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7

小女生式的甜美幻想國度--天狗的女兒《漫畫》


漫畫名:天狗的女兒(町でうわさの天狗の子)
漫畫家:岩本奈緒(岩本ナオ)
集 數:2集未完
譯 者:張惠真
※原文版2007年12月~‧小學館於2009年2月起授權東立中文化※


岩本奈緒的作品說穿了就是以愛情為基調的少女情懷漫畫,而這回校園劇故事比先前兩部單行本要來得更加的妄想滿溢卻也瑰麗無比,天狗、修練、愛情、友誼、學園,怎麼想都覺得這些元素很難兜在一塊兒,岩本奈緒卻毫不勉強地匯聚整合,劇中充滿著成長的喜悅與歡笑,偶爾湧上陣陣挫折失落感,劇情很有岩本奈緒個人之特色風格,軟綿綿卻不會甜得膩口,看她漫畫感覺好輕鬆。

這是部青春煩惱+未來無限可能的有趣作品,每個出場角色儘管符合未成年者的年齡印象,然而每一個都是即含蓄又坦率的好孩子!劇情由刑部秋姬即將面臨高中入學考試做為開始,父親住在綠峰山上的神社內,母親生活於綠峰山腳下的村鎮裡,每個星期六她都會固定帶著糯米丸子上山見父親,此時的她單戀著同校學生神谷武,一心一意要談戀愛的秋姬根本沒把青梅竹馬櫌本瞬要求她兌現「修練成為天狗」的諾言放在心上,對花樣年華的秋姬來說,身為天狗女兒特殊身份的代價除了必須承受眾人奇異眼光,而成為天狗後的怪異外型更是令她畏懼退縮,但紅葉的出現卻攪亂了她的心湖。

目前可以得知的,天狗康德大人最少有十位眷屬,太郎坊是半人半天狗、次郎坊是棄嬰、三郎坊是狐狸、四郎坊是狸貓、五郎坊是兔子、八郎坊是山豬,以上幾位已陸續出場,至於天狗起源、修練方式、罩門弱點、天賦能力等等,岩本奈緒則依據傳說做為考證資料,逐步建構出小女生式的甜美天狗幻想國度。

這部作品除了天狗修練為主劇情之外,接著應該是看配對如何換成秋姬與櫌本瞬了。另外,啊啊啊--我還想看《雨無村役場産業課兼観光係》啦!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好,請趕快代理進來吧,萬事拜託!(敲碗ing)XDDD

「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第二集--夜蟬《小說》


小說名:夜蟬(夜の蝉‧「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第二集)
小說家:北村薰(北村薫)
譯 者:劉子倩
※原文版1990年‧東京創元社於2009年1月授權獨步中文化※


我認命了,選書經常漫不經心,目前為止沒一個系列是從頭開始、總是糊裡糊塗地從中切入閱讀,這習慣都快變成常態,真是糟糕啊。不過機緣有時候也會成為決定性的關鍵因素,雖然並不清楚系列第一集《空中飛馬》評價如何,且《夜蟬》裡所佔篇幅極為吃重的落語劇情看了實在即傷神又費力,然而衝著《夜蟬》,說什麼也要把此系列給追完啊。


話說北村薰是個中年男子,為什麼他能把女人婉轉難懂與滿腹城府的那一面寫得如此細緻美麗?乖乖~!當然也是因為這一部份,我給予《夜蟬》極高評價。本書共集結三則短篇故事,若單以推理來估量,【朧夜的底層】被惡意放反的書本商品和朋友星座之謎,【六月新娘】消失的皇后棋子與來自朋友匪夷所思的一句道歉,【夜蟬】寄失的劇場票券導致戀情破局之背後原因,這三則劇情和重口味的殺人推理兩相比較之下,《夜蟬》推理事件實在過於尋常無奇,感覺頗沒份量,但正因為它將推理與生活情境相互融合,跟日常人生有了微妙聯繫,種種臆想不再只是一場單純的紙上推理遊戲,引發的是更為深沉且動人的思慮。

