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7

誰能逃過ZIG ZAG的獵殺?!--時光閃電《小說》


小說名:時光閃電(ZIG ZAG)
小說家:荷西‧卡洛斯‧索摩薩(Jose Carlos Somoza)
譯 者:葉淑吟
※原文版2006年‧於2008年9月授權商周中文化※


這位古巴裔西班牙籍作家很強,估且先不提他的文筆風格明顯的過於吊人胃口、害我心頭老是浮上「你到底要裝神弄鬼到什麼時候啊?」的疑問句兼不斷翻白眼之外,光是憑著他能將精神病理學與時光弦理論相互結合、並寫出一本足以媲美麥克克萊頓《時間線》的科幻恐怖驚悚小說,這點就相當地了不起!

在《時間線》裡有談到--「時間旅行的概念是沒意義的,因為時間不會流動。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認為時間會流逝,只是我們神經系統的一個意外--是我們一種看待事務的方式,其實,時間是不會動的;動的是我們。時間本身是不變的,永遠不變。」《時光閃電》則提到--「時間弦開啟的是過去,它只會是個過程,結局不會改變,它已經永遠記錄在光粒子裡面,然後我們將它重現、反射出真實影像,換句話說是過去的真相,開啟時間弦並不會對我們文化產生重大影響。」不過在兩本書中,《時間線》終究回到了過去、而《時光閃電》對出場的人物也產生了重大改變。

《時光閃電》故事概念非常簡單,老話一句--過度的科學科技終將毀滅人類!

整本書因有相對論與弦理論的基礎,令部份章節段落看來相當地吃力且抽象,不過倒也意外解開見到古老照片必會不舒服的原因,理論基礎出自榮格,「每個人都潛藏著典型的集體下意識,類似物種的記憶基因,當下意識區域經過許多世代未被侵犯,忽然之間,這道門首次開啟,一道光照進這片未啟蒙的黑暗,當感覺隨著時間回溯期越久遠將越為強烈。徵兆包括不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失眠與產生幻覺。」作者索摩薩並以自身精神科醫師之專業素養,探討參與打開時間弦計劃的科學家們為何會飽受精神創傷所苦之因,另外還有一個頗讓人意外的精神分裂症之分析--「我們認為自己一直是同一個人,這是大腦的想法,以免我們發了瘋。或許精神分裂症病患就是在不同人身上看到不同影像,我們自己、我、整個三度空間裡的各個影像。」精神病理學這一部份再再強化了小說的真實性,再加上弦理論的存在,與曾經耳聞過紅衫木理論之學術說法,以及窺探過去比旅行過去要更容易令人接受,老實講,這書的內容還挺容易說服讀者。

但另一方面來看,《時光閃電》本身實在很像一台逃難中的觀光巴士,乘客看到很多卻都來不及吸收便被強迫到下一景點參觀,而且劇情安排又實在毫無效率可言,一直到了第五章【密會】才正式進入狀況,此時參與當初研究計劃者僅存數人,其餘同伴在十年間已被一一獵殺身亡且死相十分慘烈,身處於崩潰邊緣的倖存者決定重新開啟潘朵拉的盒子,揪出躲藏於暗處的ZIG ZAG。

話說,裡頭有一小段令我目瞪口呆的文字描述,「天才型的物理學家通常都有毛病,如果沒有嚴重的偏執毛病,智人的腦袋是沒辦法理解量子世界或是相對世界的深奧。薛丁格,性愛沉淪者,跟情人打得火熱時發現了波方程式;愛因斯坦,人格變態者,拋家棄子後,旋即將別的女人共築愛巢,而再婚的妻子過世時,他說這樣感覺更好,孤家寡人反而能安靜工作;海森堡,納粹擁護者,為了效忠希特勒,積極投入氫彈的研發生產;玻爾,體弱多病的官能精神病患者,對愛因斯坦形象有戀物癖傾向;牛頓,平庸而低級的傢伙,甚至會偽造文書來侮辱批評自己的對手。」媽呀,索摩薩,這下你把物理學家全都得罪光了啦!=口=

PS. 呃,ZIG ZAG等同於鋸齒空間吧?="=←英文不好的下場便是:連自己都很疑惑標題下得到底對不對啊⋯⋯


【書背文案】
二○○五年,歐洲最優秀的物理學家、哲學家、古生物學家、歷史學家齊聚在印度洋一座無人小島上執行跨時代的研究計畫,連霍金也認為不可能成功的科學實驗。這群科學家想要扭轉時間的定律,讓「現在」的人得以一窺「過去」。

馬德里的物理系資優生艾莉莎是這項研究計畫的成員,成員中有她最敬佩的布蘭內斯教授,也有她最強的勁敵:里可瓦倫德夏普。

他們的研究果然有了重大突破:成功扭轉了時間,卻也喚醒了陌生可怕的力量。艾莉莎雖然劫後餘生,卻被夢魘糾纏……

沒有看最後一頁絕對捨不得放下,讀者將置身於恐怖大門前,止不住的毛骨悚然!

2 則留言:

秘密基地 提到...

對那些學者從道德倫理方面所進行的評價,我倒還蠻常聽到的

牛頓是那些例子中最像正常人的傢伙,因為他懂競爭,有手腕,之所以會留名青史,一半以上是從派系鬥爭中贏出來的,他擅長運用權力排擠和放逐其他威脅到他的競爭對手,渴望的東西很實際,是個小雞肚腸的男人..

bluesky 提到...

大地,這類的評價我反而不常看到耶。=口=←真糟糕,和時事有些脫節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