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5

神乎其技的科學鑑識團隊--CSI《影視》



影集名稱:CSI犯罪現場(CSI:Computer Security Institute)
     CSI犯罪現場:紐約(CSI:NY)
     CSI犯罪現場:邁阿密(CSI:MIAMI)
播出頻道:AXN

CSI 影集播映起於2000年,由CBS電視台所製作,吉爾‧葛瑞森所帶領的拉斯維加斯 (LV) 夜班鑑識組是最早開拍,市場反應熱烈,接著延伸其劇情架構,另外於2002年開拍以何瑞修‧肯恩為首的邁阿密(MIAMI),這股科學鑑識辦案風潮仍舊繼續延燒,2004年轉戰至紐約,由麥克‧泰勒做為團隊的組長(NY)。目前LV進入第七季、MIAMI第五季、NY第三季,台灣目前AXN播印場次各遞減一季。

我這裡聽到的口碑,跟看的影迷似乎都不太欣賞NY分店,死黨就特別強調,『每次看到麥克,好似有藍色的鬼火跟在他身旁,誰看了誰就倒楣。』乍聽心裡只覺得挺詭異,到底我們看的是不是同一部影集啊?結果,現在回頭看第一季才知道,第一季的鑑識深度不如LV、拍攝手法與整體色調不如MIAMI,角色對話時會有奇怪的不協調感,表演方式不夠突出,也難怪會有這種評語,不過,本人是從NY第二季開始跟看CSI,對NY分店反而特別的有感情,雖然現在已經轉而偏愛LV本店。至於MIAMI,接下來不會特別提到它了,大概是拍攝手法的影響,一小時內要辦完一至兩個案件,時間已經很吃緊,卻老是看導演玩演員走台步的慢動作戲碼,看到後來實在很想用力巴導演和演員的後腦勺,總覺得這一場次的演員演技看來特別的假,看沒幾集就放棄了。

其實也不只是MIAMI的演員演得很假,連NY都有這種通病,CSI會有三種典型辦案內容,一、純CASE;二、勾起鑑識員傷痛的CASE;三、事關鑑識員自身的CASE,通常只要是針對NY鑑識員自身的單元內容,除了MAC,其他組員的表現只能講差強人意而已,例如Stella自衛、開槍殺了男友這一單元,以及之後相關CASE的表現都很制式化,並不理想,反而是LV人員,表現得非常自然,看來好像都是辦案、辦案、辦案,每位角色的真實人生顯得很刻板,但卻會在不經意中,聽到組員與組員對話時,反而鮮活了某個探員生活態度的印象,呃,是因為演了七季的關係嗎?^^

雖然NY、MIAMI都是延續自本店的基礎架構,談及了犯罪行為與模式,而這些也都是人為因素所造成,辦案過程更是相差無幾,但其實這三場影集的敘事風格仍有相當程度上的不同。老葛這隊看起來似乎是以科學與證據為主體,事實上它是最重人文表現的影集;小麥這隊則是重科技感,散發著步調快、調性冷的紐約客味道,演員塑造也越來越個性化;至於老何這隊,嗯,該怎麼說呢,拜高中時代跟看了好幾年的《邁阿密風雲》之賜,頗能理解邁阿密這地區過於特殊,鑑識人員非得強悍不可,只是當一切以英雄化做為導向時,我就很不能接受了。

主要是三個地域性的不同,三部影集的風格也就有了區隔。


LV主要成員:(第一張圖片‧由左至右、再由上至下)

吉爾伯特‧葛瑞森/Gil Grissom(William Petersea飾演)
行事態度一板一眼的昆蟲鑑識專家,拉斯維加斯CSI部門夜班主管,因遺傳到母親的疾病、導致老葛逐漸耳聾,所以他也通曉手語。

凱薩琳‧韋羅斯/Catherine Willows(Marg Helgenberger飾演)
五季前是夜班的副領導,之後升為中班組長,專長在於分析血液,曾為了付學費而當過短期的脫衣舞者,父親是聲名狼藉的賭場主人,育有一女,獨身。

華瑞克‧布朗/Warrick Brown(Gary Dourdan飾演)
語音影像分析師,麻煩在於他有賭癮問題,妻子為醫生。

尼克‧史多克斯/Nick Stokes(George Eads飾演)
頭髮與纖維分析師,曾遭到入獄服刑的罪犯家屬綁架,險些死於活埋,也因而特別關注同類型犯罪受害者,未婚。

莎拉‧賽德爾/Sara Sidle(Jorja Fox飾演)
元素分析師,是名受虐兒,母親在殺了父親後被送往精神療養院,莎拉則送進保護機構,原本任職於舊金山犯罪研究室,被老葛挖角至LV,未婚。
所以,這意思是說,連政府人員都會被另一政府單位挖角??@@

艾爾‧羅賓斯/Capt. Jim Brass(Paul Guifoyle飾演)
原是鑑識組夜班主管,後成為重案組組長,女兒艾莉經常惹事生非,離婚。

吉姆‧布瑞斯/Dr. Albert Robbins(David Hall飾演)
法醫驗屍官,殘障人士。

葛瑞格‧山德斯/Greg Sanders(Eric Szmanda飾演)
部門裡最年輕的實驗室技師,非常崇拜老葛,一緊張就嬉皮笑臉,惹得老葛心情更不悅。


NY主要成員:(第二張圖片‧由左至右、再由上至下)

麥克‧泰勒/Mac Taylor(Gary Sinise飾演)
自律嚴己的紐約CSI部門組長,曾加入美軍陸戰隊服役,妻子喪生於九一一事件,不茍言笑、行事作風向來嚴肅,聽說GARY有參與第二季的劇本,總算第二季變得和藹可親,未婚。