說真的,個人覺得推理是其次--話是這麼說、北村薰的本格推理寫得十分巧妙(我很驚訝自己居然會發自內心去稱讚本格推理小說)--,《夜蟬》的劇情主軸才是讓我對它產生好感的主因,三則短篇分別寫出女性三個階段的成長變化,從淡然的心動、到愛情的熟成,再到曾彼此曾緊緊依偎戀慕卻錯身而過的兩顆心,北村薰用筆為女子流轉的心思定了格,書中對人性的揭示有著一份寬容氣度,那份即感性又獨特的醍醐味,值得再三品味啊。

「除了北村薰,我們再也難讀到這麼「美的」推理小說」--本來還在想封面上這句文案是否為溢美之辭、不可盡信,沒想到果真是好書一枚啊。此系列小說共五集而已,這下倒是非跟看到底不可了!

2009-02-20

混沌不夜城--新宿角頭毒猿《漫畫》


漫畫名:新宿角頭毒猿(新宿鮫毒猿)
原 作:大沢在昌(大澤在昌)
漫畫家:うちやましゅうぞう
集 數:三集完
譯 者:林俊宏
※原文版1997年‧文藝春秋於1998年授權東立中文化※


之前老聽推理前輩在談論大澤在昌、聽得心癢癢的,結果在書店裡挖書時居然被我發現改編自大澤在昌小說之漫畫,哇哈哈~運氣不錯。

東立的書名會讓人誤會啊,原書名其實是《新宿鮫‧毒猿》,新宿鮫與毒猿分別為兩個人(前者也是系列書名),接下來先針對人物做個簡短介紹。

此部漫畫改編自「新宿鮫」系列小說第二集,主角為新宿署安全生活課的鮫島警部,這人有一見獵物便死咬不放之作風而獲得新宿鮫之封號,在警察體系中的不配合造成他仕途不順,不過對此本人倒是看得相當豁達。工作項目包括麻藥管制、組織犯罪、犯罪對策、搜查活動⋯⋯,在新宿這樣一個混沌不夜城走動辦案的鮫島,總是毫不留情的以拳頭問候看不順眼的傢伙,以至於新宿一帶的黑道份子無不紛紛畏懼於新宿鮫的強悍作風並對他禮讓三分。

另外三位主角皆來自於台灣,其中兩位是「金門水鬼」,郭榮民是台北市便衣刑警,利用休假日特地前來日本逮人,對象則是他當兵時期同袍、外號毒猿的劉鎮生。在閩南語裡,角頭泛指於地方派系的勢力頭目,事實上,毒猿只是四海幫高級幹部的直屬殺手,並非角頭,所以才說書名會讓人誤會啊,至於毒猿為何會來到日本,主因是高級幹部、葉威在任務尚未完成前出賣了毒猿,讓他的女人枉送一命,為了追殺前來尋求日本幫派疪護的葉威而跟隨潛入新宿街頭。

うちやましゅうぞう的畫風有稜有角,非常地有個性,很適合詮釋這類黑色冷硬派犯罪劇本,可惜裡頭角色錯綜複雜的關係沒能再進一步深入刻劃,連帶主角鮫島應該吃重的魅力性格也不夠彰顯,人物處理上有扁平化之缺陷,然而故事架構相互交錯銜接,整體倒是自然流暢又緊湊,嗯,還不賴!

一般來說,看到日本著作帶到母國人物,總是不由自主地產生格格不入的疏離感,不過這劇本倒是不會,這下倒是讓我對大澤小說勢在必得啊(握拳)!接著也來挖挖うちやましゅうぞう的其它作品!

