》


漫畫名:我們這一家
漫畫家:けらえいこ
出版社:東立
集 數:十二集未完


因動畫印象與配音深植人心,一直以為《我們這一家》是由動畫起家,不過,對我這種工作時間十分異常的讀者來說,明明半個小時可以看完一本漫畫(三四個單元集結成冊)動畫卻能反其道而行的將一個單元做成半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動畫再如何好看,原作漫畫成了絕對的優先首選!畢竟每天下班後到睡前大約只有三個小時,又要梳洗整理,和家人聊聊天,良心發現時接手家務工作,偶而還會騰出時間頹廢於電視機前,再很沒勁地把早已堆滿書的房間──弄得更亂,接著姿勢越來越難看的翻閱小說與漫畫,這麼一來,那來的空閒時間給動畫,你說是吧、各位?時間寶貴啊,也難怪年紀越大越是不得閒的想要一次處理好幾件事,然後把自己搞得更是暈頭轉向,如同書中的花媽一個模樣(笑)。所以,那天在書架上看到漫畫,我的反應還是噗嗤一聲笑出來,隨後馬上興奮的把它全給帶回家了!XD

漫畫,自然有漫畫值得一看的樂趣在,比如書中不時出現染井小姐的點綴小道具,非常可愛又有把玩的衝動。但在台灣,像這類型工藝創作家的生存空間並不大,除非是受到青睞,而即使雜誌社願意長期資助配合,仍舊必需另拓財源。相反的,日本工藝創作家的市場就相當活絡,即使部份工藝有趨於式微沒落的窘境,但不論如何,這一塊屬於人為創作領域仍在傳承,不僅僅報章雜誌,設計素材圖庫裡甚至也出現過它的身影*。

說來很無奈,但也不是只有這一行業面臨到台灣市場不夠具規模性的情況。


嚴格說起來,《我們這一家》主角原本是立花橘子,曾幾何時,卻讓花媽給佔去風頭。這倒也無所謂,反正立花家的成員都很可愛,只是讓人最哭笑不得的,一般讀者可能在花媽身上見到自個兒媽的影子,我卻除了看到我那寶貝媽的影子之外,還見到自己的,比如說這廿三格漫畫,就反映出我那毛毛躁躁、時常不知所以然的個性囧rz……花媽具有著堅強的拚命三郎、能省則省、貪小便宜、歪理至上的歐巴桑性格,心直口快的她倒是相當包容花爸,不過很孩子性的她也時常和孩子們吵鬧不休。除了描寫家庭互動之外,けらえいこ也設定了三位手帕交:水島、戶山、三角太太們,性格各異其趣。


上班族的花爸是個很傳統的日本大男人,總是沉默不語、我行我素,看了其中無數的廿三格漫畫才突然驚覺,花媽會變得毛毛躁躁,花爸可能得負一半責任,但也因花爸這種老是把老婆的舉動當成笑鬧片的在暗中欣賞娛樂,花媽才能悠哉悠哉的展現真性格吧。


長女橘子就挺有笨孩子的那種親切味道(笑),高中生的她是個名副其實的迷糊蛋,不夠機靈,想要外在表現適宜,卻總會出錯,幼年很得大人緣,喜愛縫紉、和老媽抬槓,與世故的小染感情極好,暗戀同班同學岩木。


至於國中生的么子柚彥,和常做傻事的媽媽姊姊不對盤,不過本性善良,情感纖細,思緒分明,沉默不多話,倒是內心裡有諸多見地與想法,做事也很有一套。看久了,總覺得柚子挺像個小老頭的。XD

在橘子還沒出生前,相親結婚的花爸與花媽從鄉下九州來到都市打拚,孩子相繼出生後,立花家便落腳於東京近郊某小城鎮內,故事由橘子是高一生、柚子是國一生開始,時而回顧橘子與柚子的童年時光。四個個性不同的家人,各有其酸甜苦辣的生活圈,在外努力尋求他人認同與革命情感的他們,不只正維繫起立花家的情感所在,同時更貼近了你我的真實生活層面。