史黛拉‧波納席拉/Stella Bonasera(Melina Kanakaredes飾演)
工作狂探員,出生即是孤兒,成長於寄宿家庭,槍殺暴力相向的男友後,讓個性極為強悍的史黛拉內心留下莫大陰影,未婚。

丹尼‧麥瑟/Danny Messer(Carmine Giovinazzo飾演)
NY探員中身世最複雜的一位,出身自義大利黑手黨家族,由小麥邀請加入,但有很長一段時間,因責任壓力的影響,與小麥關係非常緊張,未婚,看樣子和琳賽會被劇組送做推。

喬‧佛列克/Don Flack(Eddie Cahill飾演)
來自於警察世家的重案組警探,時常與CSI人員搭配辦案,在一次炸彈客事件中,與小麥疏散不及,遭到坍塌大樓壓成重傷,第二季最尾聲停留在家護病房觀察中一景。

薛爾登‧霍克/Sheldon Hawkes(Hill Harper飾演)
因病人相繼病逝的無力感,霍克選擇由外科醫師轉而成為醫檢員,之後調離成為現場調查人員,未婚。

琳賽‧夢露/Lindsay Monroe(Anna Belknap飾演)
接替艾婷‧波恩職位的蒙大拿姑娘,個性過於倔強,抗壓性低,尚有發展空間,小麥評語:調適的還可以,未婚。

席德/Sid Hammerback(Robert Joy飾演)
紐約分店有好幾位法醫,就屬這一位最風趣,比第一季法醫的表現來得好太多了,總是在不恰當時機講著一堆古怪對話內容的冷面笑匠。

艾婷‧波恩/Aiden Burn(Vanessa Ferlito飾演)
因逮不到強暴慣犯而曾想嚐試著作假證據的探員,被小麥察覺進而開除,原本該要離開紐約團隊,大概被影迷煩透了,劇組繼續安排艾婷戲份--原要開立偵探社的艾婷,繼續跟監強暴慣犯,之後慘遭殺害,算是個人戲份的正式結束,也讓牽涉最深的她能夠終結此案。(很多探員都是辦案掛掉的@@)


講真的,就算看了CSI,內心的熱情給它熊熊燃燒起來,也並沒有從事鑑識行業的念頭出現,呃,太可怕了><,看他們整天與屍體為伍,得看器官、摸器官、聞器官,偶而要是嚐個體液來著,再偶而,那個罪犯看你不順眼、給你開個幾槍再說,就覺得這行業不是人幹的~,所以,回頭想想,不論那一場次,所有的組員都有傷心的回憶,這樣一來,或許自身曾經受過創傷或者懂得釋放創傷者,才會在冥冥之中投身特殊的鑑識相關行業吧。

驍勇善戰之北歐民族--海盜戰記《漫畫》


漫畫名:海盜戰記VINLAND SAGA
漫畫家:幸村誠
出版社:東立
集 數:4集未完

一般來講,除非修過歐洲文化,否則台灣漫迷對維京海盜應該陌生得很,即使有,大多也僅留存著野蠻海盜的印象,或者看過卡通《北海小英雄》還會有個『可愛』的印象,不過只要是和我一樣,曾經看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西洋ROMANCE類型小說,大概會對這支北方遊牧民族有些很奇怪但還算正確的基礎概念^^|||。雖然民族史很精彩,但畢竟是遠在歐洲地區、且是西元七世紀到十一世紀的古歷史了,漫迷大概也沒什麼興趣,幸村誠會把它拿來當做題材,老實講,我還真有些驚訝,再看看他的《惑星奇航》,又覺得不該太過意外。

隸屬於日耳曼人的維京民族、尤其是以海盜為己職的維京人的名聲向來不佳,好比漢人的外侮遼國、西夏一般,維京諾曼人也曾是震驚歐洲的北方蠻族之一。他們的依據地以挪威、瑞典、丹麥為主,多是散佈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採取的是莊園制度,重要決策則由投票而定。因土地貧脊、不易蓄牧耕種,轉而朝向海上發展,為防止貨物遭受海盜掠奪,自衛武裝的維京人也開始了侵略他人的行為。他們燒殺擄掠,且沒有宗教信仰,也被指為萬惡不赦的異教徒。除了有角頭盔與戰斧的形象外,維京文化最重要的部份則屬戰船(又有龍船之稱),這種特殊造型的戰船非常適合突襲,卻不適合穿越大海,惡劣的條件也因而造就了強悍的水手與傑出的工匠。因社會制度的影響,自由船員們雖有領導者,但地位皆平等。英法國王也曾透過受封,企圖影響這支民族的侵略性格。

基本上,維京文化還滿有趣,雖然在那時代,維京海盜所到之處滿目瘡痍、民不聊生,不過仍有值得聊到的地方,比方說維京人的侵略加強了封建制度,以致於後來盎格魯人與薩克遜人的城堡時代得以延傳好幾世紀,文化上的影響會讓很多看似不相干的事務產生了有趣的連結作用。

好,回到《海盜戰記》。

曾是最勇猛的冰島戰士托爾茲,他在一個偏遠海島上尋求著草原之國的夢想,期望孩子們能夠在不受到戰火催殘的國度裡生長,那樣的國度是自由、和平、豐饒之地。在托爾芬年僅五歲之時,好戰的丹麥國王找上了逃兵托爾茲,命令他歸隊、參加攻打英格蘭之戰役,丹麥國王旗下的約姆戰士伏洛奇卻委託了阿謝拉特埋伏並且取下托爾茲的人頭,托爾芬則是親眼目睹父親的死亡,之後緊跟在阿謝拉特傭兵團內,等待與殺父仇人的決鬥機會。