平凡之中見溫情--家庭主夫錄《漫畫》


漫畫名:家庭主夫錄(さんさん録)
漫畫家:河野史代(こうの史代)
集 數:兩集完
譯 者:郭明哲
※原文版2006年3~6月‧由双葉社於2006年12月~2007年2月由授權長鴻中文化※


前不久才剛看完河野史代另一作品《街角花語人生》,那時還覺得差強人意,倒是《家庭主夫錄》,笑點恰到好處、劇情妙不可言,我喜歡!但其實它跟《街角花語人生》是差不多的題材與表現手法,所以兩者之間評價為何會產生如此的落差,連自己也不太明白。


《家庭主夫錄》劇情為老年遭逢喪偶之痛的參平在兒子勸導下,接受他的安排,搬去與兒詩郎、媳禮花、孫女乃菜一同居住,然後就在詩郎的真心話:「只知道工作……偶爾待在家裡,就只會成天嚷嚷你以為是誰讓你們有飯吃啊,老是讓媽媽一個人整天操勞。」開始略微彆扭的新生活。參平雖氣、卻也只能沮喪地對著妻子相片喃喃自語,接著,「奥田家的記錄」就這麼狠狠地砸在參平腦袋上,裡頭分門別類,有生活錄、炊事錄、洗濯錄、住家錄、金錢錄、詩郎錄、禮花錄、乃菜錄,還有參平錄,這是一本來自妻子阿鶴留給參平「愛的備忘錄」。

ㄟ⋯⋯該怎麼說呢,不知為何,日本漫畫裡的中高年齡男子大多有被醜化跡象,尤其是從主管階層退休下來的男性都會有過高自尊心和好面子本能,往往令旁人退避三舍,比方說三山節子的《樂活退休人生》,講述的就是退休之後心態轉折與自我調適的過程,不過,我還真不喜歡三山節子的表現手法,兩集都過去了,主角還在原地踏步當他的大老爺、劇情只差沒走進死胡同裡,反倒是《家庭主夫錄》,參平儘管個性硬派,卻還是能夠放下身段,在媳婦重回花店上班後,藉由妻子遺留下來的生活筆記,積極接手負責起家事任務。

這作品最妙的在於五位主角的個性設定與互動,個性可靠穩重的參平,講起話直來直往的詩郎,性格溫柔但偶爾倔強的禮花,熱愛昆蟲、長相和說話都不怎麼可愛的乃菜,原要挖角詩郎、後來倒是和參平互動逐漸頻繁的仙川小姐。

《家庭主夫錄》內容相當地活潑與生活化,裡頭除了幾篇默劇單元展現出河野史代的說故事功力之外,還有一篇十分有趣的空想與現實對比之單元,整部作品充滿了另類的詼諧喜感,總之,是套值得一看的好作品!

PS. 河野史代還有一套反戰漫畫《夕風之街·櫻之國》,劇情描寫廣島原子彈戰禍倖存者家族三代的悲歡離合人生,這套還不錯,只是議題內容有些敏感,推薦文就不寫了,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沉睡的秘密--睡吧,我的美人《小說》


小說名:睡吧,我的美人(While My Pretty One Sleeps)
小說家:瑪莉‧海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
譯 者:夏荷立
※原文版1989年‧2008年10月授權高寶中文化※


喔噢,296頁的小說,才看到59頁就已經可以舉手大聲宣布俺破案了!包括命案共通點、起因和殺人犯身份都能交代得一清二楚,這真是太太太--太給它糟糕了啦XD!這樣會讓我驕傲起來的,明明本人腦渣所剩無幾(樂不可支中)。言歸正傳,其實《睡吧,我的美人》還不差,懸疑而不沉悶,支線眾多卻不瑣碎,故事節奏的掌握恰到好處,至於為何會這麼容易看穿真相,主要是因為克拉克編織的劇情結構脈絡非常好懂又易拆解。


以1998年的《消逝中的女人》為例,再來比較1989年的《睡吧,我的美人》,即使創作年代相隔近十年,懸疑的詮釋手法幾乎是大同小異,人人皆有兇殺動機也各懷鬼胎的這種煙幕彈施放過多,在儘量不引起讀者產多過多疑慮的佈線同時,反而讓人更容易直搗事件核心。

