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3

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緘默以對--沉默串謀者《書刊》


書刊名: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Silence and Denial in Everday life)
作 者:伊唯塔‧傑魯巴維(Eviatar Zerubavel)
譯 者:黃佳瑜
※原文版2006年‧於2008年5月授權早安財經中文化※


【屋裡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西諺,意指屋裡有象,人們卻視而不見,刻意忽略,當它不存在,用來比喻每個人都知道,卻心照不宣地不願提及或面對的議題或事件。

呃呃,應該是要很有趣的社會學術研究書刊(搔搔頭ing),尤其此書參考價值頗大、書頁輕薄短小、字意清爽易懂,但一整本看完後就覺得好悶好悶,然後就一臉我很苦悶地奮力爬回漫畫堆中汲取稀薄氧氣。


不願提及或面對的事件,包括了不適任的政府官員、貪污瀆職、族群仇外屠殺、種族歧視、酗酒毒癮、家暴亂倫、同性戀、霸凌等等公共議題,這類「沉默而拒絕承認的見證」,是集體合作的結果。

當出現某件惱人、威脅著我們心理平靜的事件,我們會啟動內心的閘門,讓那些事件成了一般日常我們故意習以為常的背景圖像。但它從不曾消失過,它就像存在於屋內的大象,吸光我們的氧氣、扭曲我們的空間,我們緊繃著、甚至小心翼翼地避開,從最初最輕微羞恥心的閉口不談,到了後來串謀人數越多、串謀時間越長,而拒絕承認行為的本身遭到串謀者拒絕承認,便引發成震耳欲聾且壓力越來越強的沉默。這時,打破沉默者往往惹人厭,因社會團結根基將被動搖,且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將尷尬無比。然而,沉默的串謀也會帶來負面效果,它往往會加深人們對彼此的猜忌。

消極的禮貌、也就是俗稱的世故,是建立在雙方迴避敏感資訊之上,所以我們的注意力被規範了,並因此將他人事務定義為閉談禁忌。而要確保人們淨化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讓它無以名之、話題也將無從談起,並且將暢談者視為某種程度的社會偏差者,高層者進一步地再以權力控制該議題,並禁止該議題訊息自由流通。而此種保密也隔絕了人們之間的交流,並引發人們認為自己需負部份責任,以至於噤聲不談。至此,讓他人噤聲,往往可以在全然沉默中完成。

當非禮勿視與非禮勿現,或者非禮勿聽與非禮勿言通力合作後,我們構築了沉默的雙層壁疊,產生出旁觀者與幫凶的雙重角色,當沉默旁觀的人數遞增,自己就越難堅信自己的判斷力是正確的。而人際社會的壓力,打破沉默不僅讓個體不自在,還會引發強烈恐懼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沉默也將越來越令人卻步,但沉默變得愈發沉重,打破沉默的機會也愈高。

要讓大眾承認大象的存在,大象必須主動引起注意,而引起注意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需把大象從背景中抽出,拉到前景來,但破壞沉默串謀的過程中,往往會招致怨恨與否定,因這牽涉到群體的面子問題,而讓揭露事實的當事人成了他人眼中製造麻煩的叛徒,於是,眾人認為,終結沉默串謀的行為,往往比串謀本身更具威脅性,並且加深了孤寂感與創傷強度,阻撓我們面對並進而解決我們的問題。

諷刺的是,正是由於人們集體否認其存在,才使得大象得以如此龐大。一旦我們承認了它,彷彿變魔術般,大象便會開始縮小。伊唯塔傑魯巴維因此勸戒群眾,唯有當人們不再當個「沉默的串謀者」,我們才能將這頭傳說中的大象,趕出房間外,也才能進行自我療傷,重新取回平靜的心靈。

以上為書中融會貫通後的濃縮內容。所以說嘛,會覺得不悶才奇怪,明明是可以更簡潔扼要,偏偏伊唯塔傑魯巴維要反覆寫上個200頁來說明那頭大象如何地令旁人沉默⋯⋯Orz

基本上,對書裡所談及的並沒有持反對立場,畢竟在太多的社會公共議題上,我確實是個逃避型的沉默串謀者,我曉得這種生活態度很狡猾,不過這關乎人性問題,也只能說,當人的行為受到自身基本動力驅使,當道德實踐從不曾落實,人性就不只存在著善與惡兩個端點,而是無以數計距離不規則的點,我選擇沉默,但不認為自己踩在惡的端點之上,頂多是悖離善的點之外,卻也與惡有其距離,對我而言,若還在容忍範圍內,做個沉默的串謀者也不是多麼罪大惡極之事,除非發現自己踩在惡之上,而孰可忍孰不可忍地憤怒打破無聲的沉默,否則,請讓我繼續麻木不仁下去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