這故事並不複雜,不過明明故事平平淡淡,一眼就能看穿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可是幸村誠就有辦法從中將無法形容清楚、甚至是在社交上不值得一提的苦澀情緒給點出來,就是覺得幸村誠很厲害。

整體來看,維京文化不是架空,它也不是科幻,它曾經存在於人類歷史上的一章節,這類史詩漫畫最怕的就是漫畫家有照著印象畫漫畫的通病,《海盜戰記》倒是有很多小細節都反映了當代情況,看得出來幸村誠曾經考究的痕跡,我只能講,沒有稍微瞭解歐洲文化,《海盜戰記》的趣味性就會減淡不少,這故事的力量來自於過去,也因如此,單單將它歸類為冒險故事,實在並不適合,尤其是質量兼具的作品。

回頭再講,其實,看ROMANCE類型小說,似乎也沒什麼不好,這回能更快進入狀況還真是托了它的幫助,雖然,大多時候,實在,會覺得,這類小說看得再多也派不上什麼用場……orz

急迫的限時緝兇與巧妙的犯罪側寫--神探萊姆系列《懸疑小說》


小說名:神探萊姆系列
    一、人骨拼圖 (The bone collector)
    二、棺材舞者 (The Coffin Dancer)
    三、空椅 (The Empty Chair)
    四、石猴子 (The Stone Monkey)
    五、妖術師 (The Vanished Man)
    六、第12張牌 (The Tweleth Card)
小說家:傑佛瑞迪佛 (Jeffery Deaver)
出版社:皇冠

同樣是描寫紐約犯罪風景的都會風格型小說,卜洛克大叔的馬修系列重在解讀繁華城市背後的孤寂靈魂,很久以後,我會忘掉書中大半劇情,卻仍記得卜洛克筆下的死亡帶來的是深沉特殊感受,生與死、愛與恨、開與關、黑與白、是與非,這世界不容易,卻仍有值得我撐下去之處。傑佛瑞迪佛的神探萊姆系列,則是以分析口吻、精準無比的將約紐一片片切割開來,平面、剖面、立體的側寫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罪惡手段,營造而出的娛樂效果非常顯著,不單單是冷硬派,傑佛瑞迪佛小說已經寫出冷到骨子裡的寒意,專業、麻木、殘忍,無所不在,死亡,反而稀鬆平常。這世界同樣不容易,你得更努力的對抗它才能存活下來,只不過,值得的,實在太少。

當看過傑佛瑞迪佛的神探萊姆系列,實在很難不去通盤了解紐約的地理環境、過往歷史及所有一切曾在萬惡之都發生的大小重要事件,藉由作家的口述,可以在《人骨拼圖》裡,跟著莎克斯走訪紐約的大街小巷,隨著萊姆瞭解紐約的地理知識,清楚市警、鑑識課與聯邦調查局的運作模式;《棺材舞者》則是透露了證人保護計劃;《空椅》雖不在紐約發生,卻也透露了鑑識人員一旦離開熟悉的環境,鑑識困難度相對提高許多,不過最神的神探萊姆還是有辦法漂亮的破了兩宗刑案!《石猴子》說明了人蛇集團的操作方式,與中國異議份子的艱難處境;《妖術師》,算是全盤破解幻術的迷思,感覺上很像是對於自我寫法做了一個交代;《第十二張牌》帶出了黑人運動史,替讀者紮紮實實的上了一堂憲法課。

傑佛瑞的小說固然厚重、閱讀費時,卻很容易立刻消化吸收,只要習慣一集的經驗法則與邏輯論證方式,接下來馬上就能進入狀況,即使劇情總是急轉直下的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前進,故事章節卻也有脈絡可尋。不過就是因傑佛瑞偏愛出乎意料的劇情手法,在閱讀時也得特別當心傑佛瑞老愛誤導讀者的寫法,老實講,這樣實在很奸詐,每段話裡有實有虛,人物立場捉摸不定,不到最後結局,永遠不知道誰有份,好吧,我承認六本書全軍覆沒,沒一個結局猜得中,即使曾看過電影《人骨拼圖》,知道兇手職業卻也沒猜對兇手身份。具有意外性的衝擊結局儼然已成為傑佛瑞小說的最大特色。

這麼一來,反而容易以最笨的方式理出頭緒,也就是猜熟人,不管如何就是猜最不像犯人的熟人,證據仍是一個最直接的線索,但畢竟我對這些表列式成份完全不熟悉,只能採取其它方式來玩猜猜樂,雖然作法實在給它很不科學。


  在一次執勤中,林肯‧萊姆被壓傷頸椎,從此有『世界第一的刑案鑑識家』之稱的他,只能癱在病床上,用勉強能扭轉的頭、肩膀和一根無名指度日。他曾經想自殺,直到警方上門找他破解變態兇手『集骨者』下達的限時挑戰書,林肯才又有了大顯身手的生存動力。女巡警的艾米莉亞原本一心想調到公共關係部,卻因為在火車鐵軌旁發現一隻被削得露骨的手,而加入『集骨者』連續殺人兇案。她的機敏、細心讓林肯決定派她當自己的手、腳和眼睛,去找凶手故意布置的下一次兇案提示!林肯和艾米莉亞緊跟在兇手之後,卻一次次被他逃脫,眼看下一個受害者的時限又快到了,林肯腦中翻找著幾十樁命案現場,卻還是想不出這個恐怖殺人犯的意圖何在?
……《人骨拼圖》書背文案