兩本看下來,克拉克寫作確實有出眾之處,她不只有駕馭文字的能力,劇情有情感豐沛表現,環結處理也夠細膩,但左看右看橫看豎看,克拉克的著作總是有小眾化之感,或許是女性特殊的清麗軟性文筆風格太過強烈,也或許是才看兩本而已就能看出她的寫作模式,更或許是克拉克的懸疑本來就比較適合閱讀羅曼史的族群者,不過基本上,我對她的評價會比對康薇爾要來得高一些。

總覺得看她小說純粹是在殺時間而已⋯⋯(搔搔頭),嗯,算了,放棄繼續跟看。


【書背文案】
他在夜裡開著車,車上載著艾瑟的屍體,打算到州立公園棄屍。

氣象預報人員照例又報錯了。他們說降雪量是兩吋,過了午夜之後將會愈來愈少。但從週四夜裡開始下起的雪,愈下愈大,現在正不斷打在擋風玻璃上。

因為這場暴風雪,停車場裡只剩寥寥幾部車。等他離開時,雪會蓋住他的足跡,蓋住他的棄屍地點。幸運的話,等到有人發現艾瑟的時候,已經沒留下任何線索了。

他回想自己如何從艾瑟的衣櫃裡挑出衣服,換掉她那身血染的綁帶長袍,替她穿上絲襪,將她的手臂塞進上衣裡,扣上裙子,將她的腳擠進淺口鞋裡。想到他是如何撐住她,血怎麼噴在套裝上面,他不由得眉頭一皺。不過那麼做是必要的。倘若她的屍首真的被人發現,要讓人家以為她死的時候是穿著那套衣服。

週五早上十點鐘,他已回到自己的寓所,心想終於能擺脫聽艾瑟的挖苦與威脅。他滿意地喝著酒,卻在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一個驚人的錯誤。他曉得誰必然會發現疑點——妮薇.柯尼。

2009-02-13

溫柔出色的好作品--夢幻魔法師《漫畫》


漫畫名:夢幻魔法師(ファンタジウム)
漫畫家:杉本亞未(杉本亜未)
集 數:一集未完
譯 者:Ron
※原文版2007年6月起~‧由講談社於2009年1月起授權青文中文化※


我非常非常欣賞杉本亜未,只是必需招認的是,她在台灣發行的首部作品個人並沒有完整看完(舉手投降)。《荒神一族》、《大地法則》、《原始再來》為Animal X系列三部曲,劇情描述分散於各地的變身種族之共通命運是幾近滅絕,而近距離研究血族的實驗室人員另外對自己人做起實驗,主角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迫改造成極稀有的雌性,各支血族雄性為了自我族群的血脈傳承、展開一連串殺戳爭奪戰。故事劇情、波瀾壯闊,然而卻也苦澀酸楚,當欣賞有著難以承受之重時也只能畏怯退縮到一旁。所以這一回杉本亜未以剛毅中不失溫柔的結構來處理《夢幻魔法師》,看得一整個高興的我絕對要在這邊對杉本獻上滿滿的敬意啊!


《夢幻魔法師》同樣有好幾層面相可以探討,關於未來的渴望、不被認同的能力、徬徨迷失的孤獨、被束縛的常識與偏見、以及對人心真實面不能妄下結論等等,而出發點則共同建立在理想與現實、夢想與障礙之上,這是一個不花俏、不賣弄、簡約內斂且溫柔出色的好故事。

說來吊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大多時候是人類自身製造出來的,所以杉本亞未創造一個有閱讀障礙並認為自己沒有未來而感到絕望的迷失少年、長見良,一位為了兒子著想卻對他的天份視而不見、希望他腳踏實地打拚的火爆父親,以及受過高等教育卻存有社會普遍偏見的美術館館長,但杉本亜未也另外創造了北條英明這樣正直與具有驅策力的菁英份子角色,她以真摯姿態提醒了我們,生活即使再庸碌不堪,我們仍必需去試著相信,相信自己、與相信他人,而不只是苛責人生,最終再抱怨上天的不公平。