不知是東立的翻譯不夠優良,或者けらえいこ的表現偶爾欠佳,《我們這一家》有時會有不太通順的凸槌情況發生,不過,終究還是套非常有趣又值得一看的好作品!XD


*圖片來源:富爾特

2007-09-01

戰爭浩劫錄記實──未婚妻的漫長等待《小說》


小說名: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Un Long Dimanche De Fiancailles)
小說家:塞巴斯廷賈畢索 (Sebastien Japrisot)
出版社:先覺
譯 者:孫紀真


此刻,坐在電腦前的我,含淚默默苦思著遭到自己謀殺的前一回《未婚妻的漫長等待》書薦中到底是塞了什麼鬼方塊字,為什麼還有點腦渣的腦袋瓜子裡竟然呈現一片空白的叫不出印象檔案來呢?這難道是老天要我反省自己在介紹一本好看的反戰小說中搪塞了太多無意義且沒啥血淚的方塊字,以至於必需要重新再來一遍、投入更多感情才好對得起寫書人嗎?……………喵的咧,我現在只有撞牆的念頭而已,最好是能撞出點記憶來最好。Q口Q

看過原著小說後才發現,《未婚妻的漫長等待》電影版拍得固然不錯,而且雖做小幅度的變動,與小說的劇情倒也相去不遠,只是電影版較像是一條拐彎末角的鄉間風景小路,悠遊於其間,有許多的餘裕,卻難以回頭探尋、明白某些道理,直到翻閱小說後,所有一切皆豁然開朗,故事劇情不再是單行道,而是一張網──四通八達、懸疑曲折又耐人尋味的網。

這書名,看似很玫瑰色,帶著女性對愛情的憧憬、渴望和無奈,實則不然,劇中的世界反而呈現著一片烽火連天的嚴酷景像,沒有夢想、沒有未來,僅有的是前線作戰的士兵們企求著能活下去、與後方家鄉的親人們盼望著能再團聚的低微希望。本書描寫五名士兵不惜傷殘自身肢體,以儘快退除兵役,好回到家鄉愛人身邊,遠離最殘酷、最無情、最無用的戰爭,軍事法庭原要槍斃所有士兵,為殺雞儆猴,後命令他們遊行過一個又一個戰區,在最惡劣的情況下,最後尚有一息的五名士兵被雙手反綁,丟棄在兩軍密集交火、戰況最慘烈的戰壕中自生自滅。

……在歐比尼開會。歐比尼附近某單位的四十個士兵自己用手槍射傷一手,貝當本決定槍斃其中二十五名。今日貝當改變初衷,命令將死刑犯雙手反綁,丟到離敵人戰壕最近的空地上,要他們在敵人面前過一夜。貝當沒有說明是否應該他們餓死。軍人要有性格,要有精神!但是,有性格和暴虐的界限究竟在那裡?……(By PG.329 截錄自法約勒元帥的《大戰手記》)

由一位垂死老兵的臨終證詞做為起頭,一個線索代表一個人,曾參與過護送即將被丟棄至戰壕裡同袍的將領士兵們,可能是亡者的親人,也或許是僅存的士兵本人,當線索斷了,另一線索便會接起。瑪蒂德不僅知道代號「矢車菊」、早已喪失心智的未婚夫馬涅克遭遇,也瞭解了在最後即將被丟入戰壕裡、心生憐憫且誓言保護馬涅克的「巴士多」克雷貝的為人,並曾與「六分錢」法蘭斯的親人接觸,之中,「普通法」安琪的女友丁娜抱持著愛人仍舊活在這世上的期望,持續地在軍區中尋覓,丁娜最後的遭遇讓堅強的瑪蒂德無法忍受的幾近潰散瓦解,與終於破解最具關鍵性的「那個人」本諾瓦給妻子最後一封書信中的暗語。