  他是超一流的職業殺手,不僅精通各種殺人技巧,更擁有高明的易容變裝能力,警方稱他為『棺材舞者』。如今,『棺材舞者』步步進逼,展開疫狂的獵殺行動,連艾米莉亞也險遭毒手!林肯誓言要揪出這個隱藏在暗處的狡猾兇手,卻不知自己早已落入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中。
……《棺材舞者》書背文案

  在為了讓自己不再倚靠輪椅,『世界第一的刑案鑑識家』林肯萊姆決定把命運交給北卡羅萊州的醫院。但在手術進行前兩天,當地警長卻帶著綁架案來向他求助。主嫌是個收集昆蟲癖好者,人稱『昆蟲小子』,是這個靜小鎮最危險的麻煩人物!據說他曾扔黃蜂窩害一個女孩被蜂群連蜇一百三十七下,才痛苦的緩慢死去,問題是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可以將他繩之以法。現在又有兩個妙齡女子被他綁架,不知所終,而通常在這種性變態綁架案中,廿四小時後,綁架者就會毫不猶豫地殺掉人質!萊姆拿出看家本領,加上艾米莉亞的奔走偵查,總算在最後關頭及時逮住嫌犯。萊姆本以為事情已告一段落,沒想到一向跟他配合無間的親密夥伴艾米莉亞這次意然和他唱反調,不但劫走了嫌犯,還隨同這個『昆蟲小子』一起深入沼澤地。
……《空椅》書背文案

  他們是消失者,是偷渡集團眼中的『豬隻』,他們一心想偷渡到美國圓夢,卻未料經歷驚險的逃亡生涯!他是他偷渡集團的蛇頭,外號『惡鬼』,手段兇惡殘虐、行蹤猶如鬼魅,背叛他的人只有死路一條!為了搶在惡鬼之前找到偷渡客,林肯萊姆和艾米莉亞再次聯手出擊!他們闖入紐約市如迷宮一般的中國城中、潛入世界最深的海底刑案現場、蒐集最細微的證物,務必要最短時限內完成--殺鬼行動!
……《石猴子》書背文案

  紐約一所音樂名校發生駭人的少女命案!兇手躲進了一間演奏廳,所有出口都被警方包圍。忽然,演奏廳內爆出一聲尖叫,接著是一聲槍響,警方迅速破門而入,卻發現兇手憑空消失!遺留在現場的,只有那具呈U字形的詭異屍體,還有一個畸形的左手痕跡。林肯萊姆和艾米莉亞再度聯手出擊,調查這件震驚社會的兇案,但是兇手有如會使妖術,竟然瞬間消失無影無蹤!這個他們稱為『妖術師』的兇手,用兇殘的謀殺做餌,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引誘他們走向一件比一件血腥的犯罪!眼看妖術師預告的殺人時限即將來臨,萊姆和艾米莉亞必須盡快穿越重重迷霧,阻止這場史上最兇險的恐怖幻術。
……《妖術師》書背文案

  她只是個很普通的高中女生,做夢也想不到會開啟一個百年秘密,而且還因此險遭殺身之禍!犯罪現場留下了一張塔羅牌,是第十二張牌『吊人』,牌面是一個神情安詳的男子雙腳倒吊在絞架上,而那個百年秘密也正隱藏在一個叫『絞架丘』的地方。從各種細微證物研,這絕不是臨時起意的強暴案件,而是職業殺手有計劃的故佈疑陣。問題是,引發言場謀殺的百年秘密完全成謎,更令人弗解的是這一切完全找不出與高中女生的關聯。短短的兩天裡,一場貓追老鼠的遊戲在曼哈頓的街頭上演!殺手紿終在現場冷眼旁觀艾米莉亞的搜索行動,而萊姆卻毫不知情的躺在病床上指揮全局,這次神探還能再度漂高破案嗎?
……《第12張牌》書背文案


神探萊姆系列還有一項特點很有意思,五本小說的故事有個順序性--《第十二張牌》還沒歸納出一個總結來--,除了萊姆與莎克斯的感情發展,由現場鑑識重要性做為開始(人骨拼圖);證人的供詞將會讓兇手現形(棺材舞者);集體瀆職恐怕會掩蓋案件真實面貌(空椅);國家利益之前、人命毫無價值(石猴子);殺害檢察官的冷血計劃(妖術師)。再再透露著,案件能否成立、以上都是重要關鍵,不一定是小說的重心,卻能從中透露出傑佛瑞迪佛的巧思。

倒是當我看著一托拉庫的犯罪小說與電影,有時候也會突然冒出到底是雞生蛋或蛋生雞這種因果分不清的疑惑,究竟是日新月益的犯罪手法PUSH著刑事鑑識工作向上提昇,還是在無形中,技術不斷提昇的刑事鑑識科學正誘導著犯罪手法越形狡猾?