魔術師變魔術這件事有任何意義存在嗎?
……
雖然紙牌本身只是單純的一堆紙,
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上頭卻蘊含著各式各樣的知識以及無以計數的想法,
經過了悠久的歲月,
既有複雜的機關設計,
也有簡單的錯覺,
重要的是在這個魔術裡,
累積著許多人的思念。
By~第一集劇尾前對白

雖然杉本亜未在台知名度不高,不過她卻是兼具男性深沉力道和女性細膩優雅兩份特質的少數創作者,個人認為是位很值得觀注的漫畫家!^_^

輕鬆寫意小品--分身奇譚《漫畫》


漫畫名:分身奇譚(ドッペルゲンガー)
漫畫家:あとり硅子
集 數:單行本
譯 者:劉姿君
※原文版1996年‧新書館於2000年12月授權東立中文化※


很久之前就曾陸陸續續接觸過あとり硅子作品,《等待夏天》、《但是也許說不定》、《光之庭》,在看這三本時腦袋大概還沒搭上線吧,印象裡只記得硅子的漫畫怪裡怪氣(笑),然後今年過年期間無意之中又拿了《分身奇譚》,這時才看出硅子的漫畫世界有一份充滿特殊喜感的惡趣味,可惜的是,硅子在2006年因病過逝,中文版代理至此或許已成絕響。


其實あとり硅子的作品很難去界定應該歸在那一類型裡,劇情即沒有愛情成份,也沒有特定主題,外星人、親子關係、神官、宇宙人、活人祭品、超能力、探險……等等,常常從頭看到尾,會發現她的漫畫裡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就拿《分身奇譚》來說好了,有以大正時代為背景的【分身奇譚】、同一批人物構成的幾則極短篇小劇場【四谷涉谷入谷雜司谷】、找尋人生未來方向的【犬夜】、失走的青梅竹馬再度現身的【陌生人】、和異國奇幻物語【藍色的夜】,看,五個單元完全沒有交集XD,而四本漫畫單元劇的共通點在於它們全都會以喜劇收場,並且有著一份怡然自得的悠閒姿態,從某一個角度來說,這份說書能力還挺厲害的。

以前對於沒有特定主題的漫畫總是會覺得不可思議,後來才發現這類型的作品若處理得好,反而很容易感到舒適,即使只在短短片刻間,也會覺得好放鬆。因為是單行本,劇情全數跳過,不過極短篇小劇場【四谷系列】,實在太好玩了,抓一篇來講吧。這一篇只有單頁篇幅,首先第一格是四位主角一同入鏡,此時正值下課空檔時間,四個人開始換起運動服,下一格四谷動作突然停了下來,對話框也出現「……」點點點的符號,然後另位三個同學仍在整衣閒聊,再下一格,四谷一臉無辜地問了,「你們在幹嘛?下一節是化學課耶。」其他三個人才腦袋啪地驚覺對喔,最後一格三人共同的陰鬱心聲,「啊……被操縱了……?我們幾個在不知不覺之間……?」然後腹黒的四谷其實早已穿回黑色西裝制服。這幾則小劇場看到後來都是處於不由自主的噴笑狀態。

あとり硅子的作品可以說是相當地隨性且生活化,溫吞、柔軟又帶了點懷舊與風趣的成份,雖然作品有些年代,但平心而論,比現在的少女愛情漫更值得一看!

當「委託人利益」不等於「社會真理正義」!--走鋼索的律師《書刊》


書刊名:走鋼索的律師(The Moral Compass of the American Lawyer: Truth, Justice, Power, and Greed)
作 者:理索‧席川(Richard A. Zitrin)
    卡羅‧朗佛(Carol M. Langford)
譯 者:陳岳辰
※原文版2000年‧於2009年2月授權博雅中文化※


這書議題冷僻,作者倒是寫得淺顯易懂又不流於說教立場,雖然有點搞不懂自己看這能幹嘛囧rz,然而對於社會價值混淆、人心良知式微的現今,此書仍有其端正思維的正面意義存在,但畢竟只是紙上技術性指導,實不實用就看各人了。