身為男性作家的塞巴斯廷,描寫起女性的心理,意外的表現出其神情意態的陰柔特質。本書的女主角瑪蒂德並不是一個很討喜的女性人物,對愛情太過固執,會耍小聰明,凡事追求真相、不惜用言語刺傷他人,但也是因為她堅韌不屈的性格,與凡事樂觀的天性──「如果這條線索不能把她帶回情人的身邊,那就算了。至少,她可以用來上吊。」即使所有的事證全都導向一個結論──她的未婚夫已經死於「黃昏賓果」,而展開的可能儘僅是一場徒勞無功的查訪工作,瑪蒂德仍舊奮力不懈的到處奔走,希望知道當天在「黃昏賓果」戰壕究竟發生什麼事。

雖然並不是那麼明顯,不過小說裡還是彌漫著一股無奈且悲傷的情緒,倒是軍中小霸王、塞勒斯坦一旦出場,故事的調性就會輕快得不可思議(笑),他最早出場的時間在五位士兵即將被移送到「黃昏賓果」前的最後一個戰區中,當時「矢車菊」想吃的最後一餐是軍中不會出現的食物,塞勒斯坦當時回答了:「就算弒父弒母,我也要幫他找到。」後來才知道這小子父母其實早已掛掉了,不過這句話也成了他的口頭禪(笑)。後續交代更多塞勒斯坦的事蹟,會讓人覺得,交友對象理當選擇如塞勒斯坦者。

即使看過電影,我還是相當推薦原著小說,電影的涵蓋面畢竟不如原著小說來得廣,花點時間,感受書香,還是相當值得。

都是爭奪王位惹的禍!──怪物王女《漫畫》


漫畫名:怪物王女
漫畫家:光永康則
出版社:尖端
集 數:四集未完
譯 者:游若琪


如果說,《厄夜怪客》是套在充滿死亡氣息之餘、卻又彌漫著十足惡趣味的集黑暗創意大成之限制級版漫畫,那麼,《怪物王女》就是套很可愛的史上全體怪物大集合之普級版漫畫了!


看起來,它是要走《魔法少年賈修》、《植木的法則》這一路線的作品,主角並不想要王位卻必需擊敗其他王位繼承人,以保住自己的小命,並在戰鬥中吸收助力。像這般很固定的模式不禁讓我懷疑,日本方面的少漫部協力編輯們是否已面臨到了腸思枯竭的窘境……窮則變、變則通,雖然稱不上頂尖,光永康則總算踩著穩健的步伐,在這類型公式已使用到近乎氾濫的大同小異書堆中,走出自已的風格。

翻閱《怪物王女》,難免會聯想到《厄夜怪客》,感覺上這一回的新作似乎有受到平野耕太的啟蒙,畢竟光永康則上一套作品《機車宅急便》是套成績普普的勵誌動作漫畫,而《怪物王女》仍舊保有光永康則先前耍可愛卻不會俗不可耐的風格,不過要能夠跳脫原有的思維模式並追尋另一層次的黑暗元素,還是需要某些契機了。

至於這契機是如何產生,倒也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怪物王女》同樣是惡趣味滿點的搞怪黑暗漫XD!不單有狼人、吸血鬼、透明人、半魚人、食人植物、木乃伊、怪物蝙蝠、蒼繩人,甚至可以見到光永康則集結了許多黑色恐怖電影先驅的創意來源,透過他的消化與再創造,產生不同的化學效應。比方說,《2002嚇破膽》的幽靈船驚魂記、《斷頭谷》的無頭騎士、《半夜鬼上床》的夢魘佛萊迪、《十三號星期五》的曲棍球面具外加一把天下無敵電鋸之殺人狂傑森、《透明人》的創意點子……等等,若是B級電影看得夠多,樂子相對的也很多。XD

只是,畢竟光永康則畫風偏屬可愛系,原該攝人心魂的黑暗氛圍魄力也硬是被他的畫風滅了大半,可惜了……囧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