奇妙的現代都市地下氛圍--IWGP電子之星《漫畫》


漫畫名:IWGP電子之星
原 作:石田衣良
漫畫家:朝基勝士
出版社:東立
集 數:單行本


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池袋!
東口有西武、西口有東武,
高高聳立的陽光大樓!(歌詞)

提供者:新生報到                  
池袋的正義使者?                  
>RE:                        
>嗯,找人或是解決糾紛?              
>那個,我們又沒有錢,而且警察也不會理我們,不是嗎?
>所以,這時候一定要去找              
>誠先生。                     


由一小段歌詞與截錄自BBS上的一個簡短回覆留言,揭開了一場地下犯罪事件。

會畏懼於描寫慘淡青春期的小說,多少也是因為這些主角在發掘自我價值過程中,不免會見到各種殘忍的社會犯罪現象,《IWGP電子之星》裡所帶到的已經偏屬於獵奇類型,所謂的獵奇,個人一向覺得這項產物令人發毛,而喜歡獵奇的傢伙更是被我歸類為恐怖份子!和往常一樣看到反胃,但至少比凡事都麻木了來得好吧,不過,經過漫畫的奇妙感染,總算我會去翻閱書架上已沾了點灰塵的原著小說。

《池袋西口公園》是一系列著名的青春懸疑大作,除了改編為電視劇之外,有藤千無也曾改編為漫畫,朝基勝士則是改編自第四集同名小說。描寫鄉下少年阿照在與東京闖蕩的青梅竹馬紀一失去聯繫不久後,在網站上得知池袋有位值得信賴的地下仲裁者,遂前來尋求真島誠的協助,曾與阿誠交過手的池袋不良團體G BOYS老大阿崇也提供了門路與人手,當得知的內幕消息越多,兩人的處境也越危險。

等更進一步瞭解原著小說再繼續談了。看起來,最近日本似乎不太平靜,連漫畫也顯得異常詭譎,年後才看過《17歲‧女子高生監禁殺人》,之前有一套阪邊周一的《非法侵入》,講真的,看這種書,心臟不夠強壯、心境不夠麻木,會很容易受到驚嚇(苦笑)。

別以為你年輕、死神就不會找上你!--風暴剋星《間諜小說》


小說名:少年間諜艾列克(一)風暴剋星 (Stormbreaker)
小說家:安東尼‧赫洛維茲 (Anthony Horowitz)
出版社:台灣東方‧貓巴士

會買完全不知此作家、此系列、此出版社的小說,還是受到某推理之友選擇這家出版社做為落腳處的影響,因此注意貓巴士的出版書籍,不過最主要還是這陣子對Robert Ludlum的Jason Bourne間諜電影特別感興趣的緣故,連帶的想嚐試其它間諜小說。

比起描寫道德處境皆兩難的勒卡雷小說,讀者年齡層定位為青少年的赫洛維茲小說,劇情架構則是簡單許多,卻比前者更能夠享受到一份單純的愉快感。只要想像主角是個十四歲的青少年、頭腦靈敏、功夫了得、受到英國情報組織MI6的言語脅迫而需被迫上陣且沒有間諜經驗、更沒有龐德游刃有餘的裝腔作勢本領的小子,小說印象就差不多具體化了。

看樣子,艾列克雷德的雛形應該是來自於龐德,兩位皆隸屬於英國軍情六處,不過龐德總有身段佼好的美女或是美艷女間諜在旁侯教,艾列克週遭卻只有照顧他生活起居的管家‧潔凱詩多布萊、愛吃薄荷糖的MI6特殊行動部主任‧瓊絲太太、如軍人般嚴肅的席勒企業員工‧法洛琳薇拉,不是推他上火線、就是要他小命的年長女性們,即使是撫養艾列克的叔叔‧伊安雷德,在書中同樣沒有施展到男性魅力的機會,卻也無損於《風暴剋星》的精彩度,即使席勒想要加害全英國人的復仇理由實在很……可笑,可以這麼說吧,不過這大概算得上是所有學子的最大惡夢,再對照赫洛維茲的作家簡介,也難怪它會成為歹徒為害世人的邪惡理由了。

車禍之前,艾列克只知道叔叔伊安是位時常需要到海外出差的銀行海外部經理人員,原本他該如同其他青少年般按步就班的就學、步入社會,過著正常平凡的人生,卻因伊安自身特工身份的影響,早在艾列克童年起著手安排他學習間諜的基礎本領,艾列克因而擁有多國語言能力與冷靜清晰的思緒、具備強健的體魄與矯健的身手,卻因為伊安的安排,在伊安慘遭殺害後,反而讓具有素質又四處探尋叔叔死因的艾列克引起了MI6的注意,艾列克被迫推上火線、代替伊安執行最後一項任務。

《風暴剋星》以一氣呵成的輕快節奏,說明一位十四歲少年如何在致命危機下完成任務、甚至遠遠超過了MI6原本的預期目標,全書的筆法不夠冷硬、卻富有條理與趣味感,人性不夠深刻、角色本份卻安排的恰到好處,特工與對手的鬥智交鋒、談判周旋、再從險境中逃生,這些元素向來是間諜作品的最大魅力,赫洛維茲也都儘可能舖陳在《風暴剋星》一書中,以少年冒險類型小說而言,《風暴剋星》算是優秀之作!

話說,書實在買得太快了,九月底才推出套書不僅享有第二集半價優惠,還送「風暴剋星」電影英文版海報乙張(60cm×42cm)、電影限量杯墊、電影早場價優惠券,不過是提前兩天訂書而已……不過是提前兩天訂書而已……不過是提前兩天訂書而已……etc.(以下皆為哭調子回音)

電影官網
貓巴士出版社
貓巴士部落格

光輝歲月中最璀璨的一頁--籃球少年王《漫畫》


漫畫名:籃球少年王
漫畫家:日向武史
出版社:東立
集 數:12集未完

(((經典的籃球漫畫當屬《灌籃高手》,這大夥兒都知道,不過受因於動畫上的櫻木花道過於欠扁,至今仍被我嚴重漠視漫畫的存在,連話也談不上半句。接下來的這篇書薦裡,將不會提到《灌籃高手》,就這樣,抗議駁回!不準上訴!)))