本書共分為三大單元,「分別探討真理與正義」、「濫權抑或盡忠職守」、「貪婪是否人皆如此」,再依據各單元屬性,以十數個轟動社會的真實個案為例,更進一步帶領讀者瞭解司法體系究竟出了什麼差錯。

《走鋼索的律師》首先提出最為錯綜複雜的癥結難題--「我們究竟依據何種標準來判斷行為的對錯」,是多數的盲從、還是少數的自決?如此價值反思之漣漪作用可以以律師為有罪者喉舌為例。基於信託責任,透過對抗過程,律師擔負起維護當事人權益的職責,而釐清事實與查出真相之重大權責則落於檢察官和法官身上,但這麼一來,為罪大惡極之重刑犯喉舌,律師難道沒有所謂的正義公平憐憫等等的人性價值嗎?呼之欲出便是以下概念--「若人渣不配賦予保護與規範,而壞人一旦摒除在外,那麼被寃枉的好人也會同樣被排除在外;好人、壞人,如何決定?由誰決定?什麼時候又該例外?」就如韓德這位美國傳奇法官的想法,「衡量一個法制社會的標準取決於其如何對待最不堪的案件。」

作者並由此引申進入到爭議性極大的「濫權抑或盡忠職守」之心理攻防階段。當僧多粥少,業界競爭白熱化,為了保住付費客源,勝訴與為客戶爭得最大利益成了唯一指標,然而當委託人利益不等於社會真理正義時,究竟是要適者生存的以傲慢為護盾,或者選擇秉持良心卻可能無法賴以為生?

第三單元講述社會普遍亂象,關於保險訴訟、產品瑕疪、賠償金額比例、訴訟技巧、以及集體訴訟的利害關係,即使台美兩地司法體系並不一樣(美國是海洋法系、台灣則為大陸法系),這單元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相當受用。

來到結論,作者提出改革呼籲,立意良好,但個人甚為悲觀,畢竟道德困境局面是日積月累下之產物,司法美談或許終究只是偶發個案罷了。

2009-02-06

不祥夜叉島--黑祠之島《漫畫》


漫畫名:黑祠之島(黒祠の島)
原 作:小野不由美
漫畫家:山本小鉄子
集 數:三集完
譯 者:鄭世彬
※原文版2005年11月~2006年2月‧幻冬舍於2006年10月~12月授權長鴻中文化※


《黑祠之島》還不錯看,但如果曾接觸過原作,例如現在市面上不少日系推理小說被改編成漫畫一樣,像是橫山秀夫、東野圭吾、乙一作品等等,給的評價可能就不會太高。倒也無關於漫畫家本身功力優劣與否,單純對於有閱讀小說習慣的我來講,看過原作再翻漫畫會有種很不協調、難以適應的疏離感,那種明明知道劇情走向卻要裝作暫時不清楚好能夠融入漫畫的曖昧氛圍中,其實是相當吃力的一件事。山本小鉄子之前也曾改編過乙一的《藍色陰影》,她的作畫能力十分穩定也得體,但當太過忠實呈現,反而會感到一整個無趣到極點。所以後來決定,除非確實對推理原著一時片刻還提不起勁來閱讀,否則不再輕易嚐試改編漫畫。

不過,先前也曾在沒看過推理原著的情況下直接先看改編漫畫,說真的,還是會覺得很不習慣,儘管知道它是個敲門磚,然而推理脈絡似乎本來就適合以文字來呈現,小說在轉譯成漫畫後很容易流失掉小說原來的眉眉角角,尤其是最後兩三章看似在收線善後,事實上前面幾波小高潮都是為了揭發真相時激起更大的浪花,但改編成漫畫後很容易在應該激起浪花的尾章、卻讓讀者流於光是吸收大量對白反而場子開始冷了起來的尷尬處境,然後自己走一遭後才發現終究還是陷在文字裡動彈不得。圖畫力道一再被削弱了,這是改編漫畫最吃虧的地方。