舉凡閱讀任一種球類運動漫畫,於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除了公式、還是公式。創作不變的道理,越是受到青睞的題材,也就越容易陷入窠臼,不過也越是處於瓶頸,越能見到突破現狀的創作者。

《籃球少年王》之所以能打動鮮少閱讀球類運動的我,說穿了,就是運動漫畫很少像這般神清氣爽且舒適怡人,場上氣氛與節奏感不會過度緊繃也是主因,我最怕看到又急又躁又苦悶又要講求悲壯氣氛的運動漫畫了。尤其《籃球少年王》在團體與個人之間的拉拔戰處理的還滿妥當,由現今普遍翻玩友情至上、非得兩肋插上好幾刀不可的少漫來說,九頭龍高中校隊隊友之間的感情表現的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光憑著這點就覺得日向武史夠入世。

不過日向武史真正厲害之處,除了本身摸籃球之外,還懂得運用戰術來玩紙上籃球,以前不是沒看過籃球漫畫(也看過籃球賽事轉播,不過正式上場根本看不到規則講解),還是等到接觸了《籃球少年王》才瞭解所有的遊戲規則,或許日向武史本身不見得球打得好,但光看目前連同非正式的三場賽事皆有戰術應用,特別是一些看似很講技巧卻是在犯規邊緣的打法,也覺得他非常用心。越是經常玩球,越會對輸贏與天份抱持著平常心去看待,所以,九頭龍這支隊伍裡,有身高不夠的努力型球員,有實力派的天才型球員,當然也就有該坐冷板凳其實也稱得上是戰力的苦練型球員在。

九龍頭高中校隊的得分後衛、車谷空,身高過於矮小到根本不該進籃球隊,卻是支撐起球隊的靈魂人物。控球後衛、花園千秋,散慢、每每看到情況不對就逃避、不知道該守護什麼,實際上是適時的給予技術指導的超級控球員。中鋒、花園百春,比他哥哥千秋好一點,自認沒有天份而無奈的放棄籃球,卻又不許車谷空進入不是籃球隊的籃球隊,其實是很會搶籃板球的火爆隊長。前鋒、夏目健二,脾氣壞、不合群,卻是球隊裡球技最佳的超級得分員。後衛、茂吉要,身高夠高、體力卻很差,在他人一次次對他抱持期望又對他失望疏遠下,放棄籃球,是隊上最穩、鉤射厲害的球員。還有三位苦練型球員,安原真一、茶木正廣、鍋島龍平,雖然不是救援戰力,卻也是在隊上不可或缺的球員。另外,因社團指導老師不懂籃球,暫時代理教練職務的則是九頭龍女籃隊經理、七尾奈緒,女籃隊隊長、敷內圓則時常給予協助,甚至連車谷空的母親都有不少出現的鏡頭,這也是《籃球少年王》會打動我的另一個原因,出場的女性不單單是花瓶。

看了九頭龍高中校隊才想到,或許每一位創作者心裡都有一支獨一無二的夢幻球隊,日向武史心目中這支七零八落的球隊,在組隊後才培養團隊的默契與隊員的體力,球員有各自的執著,也需各自對抗心魔,目前這支隊伍面臨三連敗,更糟的是,車谷空的母親還是過世了,整個球隊的氣壓有夠低迷,現在就看後續,日向武史會不會讓他們更慘--呃、不對,是如何茁壯了,且為自我光輝歲月中寫下最璀璨的一頁!

帶著泥香的夏夜晚風--未來少年《漫畫》


漫畫名:未來少年
原 作:勇嶺薰
漫畫家:武本糸會
出版社:尖端
集 數:2集完


啊--這部漫畫真是有趣極了,《未來少年》本身並不具有戲劇般高潮迭起的劇情,平平淡淡的故事反而發展的童趣味十足,很難不讓人對它懷有好感。XD

講起童年,那真是初陽般燦爛美好的無憂歲月,就如同張艾嘉所唱的童年歌詞一樣,當初那幅貪玩的模樣那像是具有競爭力的國家未來棟樑?固然在那段日子裡,同學有強弱之分、雙親與師長總是嘮嘮叨叨、功課讓人苦惱、寒暑假最後五天總會在眼淚與鼻水中趕寫作業、時常要在班級大對抗用盡力心以免下回一開學就得淪落為清掃廁所的班級囧,不是不曾煩憂過,不過學校從來就不是惡魔黨大本營,尤其是暑假裡的夏夜,在鹿港,在清水,在繁夜星空下的四合院前,泥香、風與樹及蟬聲、黃燈、涼椅、蒲扇、蚊香、西瓜、有一下沒一下的暑假作業、與長輩們壓低嗓門的趣味講古,那時雖然懵懵懂懂,卻也知道那樣的夏夜彌足珍貴。

《未來少年》勾勒出的正是童年的記趣與幻想,濃厚的童稚性格表現出對於未來的困惑、不可思議的懸疑事件、謎事件的趣味表達,在山村風太小學最後一個暑假的前一天,遇上了神秘男貓柳健之介、一個自稱可以販賣未來的「未來屋」,在莫名其妙的狀況下,貓柳與SF作家父親一拍即合,甚至住進了山村家、當起免費的食客,在風太與貓柳的談話之間,逐漸的帶出髮櫛町的小小懸疑事件。

目前還不知道未來屋是什麼玩意兒,貓柳似乎有意讓風太瞭解未來屋風貌,不過是一點一點的透露,『城鎮有意識性的選擇未來屋的停駐』,『未來屋無法處理過去,因資料不全;一旦過去累積足夠資料,就能預測未來』,『未來屋不能百分之百相信自己看到的現象』,『時間潮流會朝唯一一個未來集結,這期間很多可能性會被捨掉,那些被割捨掉的過去到那裡去了?』,看樣子可能是認為風太具備未來屋天份,也有可能需要藉由風太來解決神隱森林之謎,說不準會越來越嚴肅,才第一集而已,一切純猜測,全是未知數。

親情的羈絆--HOTMAN《漫畫》


漫畫名:HOTMAN
漫畫家:きたがわ翔
出版社:林立
集 數:十五集完


曾經,老媽對著找屋找的很辛苦卻又找不到合適的我說:『不要勉強一定要在這附近,手足不會永遠都在一起。』在那段最混亂的時間與空間裡,那句話,直接落入心坎裡。

在歡笑中突顯溫馨戲份的家庭倫理劇向來是日劇的主流題材之一,除了關懷週遭的社會問題與群體關係外,現代社會腳步過快、容易造成親子間的衝突與疏離,這些家庭倫理劇也因而更加著重於喚醒人們珍惜家庭成員彼此給予對方的情感承諾。其實在漫畫裡,時常能見到處理親子關係的作品,不過多以單人/青少年為主線,倒是少有如日劇這般以整體家庭的角度做為出發。正視家庭核心價值的所在,探討成員彼此之間的問題,以及對外的複雜人際關係,這一類型的作品,印象中好像也只有《東京家族》與《HOTMAN》,《HOTMAN》心靈層面的切入則又比前者更為細緻而深入。

《HOTMAN》共有六位主人翁,分別是女明星降矢百合在四段婚姻中的五名子女、及長兄的女兒。降矢家長兄‧元造,擔任中學美術教師一職,原本是個到處拈花惹草、不負責任、個性火暴的浪子,在七海出生後,性格逐漸變得柔軟體貼,與七海的生活穩定之後找回所有弟妹,擔負起家庭經濟重任,成了可靠又有些婆婆媽媽、關懷無所不在的兄長。長女‧志麻,平凡的OL,身為降矢家的長女,負責家務與料理,個性壓仰、內向。二女‧日向,正值愛做夢年紀的高中生,男孩子氣、個性大辣辣,時時惦記著家計負擔、期望著出上一份力,是降矢家唯一沒有血緣關係的子女。二男‧灰二,是個課業差、人緣好、脾氣硬、愛熱鬧、好打架的中學生。三男‧龍之介,與雙胞胎哥哥灰二恰好相反,課業佳、人際關係失敗、好脾氣、不愛湊熱鬧,也是元造最不用煩惱的弟弟。元造的女兒‧七海,原本該是沒有煩憂、天真活潑的五歲小女孩,卻因串有嚴重的過敏性皮膚炎,時常得上醫院就診,不僅僅環境需要時常清潔,連接觸物、穿著服飾、飲食都需要格外注意。

因七海的病因,原本以為《HOTMAN》要走健康的料理路線,沒想到主軸是在講述家庭倫理,其後則是藉由每一場衝突與溝通,探討個體如何走出自我框架,順利融入群體生活。這些主角就如同你我,他們的人生裡有許許多多的迷惑,會徬徨無助,會痛苦迷惘,會不知所措,甚至會在最混亂的情況下把私人情緒與人際關係處理的很僵。所有的迷惑就和維它命C一樣,少量的挫折能磨其心志,過量的挫折卻會折損其生存意志,何謂多?何謂少?沒有一項準則,但若是身旁有願意付出關心、為你著想的家人,即使挫折感本身毫無任何意義,也足以培養出凡事都能苦中作樂、生命依然饒富興味的人生觀。

《HOTMAN》裡有很多非常入微的想法,也讓漫畫相當耐看,不過,我實在不明白,為何元造非得要同母異父的手足們聚在同一屋簷下不可,畢竟弟妹們與父親的感情都還不錯,何況元造也僅僅是大哥、並非父親身份。倒是結局的安排,就像老媽讓我頓悟的那句話一樣,親情的羈絆,它會以很多種形式出現,它代表著一份溫暖與安定,它是難以割捨的情感,但若是沒有想清楚,它也會是無形的沉重束縛。

怪奇城鎮『胃之頭』市──青馬《漫畫》


漫畫名:青馬(前一集書名:少女偵探之怪奇事件)
漫畫家:諸星大二郎
出版社:東立
集 數:單行本


啊……好久沒看到這麼讓人頭暈的漫畫了!上一回是什麼時候啊?唉……我也忘了,這種暈法暈到很想吐,這種暈法暈到好想買!

乍看之下,諸星大二郎的畫風實在樸拙到不行,這本還是很隨意的拿下來翻閱,才看一眼醜醜的封面就快被打敗了,還是在書架前磨蹭過來磨蹭過去,才決定把它借回家。不過,再翻看下去可改變了原先的想法,諸星大二郎不虧被讚譽為日本國寶級漫畫家,也難怪他會和星野之宣湊在一塊兒研究漫畫(請見《東方奇譚秘聞錄》後記)。

之前好一陣子了,也不知是那門子的運氣,剛好轉到日本電影台,瞄到一小段『怪談』,雖然在轉台前被嚇得半死,不過也還記得這部根據諸星大二郎的著作《妖怪獵人》所改編而成的電影『妖怪比留子』,是有拍出了恐怖感、卻少了《青馬》書中所帶有的一種獨特戲謔的基調。另外,諸星大二郎也擅長於利用漫畫特有的閱讀視角去拍醒讀者--那種拍醒法是他已經將雙手移到你面前再用力擊掌,也就是明明已經有心理準備卻還是會忍不住的驚跳--;最奇怪的,大概就屬他筆下構築出的世界好似看過卻又不知在那裡看過,明明快想起來了,諸星大二郎卻又在旁搗蛋的混淆掉記憶,看到最後實在很想打人。