而比起其他作家來說,小野不由美的著作其實還滿適合改編成漫畫,或許是她文字韻律感很強,故事寫得細膩、不致於令人厭煩,真相也藏得夠深,未到劇情核心之前的畫面處理都不算困難,只要掌握住封閉式場地之殺人事件的恐怖氣氛、以及主角被排擠的孤寂感,通常不會出太大差錯。但就像上面所提的,《黑祠之島》前兩集很不錯,只是第三集明顯處於「大量對白不斷解釋說明好讓殺人事件的落幕合情合理」的狀態中,這時心裡不免產生「啊~早知道直接看小說就好」的悔恨感。

原為徵信社的石井調查事務所,在老闆去世後由式部剛接收,並將業務範疇改變為幫作家進行採訪攝影任務,而這回不尋常的調查任務是找出工作夥伴--文學作家、葛木志保--的下落。葛木返鄉前曾將自家鑰匙寄放給式部並隱隱透露出不安的氣息,在葛木離開一個禮拜後,式部循線來到了「夜叉島」,一個即封閉、神秘、對外來人極不友善的島嶼,而黑祠之島的由來則是島上神社供奉著神道之外的神靈、馬面夜叉。儘管島民極度不合作,但為了志保的安危,式部仍舊強悍地到處挖掘真相,進而揭穿沉寂已久的兩椿命案與夜叉島的神祕面紗。

《黑祠之島》有很多地方不儘合理之處,得看過小說才能確定到底是原著還是漫畫出了問題,不過比起長鴻同一偵探推理書系的其它作品,除非對文字興趣大於漫畫,不然還是挺鼓勵找這部漫畫來看看。

嗯,或許相較於推理來說,輕小說與電玩會更適合改編成漫畫,畢竟這三者屬性最為接近,但不幸的是,近期電玩與輕小說的改編漫畫我是看一本摔一本!!=_=

長篇安樂椅偵探作品--啤酒之家的冒險《小說》


小說名:啤酒之家の冒險‧匠與高千系列三(麦酒の家の冒険)
小說家:西澤保彥(西澤保彦)
譯 者:王靜怡
※原文版1996年11月‧講談社於2009年1月授權尖端中文化※


雖然書背文案提到「千年傳統‧全新感受!保證好看又過癮!」呃……可是……好像不是這麼回事(歪頭皺眉思考中),不過這書真的挺妙的,前提是要對西澤保彥有些認識又不太看重的情況下來接觸這本書會比較好。

基本上,西澤保彥的著作似乎都有些搞怪的成份在,但又不是那麼地唐突、會令人不舒服,以《啤酒之家の冒險》為例,西澤保彥是明知安樂椅偵探小說只適用於短篇作品的前提之下,他仍效法凱莫曼--步行九公里並不容易、在雨中更是困難,而以此引出所有可能推論並揭穿真相--的「純粹邏輯」結構形式,著手撰寫長篇安樂椅偵探小說。(附註:無法也不能前往案發現場驗證推論,謂之安樂椅偵探小說)

就在這種形式的前提之下,《啤酒之家の冒險》就像是進行一場主角與讀者的紙上思考驗證與歸納之靜態遊戲。西澤保彥首先給了起頭,漂撇學長看見自己的車被人偷油,接著他們在山區繞了圈子,結果車子沒油,四人只好棄車步行求救,結果來到一座空蕩蕩的奇怪別墅,裡頭一樓只擺了一張床、二樓空房內卻有隱藏式冰箱與滿滿的啤酒,然後無所事事的四人只好喝著啤酒,開始進行天馬行空的推理。西澤保彥在中途有多給了一個提示,讀者僅就這些線索,憑空想像,卻有其約束。

這回的劇情比較像是再度帶領讀者重溫、甚至是加深四位主角異於常人個性的即定印象,整體來說,還滿符合記憶中對西澤保彥那份微妙的感覺,內容與推理困難度,都還算滿OK的,是部相當輕鬆愜意的小品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