包括找不到也買不著的前一集,這兩本以短篇結集成冊的單行本有共同主角--一對好奇心旺盛的平凡女高中生琴與紙魚子,與共同背景--詭異至極的城鎮『胃之頭』市;在這個市鎮上,集合了危險的濃霧商店街、走不出的迷宮、囂張的妖怪等等。琴與紙魚子除了結交一位彬彬有禮的恐怖作家,而這位作家的妻子不是人類、女兒則像個具有破壞力的布娃娃之外,還認識一位無時無刻都念念不忘著人肉大餐的的同校女同學,更因她們無畏於追求真相的好奇心,差點受到飼養電子雞卻乞求了怪願望的女同學牽連。總之,『胃之頭』市是個光怪陸離的無名小鎮,在琴與紙魚子的日常生活中,則是時常上演著不可思議之怪現象。

除了偶而引起的小小驚駭之外,《青馬》不恐怖,而且還有份很詭異的黑色幽默感,最詭異的就屬封面了,諸星大二郎的作法居然是將重點單元的特色物件集合成一張封面,看似自成一張圖像故事卻又沒什麼意義,也算一絕!XD

雖然東立將書名譯為《少女偵探之怪奇事件》,卻和偵探一點關係都沒有,本質上它是屬於怪談類型,而且挺有意思的,可惜的是,諸星大二郎在台灣沒什麼人氣,再加上又是這種可有可無的單行本,大概,很難在租書店裡見到吧。

越過海峽的殺人鬼--擒兇記~青色的路《漫畫》


漫畫名:擒兇記~青色的路~
原 作:江戶川啟視
漫畫家:クォンカヤ
出版社:東立
集 數:五集完


畫面迫力十足,劇情拿捏相當用心,轉折處理也夠精確,問題就在分鏡看來似乎怪怪的,以致於剛開始講故事的流暢度有些不佳。囧rz

日漫裡,向來不缺異國場景鏡頭,在中國大陸,日本漫畫家的印象多是這個國度具有文人的風範也有強烈排外的封閉傾向;對於香港,九七議題持續發酵,這是一個繽紛交替、美食何其多、痛並快樂著的萬象之都;對於台灣,日本漫畫家一向對台灣的印象過於空洞無骨,空洞到我寧願日本人別把台灣畫進漫畫裡;相反的,日本人眼中的南韓印象則是鮮明到連我都不得不點頭認同,而比起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反而有更多的韓國人士在日本漫畫中出現。

對於南韓,我的態度就是會別過頭給它冷冷哼地一聲的小人狀,為何會如此,一時也說不清,這邊先略過,倒是有件事可以提出來講,多年之前,曾經因一本中日韓三國語言的旅遊刊物而和一位在台的韓國留學生接觸了數個月之久,當時也是這位留學生的言行舉止、對國家的認同與對民族的忠誠,讓我對南韓幾乎是鎖定在他所帶到的印象且牢不可破,他們沒有日本的多禮高傲、沒有台灣的熱情好客、不比中國大陸的人文涵養來得高,他們的國民特色卻有著一種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堅忍剛毅的市井小民印象。

呃,為什麼會特別談到南韓印象?就是因《擒兇記》主角之一是南韓警鑑‧姜青道(相當於日本警界股長身份),精通於跆跟(不同於跆拳)與十六世紀流傳下來的哀美里一派之古代武術,是個固執又內斂的年輕警官。嘿,看樣子有警官想往上爬,就會有警官想走現場,姜青道就是隸屬於後者的管理階層人員,為了一宗殘酷的跨國連續殺人事件,沒有向長官報備即前往日本探查情況,之後因越權辦案,反倒惹惱了韓國國際刑事,被提拔的上司給踢出調查小組之列,實則讓他再度前往日本繼續辦案。也因姜青道的身份,兩國過往的種種恩怨與仇恨再度被搬到檯面上討論,創作者在這部份的著墨,相當的嚴肅、忠肯、深入,不八股也少偏見,更經由另一位主角豬股道德警部補隻身一人前往南韓,在受到言語上的挑釁而不知所措時,來說明沒有經歷過戰爭之苦的新一代日本人民也不知該如何處置自身國家曾迫害其他國家人民的舉動。雖然最後仍沒辦法有其共識,但也有別於一般日人一筆帶過泯恩仇的縮頭縮腦作法了。回到日本後,在處理日韓情結上也就更有條理了,這下我倒是開始對江戶川啟視有點興趣(摸摸下巴)。

算起來,《擒兇記》應該只在追查單一兇手而已,現在的殺人鬼作法還真是是越來越離奇啊,本案件兇手利用了特殊的拷問刑具,將被害者體內關節拉長後再將其扭曲變形後予以殺害,兇殺案現場必定遺留下一段截取哀美里兵法文章之血書,這樣一來,這椿命案就得向上追溯到十六世紀豐臣秀吉侵略韓國的史實了。依據這條線索,豬股與姜青道循線追查才發現,除了在韓國的四宗殺人案、日本的兩宗殺人案,這宗連續殺人案遠在廿年前就已經展開,不僅僅造成員警死傷,也讓這宗案件牽涉的層面越來越廣,越來越複雜、難辦。

一路看下來,最初的變態殺人驚悚在中場逐漸淡掉,轉而成為像是一篇紀實報導的訪談內容,除了交代錯綜複雜的過往歷史,也說明一心渴望回歸祖國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悲哀際遇。個人認為,《擒兇記》相當值得一看,若偏好寫實的生冷題材者,不妨找來一讀。